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和新西蘭(lan) 有關(guan) 部門的協同配合下,龔曉華在新西蘭(lan) 非法跨國傳(chuan) 銷洗錢案順利辦結。在該案辦理過程中,兩(liang) 國外交和執法部門一直保持密切合作。應新方請求,中方通過司法協助渠道向新方提供了案件關(guan) 鍵證據,為(wei) 犯罪資產(chan) 的成功收繳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際執法司法合作是各國開展追逃追贓、打擊跨國犯罪的有效途徑。上世紀末以來,包括腐敗在內(nei) 的跨國犯罪逐漸成為(wei) 全球性問題。犯罪分子為(wei) 逃避監管和懲處,采用多種手段實施犯罪並轉移贓款。為(wei) 此,國際社會(hui) 先後談判達成了《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等一係列多邊公約,為(wei) 打擊跨國犯罪提供了國際法保障。此外,各國還通過締結雙邊司法合作條約等方式強化合作。通過上述機製,各國得以有效開展國際執法司法合作,如犯罪證據和情報分享,抓捕並引渡犯罪嫌疑人,犯罪資產(chan) 的追回、返還、管理和處置等,確保犯罪分子和犯罪資產(chan) 無所遁形。
打擊跨國犯罪是全人類共同的正義(yi) 事業(ye) 。跨國犯罪是國際社會(hui) 的毒瘤,加強國際合作打擊跨國犯罪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雖然各國國情、政治體(ti) 製和法律體(ti) 係存在差異,但都應忠實履行有關(guan) 國際合作義(yi) 務。以中國和新西蘭(lan) 的執法司法合作為(wei) 例,中國和新西蘭(lan) 都是《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和《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締約國,兩(liang) 國還於(yu) 2006年簽訂了雙邊刑事司法協助條約。雙方在包括“百名紅通人員”閆永明案等諸多案件中相互協助,開展了一係列卓有成效的合作。
中國政府積極加入關(guan) 於(yu) 打擊跨國犯罪的主要國際公約,並不斷擴大雙邊刑事司法協助、引渡等合作條約網絡。目前,中國已與(yu) 泰國、西班牙、法國等60個(ge) 國家簽署引渡條約,與(yu) 英國、澳大利亞(ya) 、日本、加拿大等46個(ge) 國家簽署刑事司法協助條約,與(yu) 俄羅斯、新加坡、希臘等40個(ge) 國家簽署了民商(刑)事司法協助條約。中國依法依約與(yu) 其他國家開展打擊跨國犯罪與(yu) 追逃追贓合作,得到國際社會(hui) 普遍讚譽與(yu) 支持。
反觀個(ge) 別國家慣於(yu) 將打擊犯罪問題政治化,對他國外逃的犯罪分子和犯罪資產(chan) 視而不見,拒絕開展國際執法司法合作,甚至見財忘義(yi) ,甘做犯罪分子的“避罪天堂”。這種行為(wei) 違反了有關(guan) 國際公約的義(yi) 務,破壞了各方打擊跨國犯罪的努力,必將遭到國際社會(hui) 共同反對,並最終自食苦果。
(作者為(wei) 國際問題觀察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