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一些國家創新推進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國際視點)

顏 歡 王傳寶 謝亞宏 發布時間:2023-08-08 08:4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年來,一些國家通過建立健全相關(guan) 法律法規,加強人才培養(yang) ,運用現代技術,創新推進文化遺產(chan) 保護與(yu) 開發。古跡展現出新的活力,不僅(jin) 增強了人們(men) 對曆史文化的感知,而且創造了可觀的經濟價(jia) 值和社會(hui) 效益。

  運用數字技術

  打造智慧旅遊

  位於(yu) 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亞(ya) 大區的盧戈城牆建於(yu) 1700多年前,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羅馬城牆之一。城牆全長逾2公裏,有10座城門,並完好保留了85座塔樓。

  為(wei) 保護這一留存千餘(yu) 年的世界文化遺產(chan) ,過去10多年間,多個(ge) 西班牙研究機構和建築製圖公司在當地考古部門的支持下,通過GPS勘測技術對城牆進行了牆體(ti) 和周邊地形測量,利用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繪製並“重建”了逼真的城牆數字模型。西班牙聖地亞(ya) 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學土地研究所表示,通過繪製城牆數字模型能夠幫助文物部門了解牆體(ti) 變形、裂縫或其他狀況,獲得準確的牆體(ti) 建築材料信息,確保有效開展保護和修複工作。

  同時,當地政府也將這一保護技術成果應用於(yu) 旅遊開發,為(wei) 遊客提供更好的參觀體(ti) 驗。早在11年前,盧戈市政府就沿著城牆設置了29處電子簡介:隻要掃描牆上的二維碼,就可以通過網頁或應用程序獲得導覽信息,讓人們(men) 能夠更詳細地了解這座世界文化遺產(chan) 。此外,加利西亞(ya) 大區與(yu) 葡萄牙共同啟動了“電子城牆”項目,設計並開發了一款虛擬旅遊應用程序,遊客可以查看城牆的三維立體(ti) 圖,並跟隨軟件的實時定位和導航係統進行遊覽。

  為(wei) 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chan) 的保護與(yu) 開發,當地政府於(yu) 2021年推出了“加利西亞(ya) 數字戰略2030”計劃。加利西亞(ya) 技術現代化機構數字管理中心主任瑪麗(li) 亞(ya) ·加西亞(ya) 表示,數字戰略的一大重點任務就是打造並推廣“文化和智慧旅遊”概念,通過技術分析和虛擬重建保護曆史文化遺產(chan) ,普及相關(guan) 知識。

  今年4月,西班牙工業(ye) 、貿易與(yu) 旅遊部推出了一項總金額達2.08億(yi) 歐元的計劃,除了支持各景區修繕工作、加強氣候變化適應能力等,還將用智能技術創新文化遺產(chan) 的宣傳(chuan) 普及方式。該部門表示,文化旅遊與(yu) 曆史文化遺產(chan) 保護息息相關(guan) ,必須加強數字技術應用,提升西班牙旅遊品牌和競爭(zheng) 力,建立更高質量、可持續的旅遊業(ye) 發展模式。

  培養(yang) 專(zhuan) 業(ye) 人才

  加強宣介推廣

  位於(yu) 阿爾及利亞(ya) 首都阿爾及爾卡斯巴古城的4棟古宅不久前完成修複並重新對外開放,當地民眾(zhong) 和遊客在等待多年後終於(yu) 可以重新走進這片古跡,感受這座古城的滄桑變化。

  建在地中海岸邊陡峭斜坡上的卡斯巴古城至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古城人口密集,商業(ye) 活動頻繁,一些古宅因年久失修麵臨(lin) 坍塌危險。為(wei) 保護這一文化遺產(chan) ,阿爾及利亞(ya) 文物保護機構專(zhuan) 門成立遺產(chan) 專(zhuan) 家建築辦公室,負責指導修複工作。

  根據專(zhuan) 家建議,古城在修複過程中最大限度地保證使用的磚塊、木材等從(cong) 原產(chan) 地獲得,宅院內(nei) 擺設的陶器、銅器、家具和其他物件亦優(you) 先考慮由古城內(nei) 工匠提供。首席修複工程師阿裏·巴夏已經在古城工作了6年時間,這位曾留學法國、專(zhuan) 攻文物修複的知名專(zhuan) 家把學到的先進技術和經驗應用到阿爾及利亞(ya) 的文化遺產(chan) 保護和修複中。

