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台青話融合)台青陳聖浩“杭漂”十餘年 以文創為媒牽手兩岸少兒

郭其鈺 鮑夢妮 發布時間:2023-07-21 08:2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杭州7月19日電 (郭其鈺 鮑夢妮)中美電影節、休斯敦國際電影節、紐約時裝周……在大陸深耕少兒(er) 文創產(chan) 業(ye) 十餘(yu) 年來,台青陳聖浩攜作品一次次亮相國際舞台,展現出兩(liang) 岸文創產(chan) 業(ye) 的強大合力。

  2010年,陳聖浩大學畢業(ye) 後來到浙江杭州,成為(wei) 一名“杭漂”。身處中醫世家,愛好視覺傳(chuan) 達、影視製作等藝術類工作的他在家人眼裏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機緣巧合之下,我依托視覺傳(chuan) 達等愛好與(yu) 大陸幼兒(er) 園合作設計、銷售幼教玩具、動畫圖書(shu) 、母嬰用品,一度還在電商大促中登頂玩具直播榜。”陳聖浩表示,來到杭州後,其心中對影視行業(ye) 的熱情被大陸廣闊市場的無限可能再次“點燃”。

  以此為(wei) 契機,陳聖浩的事業(ye) 逐漸與(yu) “少兒(er) ”“文創”掛鉤。由他創辦的杭州酷果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下稱“酷果文化”)集合兩(liang) 岸青年力量,製作出一係列廣受好評的少兒(er) 影視作品。

  “比如我們(men) 在大陸新媒體(ti) 平台推出少兒(er) 節目《卡麥啦家族》,其以傳(chuan) 播知識為(wei) 主,同時富有台灣綜藝色彩。”陳聖浩介紹,這部作品最大的特色在於(yu) 其由兩(liang) 岸優(you) 秀文創媒體(ti) 設計青年和教育專(zhuan) 家共同完成。

  同樣作為(wei) 一名青年,陳聖浩還注意到心理健康一直是兩(liang) 岸青少年教育的熱點話題,他由此與(yu) 杭州當地媒體(ti) 合作出品了微電影《紙飛機》。

  “這部影片講述了兩(liang) 岸家庭麵臨(lin) 的不同困惑,但共同指向保護孩子美好健康的內(nei) 心世界這一共同願景。”陳聖浩介紹,該影片在2017年斬獲美國好萊塢國際電影節金影獎最佳外語片等多項大獎。

  文化融合中呈現出的兩(liang) 岸情讓陳聖浩有了更多思考。如何進一步打通台灣小朋友走進大陸的渠道,打破台胞對大陸的刻板印象?

  2011年以來,陳聖浩開始牽頭舉(ju) 辦公益性質的兩(liang) 岸少兒(er) 幸福音樂(le) 晚會(hui) 。從(cong) 南投到高雄,這場晚會(hui) 輻射十餘(yu) 所台灣學校的學生,除了讓台灣小朋友遊曆祖國大好河山之外,更重要的是促進兩(liang) 岸少兒(er) 的情感交流。

  在此基礎上,衍生於(yu) 此的“童眼看兩(liang) 湖”旅拍節目被投放到各大視頻網站後,呈現了少年兒(er) 童看兩(liang) 岸發展的獨特視角。

  “登陸”十餘(yu) 年,陳聖浩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親(qin) 曆者和見證者。他以杭州古新河為(wei) 背景創作微電影《似水流年》,講述浙江“五水共治”的故事,真實地記錄這方水土。

  近幾年,兩(liang) 岸不少交流活動因疫情而中斷,但作為(wei) 浙江台灣學生誌工隊副主委的陳聖浩卻從(cong) 未停下腳步。他聯合浙台兩(liang) 地藝術家共同拍攝MV《炎黃情》,為(wei) 抗疫醫護人員創作原創歌曲《擁抱未來》。

  “我始終認為(wei) 文化是兩(liang) 岸交流的橋梁,挖掘同根同源的兩(liang) 岸文化元素就是我們(men) 的特色和使命,也希望通過文化交流和教育融合將大陸與(yu) 台灣的精粹和氣息展現出來。”從(cong) 事了十餘(yu) 年文化傳(chuan) 播工作後,陳聖浩更加堅定了文化對於(yu) 兩(liang) 岸交流的重要性。(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