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日本在推進其防衛戰略方麵動作頻頻。在大幅增加防衛費用的同時,積極參加北約大規模軍(jun) 演,加大在東(dong) 海和西南諸島的兵力部署,針對“台灣有事”升級軍(jun) 事能力建設。日本2023年版《防衛白皮書(shu) 》更是赤裸裸地將中國定位為(wei) 日本“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有分析指出,日本在軍(jun) 事能力運用與(yu) 建設方麵“全麵出擊”,恰恰折射出日本防衛戰略的“挑戰思維”。
倚美強化軍(jun) 事運用能力
日本政府在美國的慫恿和支持下,大幅增加防衛預算,大規模擴張軍(jun) 力。日本追求的目標是“大國化戰略”,希望在政治和軍(jun) 事方麵重新成為(wei) 強國,最終成為(wei) 全方位的世界性大國。
今年3月,日本國會(hui) 參議院通過2023財年預算案,其中防衛費增至超6.82萬(wan) 億(yi) 日元(約合人民幣3410億(yi) 元),是2022財年的1.26倍,創曆史最高紀錄。為(wei) 了確保此項防衛預算的財政來源,日本政府又提出了“防衛費財源特別措施法案”,該法案5月23日在日本眾(zhong) 議院通過。據日本媒體(ti) 報道,日本政府和執政黨(dang) 聯盟近日開始討論將未來5年的國防預算總支出提高到超過40萬(wan) 億(yi) 日元(約合人民幣2萬(wan) 億(yi) 元)的可能性。而一旦40萬(wan) 億(yi) 日元的國防預算案落地,國防預算總支出增幅將達到45.6%。對此,不少日本民眾(zhong) 指出,現在日本政府的動向明顯是要把“專(zhuan) 守防衛”的自衛隊改造成為(wei) 戰爭(zheng) 設置的軍(jun) 隊,這違背民眾(zhong) 意願,將加重民眾(zhong) 負擔,令人無法接受。
軍(jun) 事動作方麵,今年6月7日至10日,日本海上自衛隊與(yu) 美國、法國海軍(jun) 在太平洋及東(dong) 海海域進行了為(wei) 期4天的聯合演習(xi) 。據日本媒體(ti) 報道,此次為(wei) 三國第6次聯合演習(xi) ,且美軍(jun) 航空母艦首次參加。同時,日本還與(yu) 北約頻繁互動。從(cong) 6月12日開始,北約“空中衛士-2023”軍(jun) 演在德國等國舉(ju) 行,此次軍(jun) 演號稱是曆史上規模最大的北約空中軍(jun) 演,以美國為(wei) 首的25個(ge) 國家共同參演。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正在申請加入北約的瑞典外,日本是這25個(ge) 國家中唯一的非北約成員國。此外,7月1日至10日,日本海上自衛隊派驅逐艦、潛艇赴關(guan) 島周邊海域,與(yu) 美澳韓三國海上軍(jun) 事力量舉(ju) 行代號為(wei) “太平洋先鋒”的聯合軍(jun) 演。
有分析指出,日本有一個(ge) 非常著名的“橢圓哲學”,即有兩(liang) 個(ge) 焦點的橢圓會(hui) 比隻有單個(ge) 焦點的圓更加穩定。過去曆任日本首相都曾試圖奉行多邊合作,尋求與(yu) 多個(ge) 國家建立密切合作關(guan) 係,以平衡對美國的過度依賴,實現自主性和多邊性,但最終都未能走出依賴美國的怪圈。從(cong) 岸田文雄的執政風格來看,日本的戰略傾(qing) 向更偏向於(yu) “單焦點哲學”,也就是傾(qing) 向於(yu) 與(yu) 美國構建更緊密的同盟體(ti) 係,將美國作為(wei) 主要焦點,更加倚重與(yu) 美國聯手,加強與(yu) 美國合作,並將日本的外交合作重點聚焦在與(yu) 美國的安全防衛合作上。為(wei) 了實現這種“單焦點哲學”,日本與(yu) 澳大利亞(ya) 、英國等國提升安全合作水平,與(yu) 北約強化關(guan) 係,與(yu) 法國、德國等國開展聯合軍(jun) 演。此外,日本還加強與(yu) 韓國、澳大利亞(ya) 等國的雙邊關(guan) 係,試圖在亞(ya) 太地區構建以美國為(wei) “軸心”的“網格化”同盟體(ti) 係。
借“中國威脅”擴充軍(jun) 力部署
日本2023年版《防衛白皮書(shu) 》將中國定位為(wei) 日本“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稱中方大幅增加國防費用,加快軍(jun) 力發展,在東(dong) 海、南海“單方麵改變現狀”,中俄在日本周邊海空域開展聯合行動,並稱中國大陸軍(jun) 事活動威脅台海和平穩定。不難看出,2023年版《防衛白皮書(shu) 》無疑是對“中國威脅論”的老調重彈。事實上,2022年版的《防衛白皮書(shu) 》就高調鼓噪“中國威脅”,2023年版《防衛白皮書(shu) 》在繼續渲染“中國威脅”的基礎上,其措辭程度較2022年版的“強烈關(guan) 切”還有所增強。
