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溫州7月23日電 題:台籍教師在大陸:有交流才能產(chan) 生火花
記者 王逸飛
這幾天,台灣籍教師鍾振忠的微信朋友圈很“熱鬧”。其所在的浙江工貿職業(ye) 技術學院剛剛承辦了一場兩(liang) 岸青年創業(ye) 創新活動,作為(wei) 籌備一員的他,每天都會(hui) 曬出活動視頻,還有與(yu) 兩(liang) 岸青年的合影。
“接下來要準備8月的兩(liang) 岸親(qin) 子夏令營。”這是鍾振忠一手推動落地的活動,其滿是期待。每天與(yu) 孩子打交道的他常說,“要讓孩子看見真實的彼此,有交流才能產(chan) 生火花”。
今年,是“70後”鍾振忠來到浙江溫州的第11年。2012年,在其大學母校與(yu) 浙江工貿職業(ye) 技術學院合作辦學的契機下,原本在台灣地區做企業(ye) 工程師的他經老師推薦來到大陸。
“我當時覺得自己遲早要來大陸看一看,同時更覺得這是一個(ge) 轉換跑道的機會(hui) ——不是說變成老師,而是經過這種鍛煉可以去更有實力的企業(ye) 。”鍾振忠自己也沒想到,後來的他會(hui) 一直留在這裏。
在其看來,這一方麵得益於(yu) 學校對自己的“器重”和支持,另一方麵是因為(wei) 溫州這座城市的友善“感染”著他。“比如生活上有什麽(me) 問題,當地相關(guan) 部門都能很快的幫助解決(jue) 。比如我是台灣交大的溫州校友會(hui) 成員,按道理它應該是去台灣交大讀書(shu) 的溫州人組成的。但他們(men) 認為(wei) 我是新溫州人,也把我納入了進來。”
在異地有了歸屬感,這讓鍾振忠能把更多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在高校裏,已是副教授的他負責高等數學、力學、材料力學等課程,幾乎每天都有排課。其也在用擁有自己風格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獲得收獲。如每講完一部分重點內(nei) 容,鍾振忠會(hui) 安排一個(ge) 5分鍾—10分鍾的課堂“小考”,作為(wei) 課堂效果反饋,確保學生跟得上腳步。
2015年,學校在合作辦學中嚐試將機器人作為(wei) 課程之一。受此啟發的鍾振忠認為(wei) 其對小朋友的教育同樣有所幫助,便在溫州創辦了一家名為(wei) “天馬行空”的培訓機構,以樂(le) 高機器人作為(wei) 教材,由其自己設計課程進行教學。
“這是我的興(xing) 趣,可以用它幫助孩子提升邏輯能力和動手能力,何樂(le) 而不為(wei) ?”鍾振忠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都會(hui) 從(cong) 大學老師變為(wei) 小朋友的“哥哥”。幾年下來,當地已經有數百名兒(er) 童在“天馬行空”體(ti) 會(hui) 到了機器人編程的樂(le) 趣。孩子們(men) 參加各級賽事獲得的證書(shu) ,被鍾振忠掛滿了教室的一麵牆。
介紹這些引以為(wei) 傲的證書(shu) 時,鍾振忠也提及了其創業(ye) 的“幕後人物”——自己的妻子。此前,他的妻兒(er) 隨其來到溫州安家,妻子在陪伴孩子的同時,也會(hui) 固定來這裏幫忙。
從(cong) 一個(ge) 人來大陸打拚,到如今實現了自己眼中的“安居樂(le) 業(ye) ”,多年的經曆讓鍾振忠覺得自己和家庭都收獲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視野”。
“我們(men) 小時候對溫州的印象就是‘溫州大餛飩’,但來到大陸才知道溫州沒有這個(ge) 小吃。這些年,我們(men) 去了小時候書(shu) 本上看到的很多地方,知道了許多‘名氣’背後的曆史意義(yi) ,對大陸有了重新、真正的認識。我和我的夫人越來越覺得,我們(men) 作為(wei) 中國人就要推動兩(liang) 岸的交流,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yi) 的事情。”他說。
這樣的認知下,鍾振忠不僅(jin) 積極參與(yu) 溫州市和學校組織的兩(liang) 岸交流活動,同時也在利用自己的資源策劃推動前述夏令營活動等。他希望能夠組織起一項規模化的活動,讓台灣地區小朋友可以與(yu) 大陸小朋友交朋友,共同做一件機器人作品,更能在此過程中知道大陸是什麽(me) 樣子。
“我想讓台灣地區的孩子有機會(hui) 看見最真實的大陸,看到兩(liang) 岸其實是一樣的,語言、文化甚至是吃的食物都一樣。未來有機會(hui) 的話我們(men) 的夏令營爭(zheng) 取也要去一去上海、杭州西湖等等,這是我們(men) 都應該去看看的地方。”鍾振忠再一次強調著,“孩子是很純真的,隻要有交流就一定能產(chan) 生火花。”
在鍾振忠看來,大陸是充滿創業(ye) 就業(ye) 機會(hui) 的地方,兩(liang) 岸更是有感情連接的一家人。未來,他會(hui) 繼續做好一名老師,更會(hui) 努力做好一座“橋梁”。(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