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從(cong) 中國空間科學學會(hui) 獲悉,第三屆中國空間科學大會(hui) 10月15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開幕,圍繞“創新引領,數據驅動,努力實現空間科學高質量發展”主題,中國內(nei) 地和香港空間科學領域1000餘(yu) 名專(zhuan) 家學者與(yu) 會(hui) 進行研討交流。其中,作為(wei) 本屆大會(hui) 重要組成部分,國際亞(ya) 暴會(hui) 議將首次在華舉(ju) 辦。
當天恰逢中國航天員首飛20周年紀念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首飛航天員楊利偉(wei) 出席大會(hui) 開幕式並致辭。
第三屆中國空間科學大會(hui) 為(wei) 期4天,設置13場特邀報告,1場空間科學國際論壇,41場學術分論壇和專(zhuan) 題論壇,旨在交流研討空間科學領域最新進展、重大成果、前沿態勢與(yu) 發展趨勢,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推動中國空間科學與(yu) 技術快速發展。
在大會(hui) 特邀報告環節,空間科學領域7位院士、1位國際專(zhuan) 家和5位知名專(zhuan) 家圍繞載人航天工程、月球與(yu) 深空探測工程、空間科學衛星係列的最新進展、空間科學前沿動態和未來規劃等展開交流。其中,歐洲空間局原局長讓-雅克·多爾丹(Jean-Jacques Dordain)博士作聚焦空間科學國際合作的主題報告,探討在全球背景下通過空間科學國際合作,共同為(wei) 人類知識進步做出貢獻的必要性和可能途徑。
本屆大會(hui) 的空間科學國際論壇為(wei) 第十五屆國際亞(ya) 暴會(hui) 議(ICS),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芬蘭(lan) 、奧地利、愛爾蘭(lan) 、比利時等國近百名專(zhuan) 家學者,將聚焦地球磁層亞(ya) 暴和極光亞(ya) 暴前沿問題,共同討論極光爆發與(yu) 磁場擾動背後的物理機製、成因與(yu) 後果,探討最新進展與(yu) 未來發展方向。國際亞(ya) 暴會(hui) 議始創於(yu) 1992年,每2至3年召開1次,是國際空間科學界具有較高學術影響力的係列會(hui) 議,這次也是該會(hui) 議首次在中國舉(ju) 辦,凸顯出中國在國際空間科學領域的學術貢獻和影響力。
大會(hui) 期間,在20場學術分論壇基礎上,增設21場麵向交叉學科的專(zhuan) 題論壇,將分別圍繞空間物理、空間探測、空間天文、空間遙感、空間光學與(yu) 機電、月球與(yu) 比較行星學、空間材料、空間生命與(yu) 生命起源、微重力科學、空間地球科學、空間智能、空間引力波探測、空間科學大數據與(yu) 人工智能融合應用、商業(ye) 航天等議題進行專(zhuan) 題交流研討,旨在搭建起空間科學各分支學科之間、技術與(yu) 產(chan) 業(ye) 之間的橋梁,促進深度交叉融合。
第三屆中國空間科學大會(hui) 還安排有青年學術沙龍、空間科學與(yu) 地理信息高質量發展圓桌會(hui) 議、“航天新技術、新成果展”和“星辰大海等著你”浙江行係列科普活動等。中國空間科學學會(hui) 理事長吳季、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童慶禧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葉培建院士、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沈力平研究員、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李瑩輝研究員、西北工業(ye) 大學袁建平教授、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ti) 設計部孫澤洲研究員、重慶大學謝更新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趙建福研究員等9位科學家,將赴杭州、湖州、德清等地多所學校開展中國空間科技成就科普講座,麵向廣大青少年普及空間科學知識,點亮青少年的航天夢想。
大會(hui) 開幕式上,第三屆中國空間科學學會(hui) 科技獎、中國空間科學領域2023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分別揭曉並頒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wei) 院士、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張崇峰研究員分獲第三屆中國空間科學學會(hui) 科技獎科學獎和技術獎,潘建偉(wei) 係統性發展出多光子糾纏操縱技術、取得可擴展量子信息處理的係統性關(guan) 鍵突破;張崇峰主持完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對接機構的設計與(yu) 工程研製。10位空間科學領域一線科技工作者,獲頒中國空間科學領域2023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
據了解,中國空間科學大會(hui) 是中國空間科學領域唯一將本領域各分支學科組織到一起進行集中交流的高水平學術盛會(hui) ,由中國空間科學學會(hui) 發起,每兩(liang) 年舉(ju) 辦一次。2023年的第三屆大會(hui) 由中國空間科學學會(hui) 與(yu) 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hui) 、湖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杭州高等研究院、德清縣人民政府、湖州莫幹山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管理委員會(hui) 承辦。(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