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為(wei) 防止包括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ti) (以下簡稱“西共體(ti) ”)在內(nei) 的各“反政變”方可能對尼日爾政變軍(jun) 隊發起攻擊,尼日爾政變軍(jun) 人宣布關(guan) 閉領空,該國局勢越發緊張。8月10日,尼日爾政變軍(jun) 人在國家電視台發布由其領導人阿卜杜拉赫曼·奇亞(ya) 尼簽署的法令,宣布成立新政府。自政變以來,對政變持不同態度的陣營劃分明晰,支持與(yu) 反對方矛盾尖銳。在總統巴祖姆被推翻後,尼日爾國內(nei) 還發生了大規模的“反殖民”運動,讓地區局勢更加撲朔迷離。
反對與(yu) 支持兩(liang) 方針鋒相對
7月26日,西非內(nei) 陸國家尼日爾發生軍(jun) 事政變。尼日爾總統衛隊宣布推翻總統穆罕默德 巴祖姆,成立保衛祖國國家委員會(hui) ,由軍(jun) 政府接管國家事務。尼日爾總統衛隊部分軍(jun) 人將巴祖姆扣押在總統府內(nei) 。7月28日,政變領導人、尼日爾總統衛隊指揮官阿卜杜拉赫曼·奇亞(ya) 尼宣布就任保衛祖國國家委員會(hui) 主席,成為(wei) 尼日爾新“國家元首”。
以美國、歐盟、西共體(ti) 為(wei) 代表的“反政變”方認為(wei) 這是對該國民主的破壞,決(jue) 定對尼日爾軍(jun) 方施壓,試圖通過經濟製裁、停止援助、軍(jun) 事威脅、否認軍(jun) 政府合法地位等多種手段迫使政變軍(jun) 人釋放民選總統巴祖姆。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於(yu) 當地時間7月27日發表聲明稱,聯合國強烈譴責尼日爾軍(jun) 方針對民選政府的襲擊,並呼籲立即無條件釋放巴祖姆。歐盟表示,將暫停對尼日爾的安全合作與(yu) 財政支持,並且不承認推翻民主選舉(ju) 總統而上位的“政變領導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8月4日宣布,美國暫停資助與(yu) 尼日爾有關(guan) 的一係列外國援助項目。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稱,如果巴祖姆總統恢複權力,美國的安全援助暫停令將會(hui) 取消。西共體(ti) 國防參謀長委員會(hui) 則就可能的軍(jun) 事幹預達成了一份方案,西共體(ti) 政治、和平與(yu) 安全事務專(zhuan) 員阿卜杜勒-法塔烏(wu) ·穆薩警告,最終可能發生的軍(jun) 事幹預的所有細節已經寫(xie) 入方案,包括如何以及何時部署軍(jun) 隊。
政變方對於(yu) 美歐等的外部製裁似乎早有預料。奇亞(ya) 尼此前曾發表聲明警告西共體(ti) 和西方國家不要介入尼日爾局勢,“我們(men) 再次對西共體(ti) 和其他企圖采取冒險措施的勢力重申,我們(men) 堅決(jue) 保衛祖國”。
尼日爾軍(jun) 政府上台並非沒有支持者。與(yu) 美歐及西共體(ti) 的嚴(yan) 厲譴責與(yu) 果斷製裁相對的是,作為(wei) 尼日爾鄰國及西共體(ti) 成員國的布基納法索和馬裏,在西共體(ti) 發出警告後發表聯合聲明稱,對尼日爾的任何軍(jun) 事幹涉都將被認為(wei) 是對布基納法索和馬裏的宣戰,如果尼日爾遭到外部軍(jun) 事幹預,兩(liang) 國將退出西共體(ti) 。另一西非國家幾內(nei) 亞(ya) 也發表聲明表示,不同意西共體(ti) 建議的製裁,包括軍(jun) 事幹預,並敦促歐盟重新考慮其立場。相關(guan) 聲明被看做是對西共體(ti) 軍(jun) 事威脅的反製,也反映出西非各國間立場存在嚴(yan) 重分歧。
布基納法索、馬裏和幾內(nei) 亞(ya) 堅定聲援尼日爾並非意外,因為(wei) 三國均為(wei) 軍(jun) 政府執政,也都是靠政變奪取的政權。如果尼日爾軍(jun) 政府政變成功後的執政合法性被否認,那麽(me) 這三國軍(jun) 政府的存續也將遭受更多質疑。同時,馬裏和布基納法索也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作為(wei) 尼日爾鄰國的他們(men) 如果容忍外部軍(jun) 事勢力進入尼日爾“清場”,那麽(me) 下一個(ge) 被“武力清算”的可能是自己,因而馬、布兩(liang) 國相較於(yu) 距離尼日爾更遠的幾內(nei) 亞(ya) 反應更為(wei) 強烈。
小國政變背後潛藏大國身影
政變發生後,尼日爾國內(nei) 發生大規模“反法”活動,與(yu) 此同時“親(qin) 俄”的聲音也此起彼伏。法、俄兩(liang) 國被推向前台預示著尼日爾未來政局走勢將更加複雜。
