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通訊:非洲大陸最西端的白衣天使和友好使者——記中國援塞內加爾醫療隊

王子正 發布時間:2023-07-07 08:52: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達喀爾7月6日電 通訊:非洲大陸最西端的白衣天使和友好使者——記中國援塞內(nei) 加爾醫療隊

  新華社記者王子正

  “感謝中國!”在一台挽救3歲兒(er) 童生命的緊急手術後,塞內(nei) 加爾醫生豎著大拇指對中國醫生黃建斌說。

  2022年7月下旬的一天,塞內(nei) 加爾首都達喀爾一名患兒(er) 不慎誤吸入異物堵塞了氣道,被送到迪亞(ya) 姆尼亞(ya) 久兒(er) 童醫院的時候麵色青紫,情況十分緊急。急診手術麻醉由中國第19批援塞醫療隊隊員、福建閩東(dong) 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醫師黃建斌實施。

  黃建斌給患兒(er) 實施了靜吸複合全身麻醉,但手術過程中,塞方主刀醫生犯難了,嚐試多次始終無法將硬質氣管鏡插入氣道。隨著時間推移,監護儀(yi) 報警,患兒(er) 指脈氧、心率下降,心髒隨時可能停止跳動。

  這時,黃建斌突然想到,使用可視喉鏡也許可以引導硬質氣管鏡插入,於(yu) 是對塞方主刀醫生說:“讓我來試一下?”他取出可視喉鏡,準確、快速置入患兒(er) 氣道,並充分暴露其聲門,使硬質氣管鏡順利進入,異物順利取出。隨後,患兒(er) 心率上升,生命得到挽救。

  中國第19批援塞內(nei) 加爾醫療隊2021年11月遠赴非洲大陸最西端的塞內(nei) 加爾,執行為(wei) 期兩(liang) 年的醫療援助任務。截至今年6月30日,共完成門診診療患者8708例,參與(yu) 手術3900台,麻醉1252台。一年多來,隊員們(men) 接力傳(chuan) 遞愛心,用聽診器、手術刀和銀針,在當地演繹一個(ge) 個(ge) 救死扶傷(shang) 的感人故事。

  去年年初的一天,手術台上來了一名特殊的患者。這是一個(ge) 出生僅(jin) 22天的新生兒(er) ,因連日嘔吐,被送到迪亞(ya) 姆尼亞(ya) 久兒(er) 童醫院。經診斷患兒(er) 病症為(wei) 食管閉鎖,需立即手術。

  當班醫療隊員、福建寧德市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張勇和塞方同仁聯手實施手術。麵對複雜的手術情況,雙方配合默契、縝密,整台手術僅(jin) 耗時1小時。手術台邊的塞方護士和麻醉醫生向張勇豎起大拇指,不斷用法語說:“非常棒!”

  坦巴昆達位於(yu) 塞內(nei) 加爾東(dong) 部,是該國14個(ge) 大區中最大的行政區,人口近百萬(wan) 。這裏因經濟發展落後,民眾(zhong) 麵臨(lin) 缺醫少藥的困難。2022年6月下旬,醫療隊赴該地區開展巡回義(yi) 診,為(wei) 患者提供精準診療服務,並向民眾(zhong) 發放藥品和公共衛生宣傳(chuan) 單,義(yi) 診活動受到當地民眾(zhong) 廣泛稱讚。

  兩(liang) 天的義(yi) 診共接待患者近400人次,醫療隊還向當地醫院捐贈了價(jia) 值3萬(wan) 元人民幣的藥品。坦巴昆達大區議會(hui) 秘書(shu) 長恩德耶說,中國醫療隊發揚國際主義(yi) 精神,用精湛醫術為(wei) 保障當地民眾(zhong) 健康和增進塞中友誼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年多來,援塞醫療隊共開展了9次義(yi) 診,不僅(jin) 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和華僑(qiao) 華人提供便捷的醫療服務,為(wei) 他們(men) 帶去健康知識,還增進了民間交流和友誼。

  醫療隊隊長吳啟明說,一年多的援非醫療生涯僅(jin) 僅(jin) 是開始,未來任重而道遠,各種困難和挑戰還有很多。但他相信,醫療隊員們(men) 心中有使命、有熱情、有溫度、有擔當,定會(hui) 不負韶華,砥礪前行,最終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