今年以來,日本加快在西南諸島的彈藥庫和基地建設,不斷強化機動部署和持續作戰能力。有報道指出,7月20日,日本防衛省在衝(chong) 繩縣北大東(dong) 村召開居民說明會(hui) ,表示航空自衛隊將在距離衝(chong) 繩島約360公裏的北大東(dong) 島上部署移動警戒管製雷達部隊,以強化對衝(chong) 繩以東(dong) 海空情況的掌控。據日媒報道,海上自衛隊正在對美國通用公司生產(chan) 的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進行驗證,計劃2024年建成“有人+無人”24小時全天候海洋警戒監視體(ti) 製。
針對2023年版《防衛白皮書(shu)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日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日本新版《防衛白皮書(shu) 》固守錯誤對華認知,刻意渲染所謂“中國軍(jun) 事威脅”,抹黑炒作中國軍(jun) 隊正常的建設發展和軍(jun) 事活動,粗暴幹涉中國內(nei) 政,挑動地區緊張局勢,我們(men) 對此表示堅決(jue) 反對,已向日方提出嚴(yan) 正交涉。
發言人強調,中國軍(jun) 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堅定力量,從(cong) 未挑戰誰,更沒有威脅誰。反而是日方近年來不斷突破“和平憲法”約束和“專(zhuan) 守防衛”原則,大幅增加防衛開支,鼓吹發展所謂“反擊能力”,在軍(jun) 事擴張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追隨個(ge) 別大國搞有針對性的“小圈子”,給地區和世界和平、安全與(yu) 穩定帶來嚴(yan) 重挑戰。
為(wei) 介入台海事務作“充分準備”
有分析指出,日本擔憂中國在202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建軍(jun) 100周年時武力解決(jue) 台灣問題。2023年版《防衛白皮書(shu) 》聲稱,2022年1700多架次中國軍(jun) 機進入台灣周邊,台海形勢緊迫,“中國軍(jun) 隊在謀求狀況既成事實化的同時,也企圖提升實戰能力”,並稱“海峽的軍(jun) 事平衡向有利於(yu) 中國大陸的方向傾(qing) 斜”。事實上,日本與(yu) 台灣當局之間軍(jun) 事勾連動作不斷,不僅(jin) 舉(ju) 行聯合兵棋推演,還在西南諸島規劃建設避難所防備“台海危機”,日本大有加速為(wei) 軍(jun) 事介入台海事務做“充分準備”之勢。
一是研發遠程導彈。2023年版的《防衛白皮書(shu) 》中,增加了7個(ge) 重點領域的防衛支出,分別為(wei) 防區外防衛能力、聯合防空反導能力、無人裝備防衛能力、跨領域作戰能力、指揮控製與(yu) 情報能力、機動部署與(yu) 保護國民能力以及“持續性與(yu) 強韌性”。而所謂“防區外防衛能力”實際上就是研發遠程導彈,妄圖介入台海事務。日本方麵認為(wei) ,這一能力可使日本自衛隊在不受攻擊的情況下應對敵方部隊。
二是升級網絡攻擊能力。日本已將網絡攻擊視為(wei) “武力攻擊的預演”。其認為(wei) ,一旦台海發生戰事,中國的網絡攻擊絕不僅(jin) 僅(jin) 會(hui) 針對台灣,日本的政府機構、重點軍(jun) 事目標,以及重要基礎設施等,都將成為(wei) 被“癱瘓”的對象。日本將參照美國和多數北約國家的做法,根據受損毀的程度進行評估,並視情決(jue) 定以何種方式進行還擊。
三是進一步推動民間企業(ye) 參與(yu) 軍(jun) 事裝備研發。吸取烏(wu) 克蘭(lan) 危機的教訓,日本防衛省近期將逐一與(yu) 經濟產(chan) 業(ye) 省列出的約100家高新科技企業(ye) 進行商談,將民間企業(ye) 所擁有的太空、網絡、人工智能等技術向短期內(nei) 實現裝備化或中長期軍(jun) 事研發方麵轉化。日本防衛省決(jue) 定大幅提升軍(jun) 工企業(ye) 利潤,促使民間企業(ye) 助推軍(jun) 事產(chan) 業(ye) 發展。
日本2023年版《防衛白皮書(shu) 》粗暴幹涉中國內(nei) 政,肆意抹黑中方正常的國防發展建設和海空軍(jun) 事活動,刻意渲染所謂“中國威脅”,製造地區局勢緊張。對此,中方已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jue) 反對,並向日方提出嚴(yan) 正交涉。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言,台灣是中國領土,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nei) 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幹涉,兩(liang) 岸之間所謂的“軍(jun) 事平衡”完全是個(ge) 偽(wei) 命題。日本在台灣問題上對中國人民負有嚴(yan) 重曆史罪責,尤應謹言慎行,反躬自省。
(光明日報東(dong) 京8月6日電 本報駐東(dong) 京記者 馬玉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