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兩岸媽祖信眾共同祝禱 深圳南山“穿越”600年再現“辭沙”大典

朱延靜 發布時間:2023-05-01 08:5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深圳4月30日電 (記者 朱延靜)鳴鍾鳴鼓、迎神、頌祝文……29日,深圳南山天後博物館舉(ju) 行盛大、莊嚴(yan) 的“辭沙”祭海大典。海峽兩(liang) 岸暨港澳上千名信眾(zhong) 聚首於(yu) 此,共同祭拜祈禱,向媽祖這位傳(chuan) 說中的海上庇護神表達虔誠心願。

  深圳南山赤灣天後宮媽祖像。朱延靜 攝

  千人“辭沙” 再現600年前盛況

  “辭沙”儀(yi) 式開始前,深台兩(liang) 地媽祖宮廟首先舉(ju) 行了文化交流儀(yi) 式,嘉賓之間互贈媽祖文化交流信物並合影。

  “辭沙”祭祀大典。朱延靜 攝

  上午7點30分,正祭儀(yi) 式正式開始。深圳南山天後博物館遵循古製,恢複古禮,結合嶺南傳(chuan) 統文化,再現明代“辭沙”祭祀的場景。大典現場,祭祀嘉賓和承獻官等在主持人的引導下,將祭祀流程一一完整演繹。

  “辭沙”祭祀大典現場獻舞。中國台灣網 供圖

  正祭完畢後,祭祀信眾(zhong) 跟隨作為(wei) 供品的“太牢”一同登船出海,參加祭海儀(yi) 典。在迎神、上香、祭酒等傳(chuan) 統儀(yi) 式之後,“太牢”被送入大海,獻祭海神。

  “太宰”被送入大海。中國台灣網 供圖

  “本是一家人,不說兩(liang) 家話”

  來大陸發展30餘(yu) 年的深圳台商協會(hui) 會(hui) 長陳忠和表示,深圳台協將借助媽祖祭祀這樣的文化活動,讓台灣鄉(xiang) 親(qin) 及年輕人更快、更深、更進一步來了解祖國大陸,“本是一家,不應該講兩(liang) 家的話”。“兩(liang) 岸還是要同心齊力來為(wei) 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作出最後也是最關(guan) 鍵的表現和付出。”陳忠和最後說道。

  深圳台商協會(hui) 會(hui) 長陳忠和。朱延靜 攝

  深圳市南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ti) 育局局長周保民說:“我們(men) 和台灣同胞一脈相傳(chuan) 、同宗同源,媽祖文化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希望通過媽祖文化交流活動,達到兩(liang) 岸相知、相交、相識、相近,雙方共同攜手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作出各自的貢獻。”

  對於(yu) 第一次參加“辭沙”大典的高雄參訪團台灣青年梁鬱苓來說,她感受到“整體(ti) 的流程非常隆重、莊嚴(yan) ,讓我們(men) 台灣來的夥(huo) 伴感覺非常震撼。如果有機會(hui) 的話,希望下次引薦更多台灣的好朋友一起過來參加‘辭沙’大典”。

  何為(wei) “辭沙”?

  “辭沙”即辭別沙灘,投向茫茫大海。《新建赤灣天後廟》記載:“凡使外國者,具太牢祭於(yu) 海岸沙上,故謂‘辭沙’。太牢去肉留皮,以草實之,祭畢沉於(yu) 海。永樂(le) 初,中貴張公源使彌羅國,先祭天妃,得吉兆,然後‘辭沙’。”

  “辭沙”祭祀大典。朱延靜 攝

  過去的“辭沙”祭媽祖活動,主要是在農(nong) 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後誕”和出海前舉(ju) 行。“辭沙”前,做生意的人,事先在天後宮周圍搭起商鋪,銷售香燭和食品。主持人將各紳士的捐贈登記、造冊(ce) 、入庫。主祭人將“太牢”先抬於(yu) 大殿祭媽祖,然後移至沙灘,舞獅、唱戲、武術表演、雜耍……近千艘在赤灣港停留的漁船爆竹齊鳴,彩旗招展,盛況空前。

  據了解,這一習(xi) 俗起源於(yu) 明朝永樂(le) 年間,已傳(chuan) 承六百多年,是我國目前發現的規格等級最高的官方祭海儀(yi) 典,為(wei) 凝聚海外華僑(qiao) 華人思鄉(xiang) 愛國之情發揮了重要橋梁作用。

  2014 年開始,深圳南山赤灣天後古廟遵循古禮古製,恢複“辭沙”祭海這一儀(yi) 典。2023年2月,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批準設立深圳南山天後博物館為(wei) 海峽兩(liang) 岸交流基地。(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