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訪疆是為中國做宣傳?日本團員:沒來過的人憑什麽質疑我親眼所見?

邢曉婧 劉欣 發布時間:2023-06-25 08:57:00來源: 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赴新疆特派記者 邢曉婧 劉欣】22日,由中國駐大阪總領館組織的日本民間訪疆團離開吐魯番,抵達庫爾勒。行程即將過半,多名訪疆團成員向《環球時報》記者分享了對此行的感受,他們(men) 紛紛表示,真實的新疆和以前在日本媒體(ti) 上看到的新疆非常不一樣,隻要放下偏見,來到新疆欣賞美景、品嚐美食,再和熱情似火的民眾(zhong) 共舞一曲,即可親(qin) 身感受到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

  美好生活來之不易

  第一批訪疆團20人於(yu) 6月19日至27日對新疆進行8晚9天的訪問,到訪烏(wu) 魯木齊、吐魯番、庫爾勒、庫車和喀什五地,跨越南疆北疆,內(nei) 容包羅萬(wan) 象,有些行程設計“超乎想象”,“新疆的反恐和去極端化鬥爭(zheng) 主題展”(以下簡稱“反恐展”)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66歲的森高龍剛愛好旅行、攝影,遊曆過中國的海南、江西、湖北等地。“新疆是旅行攝影愛好者的天堂,我一直渴望去到新疆,看到日本媒體(ti) 的描述後,我仍然抱定‘再危險也在所不惜’的想法。”森高龍剛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沒想到來了以後,發現這裏非常安全!日本媒體(ti) 對新疆的報道比較片麵,給人‘新疆很危險’的錯覺,其實完全不是那樣。”

  清晨,在烏(wu) 魯木齊市的廣場上,有人打太極拳,有人舞劍,有人跳廣場舞…… 晨間活動豐(feng) 富多彩,森高忍不住加入其中,和當地市民一起踢毽子。“我喜歡拍攝、觀察民眾(zhong) 的麵部表情,那是內(nei) 心的真實寫(xie) 照,如果一個(ge) 人的內(nei) 心感到惶恐不安,一定會(hui) 反映在臉上。”森高龍剛拿起相機對《環球時報》記者展示起他的攝影作品,“你看,他們(men) 臉上洋溢著快樂(le) 的笑容,想必現在的生活幸福美滿。”

  森高龍剛此前不太了解新疆曾發生過的暴恐事件,參觀“反恐展”時一直在想“怎麽(me) 會(hui) 發生如此惡劣的事件”?他告訴記者,日本也發生過無差別暴力事件,無論在哪個(ge) 國家,普通民眾(zhong) 想要的無非就是安全、放心的日常生活,對於(yu) 暴力事件絕對不能允許。

  “該展覽展示了當地民眾(zhong) 與(yu) 恐怖主義(yi) 作鬥爭(zheng) 的經曆,不過我不記得日本媒體(ti) 此前大規模報道過(新疆的)暴恐事件。”訪疆團成員宮川經彰參觀完“反恐展”之後發表推文說,“這些內(nei) 容不是假的,也沒有誇張”。他對《環球時報》記者感歎說:“從(cong) 過往的黑暗經曆,到如今我親(qin) 眼所見的熱鬧場景,新疆民眾(zhong) 和平美好的生活著實來之不易。”

  “曬”新疆西瓜也敏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疆之行信息發布打破常規,主要由訪疆團成員通過自媒體(ti) 進行網絡直播,多名成員實時分享見聞,33歲的渡部優(you) 美就是其中一位。從(cong) 出發開始,渡部優(you) 美先後發布羊肉串、火焰山、樓蘭(lan) 女屍、天池、坎兒(er) 井等視頻和圖片,時而談及自身感受,幾乎在社交媒體(ti) 上“直播”了旅途的全部動向。

  渡部優(you) 美是長野縣白馬村的一名滑雪教練,遊覽過雲(yun) 南、河南、北京等地,這是她第七次來到中國。渡部優(you) 美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疫情之前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曾就涉疆問題在推特上和部分日本網民激辯,引起了她的關(guan) 注。當得知大阪總領館招募日本民眾(zhong) 訪問新疆時,她第一時間報名參加。

  看到渡部優(you) 美發布的視頻和圖片,有日本網民表示“羨慕她能遊覽新疆”,但也有人質疑她是在為(wei) 中國政府做宣傳(chuan) 。對此,渡部優(you) 美表示自己隻是在分享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而一些網友從(cong) 媒體(ti) 了解到的情況不一定準確,因為(wei) 那些報道可能本身就是充滿偏見的。實際上,此次訪疆團的費用由參團人員自行負擔。

