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7月11日電(葛成 韋香惠)7月10日,一架上海飛往北京的國航CA1524航班,在空中遭遇了嚴(yan) 重顛簸。有網友在社交平台回顧親(qin) 曆過程,“差點以為(wei) 我的小命從(cong) 此交待在這班飛機了。”
事後,據國航回應,在此過程中一名旅客和一名乘務員受傷(shang) 。航班於(yu) 17時18分正常落地,國航安排專(zhuan) 人陪同受傷(shang) 旅客和乘務員前往醫院治療。
國航回應截圖
乘客還原驚險一幕:“空姐護著乘客,但都受了傷(shang) ”
科普博主邢立達是該航班飛機乘客的一員。他在微博發文回顧當時的景象。
“飛行前半段還比較平穩,在最後30-40分鍾左右,大家都來來回回上洗手間,突然一個(ge) 下墜,大家嚇一跳就趕緊坐好了,後麵也無比慶幸有這個(ge) 時間窗口,因為(wei) 在這極短的間隔,又一次猛烈的下墜,把正在幫助乘客歸位的空姐,乘客,都拋到了天花板,安全出口的告示砸碎了,天花板踢開了,拋上去的人都掛彩了,乘客們(men) 紮紮實實嚇了一跳。”
從(cong) “飛常準”查詢可知,CA1524航班係從(cong) 上海飛往北京,計劃起飛時間為(wei) 7月10日14:45,抵達時間為(wei) 16:55;實際起飛時間為(wei) 15:24,抵達時間為(wei) 17:18。
“飛常準”查詢頁麵截圖
邢立達表示,“空姐自然也是緊張,但第一時間保護了上拋的乘客,抱著一起上去了……而後又對受傷(shang) 乘客展開救護,專(zhuan) 業(ye) 且冷靜。”
邢立達稱,“空姐和乘客有被甩到頂麵,空姐護著乘客,但還是都受了傷(shang) ,頂麵被撞得露出了管線啥的,‘出口’掉到了我腳下。”
古生物學者、科普作家邢立達微博截圖
專(zhuan) 家:飛機遇氣流顛簸一般不會(hui) 造成空難
有網友留言稱該趟航班顛簸是晴空顛簸的情況,難以預測。民航專(zhuan) 家李瀚明告訴中新網,“雷達是探測不到晴空顛簸的,因為(wei) 晴空顛簸本質上是風造成的。乘坐飛機和坐船很相像,顛簸就像是突然一個(ge) 大浪打過來。”
他表示,雷達本質上是通過物體(ti) 對電磁波的反射能力來發現物體(ti) ,但流動的空氣和靜止的空氣對電磁波的反射能力是一樣的。
李瀚明介紹,通常情況,惡劣天氣下風的變化更大,但是晴空也有發生嚴(yan) 重顛簸的可能,有很多這樣的事例。飛機顛簸可能會(hui) 讓飛機內(nei) 的旅客遭受人身傷(shang) 害,通常不至於(yu) 造成墜毀。李瀚明提醒,為(wei) 了防止空中顛簸,坐飛機旅行的時候還是要全程係好安全帶。
有網友建議盡量不要坐夏天下午航班,李瀚明對此答複,夏天由於(yu) 雷雨雲(yun) 等天氣情況更加複雜,航班遇到顛簸的概率確實更高,但這個(ge) 概率並沒有大到要“躲著坐”的地步;隻要係好安全帶,顛簸的影響完全是可控的。
網友留言截圖
氣象部門:航線天氣也會(hui) 有影響
對於(yu) 事發當天的天氣情況,@中國天氣 在微博表示,有時候出發地或者目的地的天氣還好,但是航線的天氣也會(hui) 有影響。昨天(7月10日)16時前後,強回波主要集中在東(dong) 北、山東(dong) 北部、江蘇及浙江沿海地區等地,局地伴有雷暴。
7月10日全國基本反射率閃電大風。圖片來源:@中國天氣微博
一般來說,雷達回波圖上出現暖紅色往上到紫色的區域,降水強度最大,並有可能伴隨雷電大風甚至冰雹等劇烈天氣;黃色到紅色回波覆蓋的區域則雨勢較強;綠色回波覆蓋的區域代表當地正沉浸在綿綿細雨之中;藍色回波對應的區域表示當地被降水雲(yun) 係籠罩,但尚未出現降雨。
@中國天氣 提醒,11日至14日,雨帶北抬,四川盆地至黃淮、華北、東(dong) 北地區將有較強降雨,並伴有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航班可能會(hui) 受到影響,大家出行時可以留意一下當時的航線天氣,沿途係好安全帶。(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