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7月19日電 “我們(men) 與(yu) 海洋-航行之美”圓桌對話7月18日在南京源當代美術館舉(ju) 行,原國際奧委會(hui) 副主席、國際奧委會(hui) 委員、薩馬蘭(lan) 奇體(ti) 育發展基金會(hui) 創始理事長於(yu) 再清和世界帆船聯合會(hui) 主席李全海等出席並講話。
圓桌對話開始前舉(ju) 行了一個(ge) 簡短的授牌儀(yi) 式。薩馬蘭(lan) 奇體(ti) 育發展基金會(hui) 秘書(shu) 長嚴(yan) 建昌,將基金會(hui) 管理下的公益專(zhuan) 項基金——薩馬蘭(lan) 奇全球航海運動基金的理事單位牌匾,授予源當代美術館名譽館長王強。這意味著南京源起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將在未來積極參與(yu) 到薩馬蘭(lan) 奇全球航海運動基金的各項活動中。
於(yu) 再清和李全海一起,在眾(zhong) 多知名藝術家及媒體(ti) 的見證下,為(wei) 薩馬蘭(lan) 奇全球航海運動基金(源起)航海文化藝術中心揭牌。
薩馬蘭(lan) 奇全球航海運動基金旨在傳(chuan) 播奧林匹克體(ti) 育精神,推動航海運動普及和發展,深化奧林匹克航海運動對青少年的影響力,為(wei) 地區間的航海運動搭建國際交流平台,進一步推動中國和各個(ge) 大洲及地區帆船運動的普及和發展。
南京源起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旗下的源起藝術,則一直堅持以弘揚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己任。南京源起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新任薩馬蘭(lan) 奇全球航海運動基金理事王蘇源說:“源起藝術以源起藝術酒店和源當代美術館兩(liang) 個(ge) 實體(ti) 去建立獨有的品牌形象,通過傳(chuan) 播經典國粹藝術,促進中西藝術交流借鑒,以藝術、體(ti) 育、科技、家族文化四大資源融合發展為(wei) 主要戰略目標,堅持以學術為(wei) 本,以更好地服務社會(hui) ,服務大眾(zhong) ,推動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走向世界。”
主辦方表示,此次雙方的攜手合作,讓熱愛航海的人接觸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藝術,而讓藝術家們(men) 在航海中找到更多靈感,使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揚帆出海,被更多的國人和世界所認知。
在隨後的圓桌對話活動上,於(yu) 再清說,“體(ti) 育與(yu) 文化藝術的結合,以前我們(men) 也不止一次地講過,但真正和藝術家們(men) 坐在一起,來談體(ti) 育,談航海,談帆船與(yu) 帆板,這還是第一次。我們(men) 的目標是讓更多的人參與(yu) 到航海運動中來,走向海洋,走向深海。在推廣體(ti) 育精神,讓更多人愛上大海,愛上帆船帆板運動的過程中,藝術家所能發揮的作用可能會(hui) 更大。”
李全海表示,薩馬蘭(lan) 奇全球航海運動基金(源起)航海文化藝術中心這個(ge) 平台的搭建主要體(ti) 現公益性,目的是推廣帆船運動。“比如航海運動進校園,把航海運動通過多元的方式來進行推廣,不管是地區的,還是全球的,這種推廣的手段有文化交流、比賽交流,包括從(cong) 國內(nei) 到五大洲的交流,平台就是從(cong) 中做一些工作。”他說。
江蘇省文聯主席、江蘇省當代藝術創作研究會(hui) 會(hui) 長章劍華表示,薩馬蘭(lan) 奇先生曾對南京的人傑地靈有過一番評價(jia) ,認為(wei) 得益於(yu) “水”與(yu) “教育”,他認為(wei) 這個(ge) 看法非常精到。“今天能夠在南京成立航海藝術文化中心,我感到非常驕傲,它可以把水文化、海洋文化與(yu) 藝術結合起來。”他說,“我們(men) 要在傳(chuan) 承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基礎上,構建現代文明,我認為(wei) 現代文明內(nei) 涵非常豐(feng) 富,但有兩(liang) 個(ge) 方向可能代表著未來,一個(ge) 是麵向蒼穹,另一個(ge) 就是麵向大海。”
中國畫學會(hui) 創會(hui) 副會(hui) 長、江蘇省中國畫學會(hui) 會(hui) 長高雲(yun) 說,1405年鄭和就是從(cong) 南京出發走向世界,走向海洋,618年後的今天,南京再一次與(yu) 航海運動結合,這是一次再出發,非常有意義(yi) 。“鄭和下西洋帶去的是物質文明,如瓷器、絲(si) 綢、茶葉,可是這次我們(men) 承載的是精神財富,文化和藝術。”他說。
國際著名雕塑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隋建國表示,體(ti) 育能夠強健人的體(ti) 魄,藝術則能夠增加人的內(nei) 在美。“強健體(ti) 魄也要陰陽協調,藝術能從(cong) 陰的方麵增加內(nei) 在之美。”他說,“體(ti) 育永遠要帶著藝術,其實也有音樂(le) 、戲劇。但是視覺藝術與(yu) 體(ti) 育在國際奧委會(hui) 的文化理念裏,是不可或缺的。體(ti) 育與(yu) 藝術永遠是要同行的。
著名華人藝術家、紐約拿蘇郡藝術博物館學委會(hui) 主席曹俊通過圓桌對話得知世界上從(cong) 事帆船運動最頂尖的500名水手中,有250人出自他曾經生活過的新西蘭(lan) 城市奧克蘭(lan) ,也得知帆船運動是英國皇室的標配,“而就是在這樣一個(ge) 西方人主導的項目上,我們(men) 中國人能夠擔任世界帆聯的主席,這是無比榮耀的事情。”他說。
他捐贈出自己的油畫作品《藍色係列》,這幅畫作成為(wei) 航海文化藝術中心的1號藏品,“非常榮幸(我的作品)成為(wei) 當代航海藝術中心的1號藏品,我想表達我的這份情誼和內(nei) 心的敬重。”
吳祖光之子、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hui) 谘詢委員會(hui) 曆史文化首席專(zhuan) 家吳歡,徐悲鴻長孫、徐悲鴻藝術沙龍理事長、徐悲鴻藝術基金執行主任徐小陽,齊白石孫女、齊白石唯一傳(chuan) 人齊慧娟等,都從(cong) 各自的角度交流了對體(ti) 育與(yu) 藝術的見解、感想和經曆,並表示願意積極參與(yu) 到薩馬蘭(lan) 奇全球航海運動基金(源起)航海文化藝術中心的活動中,為(wei) 推廣帆船帆板運動和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出自己的一份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