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台青話融合)台青逐夢而來“彎道超車”:“大陸給了我很多發展平台和機會”

鄭江洛 發布時間:2023-10-17 09:0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州10月16日電 題:台青逐夢而來“彎道超車”:“大陸給了我很多發展平台和機會(hui) ”

  作者 鄭江洛

  每每回顧20餘(yu) 載的“登陸”經曆,來自台灣苗栗的陳柏叡總是以“彎道超車”來概括自己在大陸的發展。

  對於(yu) 一個(ge) 月前《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liang) 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liang) 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的發布,在福州從(cong) 醫的陳柏叡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兩(liang) 岸融合發展勢不可擋,未來可期。

  10月9日,現就職於(yu) 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的台灣青年陳柏叡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分享了他“登陸”二十餘(yu) 載的經曆。 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高中畢業(ye) 考大學時,父親(qin) 就和我說,你要不要考慮到大陸嚐試一下;我覺得可以考一考,很幸運,就考上了北京大學醫學部。”采訪中,陳柏叡娓娓道來人生中的兩(liang) 次“彎道超車”。

  2002年,在父親(qin) 鼓勵下,陳柏叡考上北京大學臨(lin) 床醫學係。他說,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彎道超車”,抱著對大陸的憧憬和向往“逐夢而來”。

  在北京大學的8年求學生涯,讓陳柏叡與(yu) 大陸有了“親(qin) 密接觸”。不僅(jin) 如此,他還與(yu) 福建籍同學張金燕相識、相愛,並“娶妻隨妻”紮根福建。

  “當時,我就是為(wei) 了我的妻子過來的,很幸運,遇上了好政策。”2010年,陳柏叡為(wei) 愛入閩。彼時,恰逢福建在大陸率先開放事業(ye) 單位招收台灣畢業(ye) 生,他順利入職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成為(wei) 首位福州市事業(ye) 單位聘用的具有研究生學曆的台胞。

  “這是我人生中第二次‘彎道超車’。”陳柏叡說,“過去,台灣醫生在大陸選擇有限,隻是民營診所或門診部;台胞可以進入(大陸的)事業(ye) 單位工作,這其實是一個(ge) 很大的突破”。

  作為(wei) 一名台籍醫生,陳柏叡和大陸醫生同工同酬,有“五險一金”(即養(yang) 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ye) 保險、工傷(shang) 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在學習(xi) 、晉升上享有“同等待遇”。

  如今,他已取得同濟大學博士學位,從(cong) 普通醫師成長為(wei) 副主任醫師,還獲得了福建青年五四獎章、福建省青年崗位能手、福州市閩都英才等殊榮。

  “大陸給了我很多的發展平台和機會(hui) 。”在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負責皮膚病傳(chuan) 染相關(guan) 科研工作的陳柏叡,可以申請福州市的科技基金、福建省的自然科學基金等。“福建在政策上對於(yu) 台灣同胞,尤其台灣醫師的發展,有很多扶持和幫助。”

  陳柏叡也從(cong) 惠台政策的受益者成長為(wei) 兩(liang) 岸融合發展的推動者。這些年,他通過分享自己在大陸的經曆,讓更多台灣醫學生了解並選擇大陸這塊適合他們(men) 發展的熱土。

  10月9日,現就職於(yu) 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的台籍醫生陳柏叡在與(yu) 一名患者交流。 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大陸各地許多台灣醫學生會(hui) 向我請教關(guan) 於(yu) 職業(ye) 的規劃和方向,我會(hui) 以自己的親(qin) 身經曆,耐心解答。”陳柏叡表示,希望台灣醫學生在大陸學醫從(cong) 醫的這條路走得更順,能夠發光發熱,未來取得更大的成功。

  今年3月,作為(wei) 福州市“引才大使”的陳柏叡赴上海招攬台灣醫學生來福州就業(ye) 。5月,作為(wei) 福建省台聯理事,他參與(yu) 組織開展2023年“醫心醫路·同心同行”常住大陸台灣醫師研習(xi) 營活動,和30多名常住大陸台灣醫師、在大陸高校就讀的台灣醫學生一起赴福建省三明市學習(xi) 交流。

  身為(wei) 福州市台胞投資企業(ye) 協會(hui) 醫療服務委員會(hui) 主委,陳柏叡正努力推動福建省老年醫院成為(wei) “台胞定點醫院”,“希望台胞定點醫院是一個(ge) 綜合性的醫院,無論是體(ti) 檢還是專(zhuan) 科上,可以給台胞提供更多醫療上的保障”。

  “大陸有著很大的發展機遇和很好的惠台政策,台灣醫生可以來看一看,找到實現夢想的舞台。”陳柏叡期待大陸未來擴大職業(ye) 資格認證的采用範圍,讓更多台灣醫療工作者有機會(hui) 來大陸發展。(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