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外媒:拜登政府調整對華路線才是明智之舉

沃爾特·哈奇,喬恒譯 發布時間:2023-04-24 09:15:00來源: 環球時報

  美國《華盛頓郵報》4月21日文章,原題:拜登的對華路線調整是明智和重要的過去幾年華盛頓和北京爭(zheng) 執不斷,但兩(liang) 國貨物貿易一直保持強勁。美國大企業(ye) 從(cong) 中國獲得大量收入,美國農(nong) 民的最大出口市場是中國。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比特朗普的關(guan) 稅更具戰略性。但問題在於(yu) ,此類做法以及圍繞這些做法的敵對言論,是否會(hui) 嚇跑美國企業(ye) ,使其不敢同中國做生意。最近,美國政府似乎認識到此類危險,並試圖發出一些和解信號。商務部長雷蒙多曾多次表示,美國無意在經濟上對華脫鉤。在關(guan) 於(yu) 中國的重要講話中,財政部長耶倫(lun) 呼籲兩(liang) 國建立“建設性”關(guan) 係。

  但政府精心設計的外科手術式對華政策在華盛頓得以繼續存在。脫鉤已在發生。真正問題是,我們(men) 將走向何方?若這些趨勢繼續下去並加速,我們(men) 可能會(hui) 看到世界在經濟和技術上分裂成兩(liang) 個(ge) 區域——但許多國家不想隻選擇一個(ge) 區域從(cong) 而限製自己。

  法國總統馬克龍擔心歐洲淪為(wei) 美國的“附庸”,他的看法在歐洲及其他地區得到廣泛認同。烏(wu) 克蘭(lan) 戰爭(zheng) 提高了歐洲能源成本,美國卻受益。一名德企首席執行官最近對我說:“不能指望我們(men) 放棄廉價(jia) 的俄羅斯能源以及中國市場。這對歐洲來說無異於(yu) 自殺。”(作者法裏德·紮卡裏亞(ya) )

  美國《西雅圖時報》4月21日文章,原題:恐中增加衝(chong) 突風險 當前,能讓(美國)兩(liang) 黨(dang) 意見一致的似乎隻有一個(ge) 問題:中國。幾乎所有人都想對中國“來硬的”。美中似乎陷入一種日益好戰的言論和政策模式,若不加以製止,可能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但如學者範·傑克遜所指出,自1979年以來東(dong) 亞(ya) 沒經曆過一次重大衝(chong) 突。是什麽(me) 原因維持了太平洋地區近半個(ge) 世紀的和平?筆者認為(wei) 這反映出中美之間的理解。兩(liang) 個(ge) 大國一直試圖相互包容,中國加入多邊機構,美國承認中國的核心利益。雙方都保持戰略克製——直到最近幾年。

  現在,美國官員追求經濟脫鉤和軍(jun) 事遏製等目標,接觸正讓位於(yu) 對抗。華盛頓念念不忘維持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這導致一些高風險舉(ju) 措。例如,在台海問題上,美國國會(hui) 的一些做法破壞了一個(ge) 中國政策,該政策是過去40多年美中良好關(guan) 係的基石。貿易政策上,拜登最終基本保留特朗普對華加征的關(guan) 稅。拜登政府更是采取旨在傷(shang) 害中國新興(xing) 科技產(chan) 業(ye) 的措施,甚至施壓其他國家追隨。美國政策製定者因為(wei) 全世界最熱門的應用程序TikTok而失控。美國各州對中國公民購買(mai) 房地產(chan) 表現出極度焦慮……

  批評者稱此類措施是種族主義(yi) ,他們(men) 是對的,但不止如此。可稱之為(wei) “道德恐慌”,這是一種普遍的、往往是毫無根據的對外來實體(ti) 的恐懼。美國政客們(men) 製造了這種道德恐慌。他們(men) 在煽動對崛起的中國的大規模歇斯底裏,散布浸透了冷戰言論的非理性恐懼。他們(men) 似乎在暗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躲在我們(men) 的床底下,招募我們(men) 的孩子,用致命病毒感染我們(men) 的身體(ti) ,且最糟的是,準備取代我們(men) 成為(wei) “自由世界”的領導者。

  中國不應被視為(wei) 怪物或生存威脅。華盛頓的兩(liang) 黨(dang) 叫囂不僅(jin) 於(yu) 事無補,還會(hui) 帶來不必要的危險。恐中增加了衝(chong) 突風險。(環球時報 作者沃爾特·哈奇,喬(qiao) 恒譯)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