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3日電 題: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需求側(ce) 資源將引領電力體(ti) 係變革
中新財經記者 劉文文
為(wei) 推動支撐新型電力係統建設關(guan) 鍵技術的發展,中國能源研究會(hui) 與(yu)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hui) (NRDC)23日在京舉(ju) 行“新型電力係統沙龍”係列活動,邀請業(ye) 內(nei) 資深專(zhuan) 家圍繞需求側(ce) 發展、虛擬電廠發展的路徑和模式對話交流。
需求側(ce) 資源是電力發展進入新階段後,從(cong) 用戶端解決(jue) 電力供需平衡的新途徑。目前電力係統正經曆著電源端清潔化、用戶端電氣化、電網側(ce) 智能化的轉型,這一轉型為(wei) 需求側(ce) 資源的潛力挖掘和價(jia) 值實現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需求側(ce) 資源的作用也從(cong) 傳(chuan) 統的削峰減少需求,擴展到靈活調節電力負荷、促進新能源消納。國家在《“十四五”現代能源體(ti) 係規劃》中也提出需求側(ce) 資源的目標,即到2025年,電力需求側(ce) 響應能力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3%~5%。
當天會(hui) 上,中國能源研究會(hui) 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林衛斌指出,傳(chuan) 統電力係統側(ce) 重於(yu) 通過電源側(ce) 資源來滿足電力供需平衡,對需求側(ce) 資源的潛力挖掘和重視都不夠。需要通過建立完善的響應機製和模式,鼓勵需求側(ce) 資源參與(yu) 提升電力係統的安全性和靈活性,從(cong) 而實現自下而上的需求響應。未來新型電力係統將以用戶側(ce) 需求側(ce) 資源為(wei) 核心,需求側(ce) 資源的發展路徑,將引領一場電力革命。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周伏秋提出,要從(cong) 更高維度的經濟視角、而不是僅(jin) 從(cong) 技術物理形態看待新型電力係統建設。廣義(yi) 的需求側(ce) 資源,具有多重價(jia) 值和效用,包括增強電力供應鏈安全穩定性、推動電力供應方式綠色低碳變革,尤其是提升電力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要通過需求側(ce) 資源的深入挖掘利用,支撐電力產(chan) 業(ye) 從(cong) 生產(chan) 型向服務型、數智型轉變。我國有數千萬(wan) 個(ge) 企業(ye) 、四億(yi) 多個(ge) 家庭,如果都能參與(yu) 電力係統互動,則電力數字經濟的未來發展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yu) 電子工程學院教授王鵬介紹了虛擬電廠在不同階段的發展模式。第一階段是邀約型階段,在沒有電力市場情況下,由政府部門或調度機構牽頭組織,各聚合商參與(yu) ,共同完成邀約、響應和激勵流程;第二階段是市場型階段,虛擬電廠聚合商以類似於(yu) 實體(ti) 電廠的模式,參與(yu) 電力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第三階段是自主調度型階段,用戶、分布式能源可自由選擇調度主體(ti) ,並實現跨空間的交易和結算。他認為(wei) ,目前,我國虛擬電廠項目多數處於(yu) 第一階段,隨著現貨市場的發展,虛擬電廠迎來新的機遇期,部分地方的現貨市場已經將虛擬電廠納入電力市場交易。
中國能源研究會(hui) 學術顧問吳吟認為(wei) ,電力化、低碳化、分布化、數字化是新型能源係統的基本要素。電力係統從(cong) 電源中心時代,經曆了電網中心時代,現在已經步入用戶中心時代。在推進虛擬電廠建設過程中,一方麵要跳出慣性思維,以全新的視角整體(ti) 謀劃適應用戶中心時代的新型電力係統;另一方麵要回到現實中來,堅持先立後破,在地方政府積極性高、具備條件的局部地區搞試點,先把新的係統立起來,再逐步向外擴展。這期間,必須充分調動電網企業(ye) 的積極性,深化電力體(ti) 製改革,在發展先進生產(chan) 力的同時處理好各種關(guan) 係,推進虛擬電廠建設。(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