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膠體(ti) 與(yu) 界麵研究所的科學家設計出一種能夠折疊成穩定二級結構的碳水化合物序列,這種自折疊糖有望促進生物醫學和材料科學的發展。相關(guan) 研究刊發於(yu) 3日出版的《自然·化學》雜誌。
迄今為(wei) 止,科學家們(men) 隻針對DNA和蛋白質開發出了自折疊聚合物,而糖由於(yu) 被認為(wei) 過於(yu) 靈活,無法呈現穩定的結構,自折疊糖聚合物一直未能麵世。
由生物分子係統係的瑪蒂娜·德爾比安科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對多糖(長鏈糖)的折疊和組裝進行了研究。此前,他們(men) 發現了單個(ge) 葡萄糖鏈如何結合在一起產(chan) 生纖維素的,纖維素是植物的主要成分。
利用這些知識,他們(men) 開始設計非天然碳水化合物。在最新研究中,他們(men) 借助一種類似搭建樂(le) 高的方法,將兩(liang) 個(ge) 線性纖維素鏈連接到一個(ge) 剛性聚糖上,獲得了一種自然界中並不存在的新形狀:一個(ge) 聚糖“發夾”。
研究人員表示,碳水化合物能以可編程的形狀產(chan) 生,為(wei) 賦予聚糖新的性質和功能提供了可能。由於(yu) 生物分子的3D結構決(jue) 定了其功能,未來人們(men) 或許可以將折疊糖用作藥物、化學轉化的催化劑,或用作製造納米材料的結構單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