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光耀未來——賦能綠色產(chan) 業(ye) 發展”2023年國際光化學技術與(yu) 產(chan) 業(ye) 大會(hui) 10月11日在武漢開幕。參會(hui) 代表800餘(yu) 人,來自美國、德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15個(ge) 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家機構。
【解說】本次大會(hui) 旨在加速推進國內(nei) 外光化學領域創新鏈、人才鏈、技術鏈和資金鏈融合,促進高新技術賦能化工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解說】據介紹,光化學技術以清潔可再生的太陽光為(wei) 綠色能源,發展新的光化學方法和光催化技術,近年來在促進化工、冶金、食品、醫藥等行業(ye) 的技術轉型與(yu) 升級方麵發揮了顯著效果,未來還將在生態環保、碳中和、碳減排等方麵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解說】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戴維·麥克米倫(lun) (David W. C. MacMillan)表示,武漢處於(yu) 中國中部地區,是科學技術和科學創新發展的中心,匯集光化學方麵全球頂尖的科學家和研究員。他建議武漢加快光化學產(chan) 業(ye) 與(yu) 生物醫藥領域融合,為(wei) 人類健康賦能。
【同期】諾貝爾獎獲得者 戴維·麥克米倫(lun)
如果我們(men) 在談論到科技創新的時候,首先就會(hui) 想到中國。特別是能夠想到中國過去30年在科學技術方麵,包括科學創新方麵的一個(ge) 發展。因為(wei) 它能夠幫助我們(men) 周圍的這個(ge) 居民,能夠有更好的健康。這也是我們(men) 做這個(ge) 科學技術或者科學創新所期望的。就是能夠為(wei) 人類的健康賦能。
【解說】武漢作為(wei) 中國工業(ye) 重鎮,當前大力發展光化學產(chan) 業(ye) ,推動城市新舊動能轉換。2022年9月,武漢光化學技術研究院正式成立。未來5—10年,該院將致力於(yu) 發展新的光化學方法和光催化技術,促進相關(guan) 行業(ye) 減汙降碳和技術轉型升級,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光化學技術創新平台和全國領先的光化學產(chan) 業(ye) 集群。
【同期】諾貝爾獎獲得者 戴維·麥克米倫(lun)
我們(men) 要麵向於(yu) 未來,就是未來關(guan) 於(yu) 這個(ge) 健康或者說生物學的一個(ge) 發展。因為(wei) 我每次和中國的科學家在溝通的時候,我都會(hui) 發現他們(men) 著眼的並不是現在,而更多的是未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