  阿爾及利亞(ya) 政府高度重視文化遺產(chan) 保護工作。政府不僅(jin) 出台了一係列法律法規,還著力培養(yang) 大量文化遺產(chan) 保護和修複專(zhuan) 家。為(wei) 提高民眾(zhong) 的文化遺產(chan) 保護意識,阿爾及利亞(ya) 把文化遺產(chan) 保護工作列入教育計劃。除了將遺產(chan) 地介紹和遺產(chan) 保護的知識寫(xie) 入教科書(shu) ,學校還定期組織學生參觀遺產(chan) 地和博物館。阿爾及利亞(ya) 還定期舉(ju) 辦推介活動,擴大文化遺產(chan) 地的知名度,提姆加德一年一度的國際藝術狂歡節就吸引了眾(zhong) 多國內(nei) 外遊客到訪。

  近年來,阿爾及利亞(ya) 政府還重視把現代技術引入文化遺產(chan) 保護。阿爾及利亞(ya) 文化和藝術部專(zhuan) 門建立了文化遺產(chan) 電子平台,通過網站對外展示國內(nei) 重要文物,並詳細整理易於(yu) 遭到盜竊和走私的文物數據,為(wei) 國內(nei) 執法部門、法學界和國際合作夥(huo) 伴在打擊國際文物犯罪方麵提供參考。巴夏表示,古城能夠得以恢複,不僅(jin) 是阿爾及利亞(ya) 傳(chuan) 統工匠們(men) 奮鬥的成果,也是先進技術應用於(yu) 遺產(chan) 保護的體(ti) 現。

  沉浸式體(ti) 驗曆史

  推動國際化合作

  帶上VR眼鏡、打開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hui) 聯合遊戲公司開發的遊戲“廣場一夜”,仿佛置身公元一世紀的古羅馬廣場。遊戲玩家可以徜徉於(yu) 廣場的各個(ge) 角落,在完成遊戲規定的任務後,便可解鎖更多曆史信息和場景,了解古羅馬人生活的相關(guan) 知識。遊戲開發人員、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hui) 高級研究員索菲亞(ya) ·佩斯卡琳表示,遊戲中的古羅馬廣場是根據真實景觀等比例繪製,所涉及的曆史事件也盡量與(yu) 史籍記載相符,製作該遊戲的初衷就是以引人入勝的方式敘述曆史,激發更多年輕人對文化遺產(chan) 的興(xing) 趣。

  近年來,意大利文化部門將數字技術等最新科技成果融入文化遺產(chan) 的保護宣傳(chuan) 。意大利西西裏島上的錫拉庫薩是一座有著近3000年曆史的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古城通過運用數字技術不斷加強文化遺產(chan) 保護和開發:目前該城的考古公園已由紅外無人機繪製地圖,公園內(nei) 遺跡可通過網站或手機應用直接觀賞。錫拉庫薩地區考古博物館則與(yu) 科技企業(ye) 合作,推出在線360度互動遊覽。

  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hui) 下屬的文化遺產(chan) 科學院是該國開發文保技術最主要的科研機構。目前,由文化遺產(chan) 科學院牽頭,與(yu) 11所高校、4所研究機構等共同發起了名為(wei) “改變”的項目,旨在以數字和綠色技術保護和傳(chuan) 承文化遺產(chan) 。文化遺產(chan) 科學院還在佛羅倫(lun) 薩等4個(ge) 城市設立了數字遺產(chan) 創新實驗室,組成包括考古學家、建築師、計算機科學家、通信專(zhuan) 家等在內(nei) 的跨學科學者團隊,將數字技術應用於(yu) 更多文化遺產(chan) 保護與(yu) 開發中。

  意大利企業(ye) 也加入技術開發隊伍。總部位於(yu) 羅馬的歐菲奧公司專(zhuan) 注於(yu) 為(wei) 博物館等文化場所開發數字導覽、移動應用程序等,幫助遊客獲得沉浸式體(ti) 驗。該公司目前已與(yu) 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家博物館建立了合作關(guan) 係。意大利多家企業(ye) 還聯合科研機構開發了一個(ge) 基於(yu) 虛擬現實和混合現實的集成係統,旨在對遺跡和文物進行三維建模並製作交互式展覽。

  意大利還通過開展國際交流,促進文化遺產(chan) 保護技術的合作。例如,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hui) 與(yu) 格魯吉亞(ya) 國家博物館合作開展了“瓦尼虛擬體(ti) 驗”項目,對格西部城市瓦尼考古區內(nei) 的遺跡進行數字化存檔。目前遊客可以通過博物館網站觀賞館內(nei) 各類文物並能夠放大查看細節,還可以查看建築的三維重建模型。

  (本報馬德裏、阿爾及爾、羅馬8月7日電)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