尼日爾曾是法國殖民地,目前約有1500名法軍(jun) 駐紮在尼日爾。巴祖姆執政期間被反對者認為(wei) 過於(yu) “親(qin) 法”,且未能保障國家安全與(yu) 發展,引發部分當地民眾(zhong) 的不滿。部分尼日爾抗議民眾(zhong) 認為(wei) ,法國運用經濟、軍(jun) 事等手段幹預本國內(nei) 政。當地一些民眾(zhong) 走上街頭,在法國駐尼日爾大使館外圍高呼“打倒法國”,手持“法國應該離開”的標語並焚燒法國國旗,其中一部分示威者試圖闖入大使館。最終,示威者被催淚瓦斯驅離。
部分西非國家認為(wei) 法國以“反恐”為(wei) 名駐軍(jun) 過多,卻沒有很好地打擊“伊斯蘭(lan) 國”“博科聖地”等恐怖組織,沒能保護當地居民安全免受極端分子傷(shang) 害。巴祖姆曾被國內(nei) 反對派批評與(yu) 法國“走得太近”,在其執政時,政府多次禁止或鎮壓國內(nei) 的“反法”抗議活動。特別是在馬裏和布基納法索政變軍(jun) 人上台並要求法國駐軍(jun) 離開本國後,巴祖姆卻同意將從(cong) 兩(liang) 國撤出的法國軍(jun) 人部署在尼日爾。
此次政變成功後,尼日爾政變軍(jun) 人指責法國試圖軍(jun) 事幹預該國局勢。作為(wei) 政變策劃者之一的阿巴斯特拉內(nei) 表示,“在一些尼日爾人的共謀下,法國與(yu) 尼日爾國民警衛隊參謀長舉(ju) 行了一次會(hui) 議,尋找軍(jun) 事介入尼日爾局勢的方法。”尼日爾保衛祖國國家委員會(hui) 宣稱,要停止尼日爾與(yu) 法國的軍(jun) 事協定。此外,法國企業(ye) 在當地攫取利益也引發民眾(zhong) 反感。尼日爾是法國核反應堆鈾的重要產(chan) 地之一,過去十年,來自尼日爾的鈾占法國鈾進口總量的20%左右。
針對尼日爾爆發的“反法”活動,法國使館采取了撤僑(qiao) 行動。據法國外交部消息,截至8月3日,法國已經從(cong) 尼日爾撤出1000餘(yu) 人,包括近600名法國人及其家屬。法國總統馬克龍稱,這次政變是完全非法的,對尼日爾人、尼日爾和整個(ge) 地區都是非常危險的。
在“反法”的同時,“親(qin) 俄”的聲勢也不斷擴大。尼日爾部分民眾(zhong) 在街頭和建築上揮舞俄羅斯國旗,這與(yu) 西方主流媒體(ti) 所宣傳(chuan) 的俄羅斯“失道寡助”形象截然相反。據半島電視台報道,尼日爾政變將領已向俄羅斯瓦格納雇傭(yong) 兵尋求幫助,以應對可能麵臨(lin) 的軍(jun) 事幹預。瓦格納組織創始人普裏戈任也對此次政變表達了公開支持。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他不認為(wei) 俄羅斯和瓦格納煽動了尼日爾的政變,但他指責“瓦格納正在利用尼日爾的不穩定局勢”。
尼日爾政局動蕩為(wei) “常態”
尼日爾政局長期動蕩與(yu) 其落後的經濟發展水平及執政者能力的局限分不開。經濟上,尼日爾地處自然環境較為(wei) 惡劣的薩赫勒地區,大部分領土被黃沙覆蓋,並且曾長期受法國殖民,經濟基礎十分薄弱。進入現代以後,雖然發現了鈾礦和石油等資源,但是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被西方國家把持,利潤大頭被外企拿走,本國居民無法享受發展紅利。據媒體(ti) 報道,尼日爾約有40%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每天的收入不到2.15美元。政治上,文官政府指揮不了槍,軍(jun) 政分家的情況十分嚴(yan) 重。加之本國軍(jun) 隊受反恐行動鍛煉與(yu) 軍(jun) 事合作培訓等,戰鬥力不斷獲得提升,隻要有意願就能夠迅速推翻政府。
自1960年脫離法國獨立以來,尼日爾已發生過多次軍(jun) 事政變。1996年時任尼日爾總參謀長邁納薩拉上校發動政變,推翻了文官政府。1999年時任總統衛隊長萬(wan) 凱少校發動政變,槍殺邁納薩拉,自任國家元首。2010年時任尼亞(ya) 美衛戍部隊指揮官吉博上校發動政變,扣押坦賈總統,建立軍(jun) 政府。
同時,該國還發生過數次未遂政變。2021年,巴祖姆通過民主選舉(ju) 當選總統,在他就任總統的前兩(liang) 天,就曾發生過一次未遂政變,總統衛隊粉碎了那次政變企圖。巧合的是,挫敗那次政變的正是近期發動軍(jun) 事政變並扣押巴祖姆的奇亞(ya) 尼,曾經的“羽林軍(jun) ”成了本次“政變領導人”。有學者表示,巴祖姆數月前撤換了陸軍(jun) 參謀長、國家憲兵司令,近期盛傳(chuan) 他將更換總統衛隊長,或引發尼軍(jun) 官特別是奇亞(ya) 尼不滿,最終導致奇亞(ya) 尼鋌而走險。
雖然美國、乍得等國均已有政府高層前往尼日爾會(hui) 談,但該地區緊張局勢仍未發生緩和。8月8日,尼日爾政變軍(jun) 人以西共體(ti) 對尼製裁激起民憤難以保障代表團人身安全為(wei) 由,拒絕了西共體(ti) 等機構派聯合代表團入尼斡旋。尼日爾未來安全局勢仍不明朗,不過目前尚未發現軍(jun) 隊在尼日爾邊境集結的跡象。
(光明日報記者 孫鐵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