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9月10日電 (記者 劉相琳)中亞(ya) 五國青年代表團一行20人6日至10日赴渝參訪,圍繞交通出行、社區治理、人居環境整治、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麵實地體(ti) 驗,感受中國人權事業(ye) 發展取得的成就。
9月6日至10日,中亞(ya) 五國青年代表團一行20人赴渝參訪。圖為(wei) 代表團參訪重慶兩(liang) 江新區邢家橋社區。 陳建 攝
在重慶兩(liang) 江新區邢家橋社區,經過老舊社區改造後的居民區修葺一新,樓下一片空地被改造成社區電影放映區,不時有居民從(cong) 新安裝的電梯進出。居民不出小區便能滿足健身、散步、議事話家常的需求。當得知該社區是重慶市首批因征地開發安置成立的社區,已修建30年,代表團一行大呼不可思議。
吉爾吉斯斯坦蘿紮·奧通巴耶娃國際基金會(hui) 秘書(shu) 長道格杜爾古麗(li) ·肯迪爾巴耶娃說,居住權是基本人權之一,吉爾吉斯斯坦也有類似老舊社區,存在同樣的改造問題。中國老舊社區改造的經驗,值得吉爾吉斯斯坦借鑒。
邢家橋社區內(nei) 的“小院議事堂”讓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天津外國語大學留學生黃琳娜印象深刻。據介紹,“小院議事堂”今年就老舊小區改造、電梯加裝及垃圾分類等問題,共開展了12次小院議事。黃琳娜說,社區在管理時讓居民們(men) 充分參與(yu) ,尊重每一名居民的意見,讓大家的事情大家辦,尊重了人民主體(ti) 地位。
參訪期間,代表團一行在重慶軌道交通二號線李子壩站前合影留念。 陳建 攝
穿樓而過的李子壩軌道交通站是重慶知名旅遊景點。參訪團一行乘坐重慶軌道交通二號線到達李子壩站,體(ti) 驗“軌道上的重慶”。“這棟樓裏有人住嗎?”“列車穿樓過對樓內(nei) 居民生活有沒有幹擾?”代表團一行出站後詢問工作人員。
當得知列車穿越而過的樓內(nei) 住有很多居民,且不會(hui) 受影響時,塔吉克斯坦瓦爾濟什電視台副台長阿基洛夫·馬魯弗容說,大多數國家在修建基礎設施時會(hui) 搬遷轉移大量人員和設施。李子壩輕軌站在滿足軌道交通運行時,兼顧了居住環境的需要,體(ti) 現了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間的共生發展。
參訪期間,代表團一行參觀長安汽車兩(liang) 江工廠。 中新社記者 周毅 攝
汽車產(chan) 業(ye) 是重慶的支柱產(chan) 業(ye) 之一。在長安汽車兩(liang) 江工廠生產(chan) 車間,代表團一行了解了汽車生產(chan) 流程,以及長安汽車產(chan) 教融合發展情況。目前,長安汽車已經與(yu) 中國幾十所院校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解決(jue) 了數十萬(wan) 人就業(ye) 。
來自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的北京交通大學留學生佳瓦對中新社記者說,生存和發展是最重要的人權,隻有產(chan) 業(ye) 發展了才能提供更多就業(ye) 機會(hui) ,人民的收入才會(hui) 提高,生活水平才會(hui) 提高。
參訪期間,代表團一行參觀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nong) 業(ye) 帶“雙昌”合作示範園區。 中新社記者 周毅 攝
“我去過新疆、寧夏、四川,有些地方很偏遠,相較大城市發展較落後,但中國政府沒有忘記他們(men) ,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直在幫助他們(men) 發展。”來自土庫曼斯坦的北京大學留學生阿曼格爾迪耶夫·撒普爾格爾迪在參訪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nong) 業(ye) 帶“雙昌”合作示範園區後對記者說。
阿曼格爾迪耶夫·撒普爾格爾迪說,中國的脫貧攻堅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讓農(nong) 村地區村莊更美麗(li) 、居住條件更好的同時,也培育了一些適合當地發展的產(chan) 業(ye) ,讓更多人享受到了發展的成果。中國脫貧攻堅措施,值得很多國家學習(xi) 。
參訪結束後,代表團將赴北京參加“2023·中國—中亞(ya) 人權發展論壇”。(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