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調查局】 編者按: 這裏是民生調查局,見人所未見,調查民生之變。關(guan) 注你想關(guan) 注的、你沒關(guan) 注的,調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
中新網6月15日電 (中新財經記者 謝藝觀)“有個(ge) 牌子的衣服我很喜歡,可我連他家大號都穿不上。”近期,官方身高169厘米、體(ti) 重51公斤的女星張馨予發文吐槽。
“100斤以上沒資格穿”,不僅(jin) 是她的感受,亦引發不少女性共鳴。此前,“80斤女生試穿XS碼裙子拉不上拉鏈”“服裝店老板吐槽S碼女裝賣不出去”等詞條接連登上微博熱搜,背後也充滿了眾(zhong) 多女性對女裝尺碼越做越小的疑惑。
為(wei) 啥一些女裝越做越小了?尺碼標準究竟是誰在製定?
女裝越做越小?100斤出頭穿XL
平時穿S碼的洋洋(化名),原本對女裝尺碼越做越小的感觸並不深。直到有一次出去逛街,她選了五件衣服進行試穿後,才意識到如今的尺碼有多離譜。
“當時我根據日常的穿衣尺寸,選了三件S號,有兩(liang) 件因為(wei) 看起來版型偏小,就選了M號,最後發現一件也穿不上,隻能默默地拿出來放下。”
前些天,洋洋又在網上買(mai) 了一條S碼短褲,依舊無法穿上。她點進這個(ge) 短褲的店鋪主頁,發現S號和L號的腰圍隻相差2厘米。“感覺同樣的尺碼,今年比去年小一圈”,她向記者感歎。
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會(hui) 從(cong) 網上購買(mai) 服裝,由於(yu) 無法上身試穿,更為(wei) 依賴商家標注的尺碼。
記者瀏覽多家知名快時尚品牌旗艦店發現,多數衣服尺碼較為(wei) 標準,個(ge) 別主打辣妹、美式複古風格的修身款服裝,雖然多為(wei) 彈性麵料,但尺碼普遍較小。如,一款知名品牌的複古修身款圓領T恤,即使是最大的XL碼(175厘米),胸圍僅(jin) 為(wei) 81厘米,衣長46厘米。
至於(yu) 一些主打“網紅”、“辣妹”、“BM”風格的網店,衣服尺碼則較為(wei) 混亂(luan) ,有些服裝甚至會(hui) 缺失部分尺碼。
在一家網店內(nei) ,一款月銷8000+的美式複古短袖T恤,沒有提供S碼,M碼的胸圍為(wei) 80厘米,建議體(ti) 重為(wei) 75斤至90斤。
一位平時穿XXS、XS碼的消費者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XXS、XS碼的衣服胸圍會(hui) 在80-82厘米之間,S碼的衣服胸圍會(hui) 在84厘米左右。”按她的說法,上述網店的M碼衣服實際上是正常的XXS碼或XS碼。
衣服“窄、緊、小”背後也有生意經
《中國居民營養(yang) 與(yu) 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中國成人平均身高繼續增長,中國18至44歲女性平均身高為(wei) 158厘米;與(yu) 此同時,體(ti) 重也有所增加,18歲及以上女性居民平均體(ti) 重是59千克。
從(cong) 趨勢上看,女性服裝應該偏向“做大”,而非“做小”。為(wei) 什麽(me) 女裝尺碼會(hui) 越做越小?
“這更多的是一種營銷操作。”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為(wei) ,“這些年,很多所謂潮流風格的開始,就是先設置一些遠遠偏離正常身材的尺碼,在模特和服裝展覽會(hui) 等推動下,影響人們(men) 的審美,進而導致部分女裝越來越小。”
如其所說,當下,千禧辣妹風、BM風、美式複古風交織,服裝屆也向此靠攏,短小修身款衣服出現在越來越多的服裝門店內(nei) 。
近日,中新財經記者走進商場發現,除了一些主打淑女、知性風的服裝品牌,多家快時尚品牌都推出了“辣妹”風格的服裝。
某主打舒適風格的快時尚品牌門店,今年專(zhuan) 門設置了“辣妹”風格區,這些衣服穿上去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露臍”。
記者對多款S碼的“辣妹”款服裝進行測量,衣長基本在40厘米以下,平鋪胸圍在70多厘米,甚至比童裝區一些T恤還要短小。
尺碼標準誰來定?
“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來說,這是人為(wei) 製造的一種焦慮。”江瀚告訴記者,我們(men) 應該明確的是,服裝多大碼就該標多大碼,無論往大了標還是往小了標,都不利於(yu) 消費者去做出真實的選擇。“主動去標小碼可能不會(hui) 讓服裝賣得更好,反而會(hui) 引發消費者的不滿。”
麵對一些女裝尺碼越做越小,有人表示,服裝製造領域能否出台統一的尺碼標準。
記者查詢發現,國家曾頒布過服裝尺碼的標準。現行的GB/T 1335 -2008《服裝號型》中,號是指人體(ti) 的身高,是設計和選購服裝長短的依據;型是指人體(ti) 的上體(ti) 胸圍或下體(ti) 腰圍,是設計和選購服裝肥瘦的依據。成人服裝的號型中還有體(ti) 型,是指以人體(ti) 的胸圍與(yu) 腰圍的差數為(wei) 依據來劃分的人體(ti) 類型,分類代號分別為(wei) Y、A、B、C。
以女上裝160/84A為(wei) 例,其中160代表號(身高)、84代表型(上衣是胸圍、下裝是腰圍)、A代表體(ti) 型(14厘米-18厘米)。
但在江瀚看來,“雖然國家在服裝製造上有官方標準,但這些標準很多都是一個(ge) 參考標準,並非強製執行,導致服裝廠商往往有更多的自由裁量權。”
一些小的服裝商家甚至未遵守服裝號型的標注規範,僅(jin) 用S、M、L來代替,且各家所對應的尺寸差別很大。
“從(cong) 這方麵來看,在服裝製造領域,或需要有更加規範的尺碼標準來約束服裝製造商,以便於(yu) 消費者去購買(mai) 商品,服裝產(chan) 業(ye) 也能有更好的發展。”一位長期從(cong) 事工業(ye) 品領域研究的專(zhuan) 業(ye) 人士向記者如是表示。
不過,無論商家的尺碼標準如何定,都不應該將大眾(zhong) 審美引向畸形和病態。每個(ge) 人的體(ti) 型有所差異,環肥燕瘦各有各的美,一味鼓吹“白瘦幼”、誤導女性審美顯然不可取。正如一些媒體(ti) 所評論的,除了相關(guan) 廠家和商家應檢視自我,相關(guan) 行業(ye) 組織也該主動作為(wei) ,有效化解這種持續升溫的爭(zheng) 議。(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