  “日本和中國都有句話叫‘百聞不如一見’,我在社交媒體(ti) 上分享在新疆的所見所聞,一些網民沒有親(qin) 自來過,為(wei) 什麽(me) 用他們(men) 的想法否定我親(qin) 眼所見的事實呢?”渡部優(you) 美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部分日本網民關(guan) 注中國少數民族的情況,但發表意見必須基於(yu) 事實。

  訪疆團成員之一村田澄紀在推特上有6600餘(yu) 個(ge) 粉絲(si) ,隨時記錄旅行見聞。《環球時報》記者發現,村田澄紀發布的多條信息被推特以“可能包含敏感內(nei) 容”為(wei) 由折疊。這些被折疊的內(nei) 容包括,在吐魯番維吾爾族家庭吃午餐時,男主人向日本客人展示剛剛切好的大西瓜;還包括途中透過車窗拍攝的高速路兩(liang) 側(ce) 的景色。

  對於(yu) 是否擔心訪疆團成員通過自媒體(ti) 發布的內(nei) 容可能遭到質疑甚至攻擊,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對《環球時報》記者坦言“確實會(hui) 有一些擔心”,“但我們(men) 之所以敢這樣做,就是因為(wei) 中國有這樣的信心!更有這樣的底氣!現在的中國可以打開國門,讓任何人來看。”然而,就部分訪疆團成員的遭遇來看,這份信心和底氣顯然不是每個(ge) 人都有。

  去新疆!和熱情似火的民眾(zhong) 共舞一曲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此次訪疆團從(cong) 籌備到成行曆時大約一年半的時間,是疫情之後首支訪問新疆的日本民間團體(ti) ,也是中國駐外使領館中首次組織當地民眾(zhong) 到訪新疆。成員都是第一次到訪新疆,不少人是第一次來到中國,他們(men) 年齡不同、經曆不同,但在和記者的交談中,都流露著對新疆的濃厚情感。

  83歲的山副洋治是訪疆團裏年紀最大的成員,充實緊湊的日程安排、吐魯番42度的高溫天氣讓這位老爺爺更加興(xing) 奮。這是山副夫婦第七次來到中國,他們(men) 曾去過拉薩、敦煌、麗(li) 江等地。“新疆獨特的風土人情讓包括我在內(nei) 的不少日本人心向往之,當友人邀請我加入訪疆團時,我立馬同意了。”

  山副洋治有一套特別的方式延續新疆之行的快樂(le) 。出發前,對行程中安排的天池、坎兒(er) 井等地做前期了解;旅行途中,記錄導遊講解的重點內(nei) 容,拍攝圖片、視頻;回家之後,綜合整理一份屬於(yu) 自己的“新疆記憶”。

  “我一直期待把新疆當成海外之旅的第一站,現在終於(yu) 美夢成真!”42歲的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幸福”理事長澤田圭史在烏(wu) 魯木齊市的街頭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我住在日本農(nong) 村,烏(wu) 魯木齊很漂亮,也很熱鬧。”

  澤田圭史的兒(er) 子澤田理今年11歲,是訪疆團裏年紀最小的成員。澤田圭史解釋說,媒體(ti) 報道的新疆缺乏事實依據,容易讓人產(chan) 生負麵印象。帶上兒(er) 子一起旅行,讓他親(qin) 眼看看新疆、親(qin) 自接觸當地民眾(zhong) ,才能認識真實的新疆。通過這次新疆之行,也想讓兒(er) 子知道,不要被人“帶節奏”,對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澤田理告訴記者,為(wei) 了參加此次訪疆團,他向學校請了10天假。提前一天和父親(qin) 從(cong) 老家高知縣高鬆市出發,前往大阪與(yu) 大部隊會(hui) 合,再一同踏上新疆之旅。澤田理脖子上掛著一部手機,一路上走走拍拍,說要回去以後給同學們(men) 看。

  75歲的杉山俊三曾於(yu) 1982年至1991年在中國台灣省高雄市工作,2008年至2012年又被外派至上海。盡管在中國長期生活過,來到新疆還是第一次。西安至敦煌的旅程讓他印象深刻,這次到訪新疆,仿佛重走了古代“絲(si) 綢之路”,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在采訪中,杉山俊三還談到了“一帶一路”倡議,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一帶一路”倡議非常了不起,為(wei) 沿線各國提供了發展機遇。他還說,希望部分人放下偏見,親(qin) 自來新疆欣賞壯闊的美景,品嚐風味美食,再和熱情似火的民眾(zhong) 共舞一曲,切身感受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