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國際人士熱議“一帶一路”倡議:包容普惠 廣受歡迎 未來可期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電 綜合中新社駐外記者報道: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舉(ju) 行,引起國際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多位國際人士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對“一帶一路”倡議作出高度評價(jia) 。
在談及“一帶一路”倡議過去十年的成功經驗時,許多學者注意到該倡議始終具備包容與(yu) 普惠特質,因此受到各參與(yu) 方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歡迎。德國智庫席勒研究所專(zhuan) 家奧森科普說,“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功在於(yu) 其包容精神,在於(yu) 其可就具體(ti) 情況靈活適應不同地區、文化、發展水平及觀點,為(wei) 共同發展提供長遠視角。對於(yu) 許多發展中國家而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將擴大貿易,消除貧困,實現農(nong) 業(ye) 、通信和工業(ye) 現代化。中國創造了真正的經濟增長支柱,中國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都將都從(cong) 中受益。
印度尼西亞(ya) 戰略與(yu) 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國部主任維羅妮卡指出,此次論壇旨在通過建立包容性的全球經濟、提供公平的福利,為(wei) 解決(jue) 全球經濟危機提供出路。維羅妮卡認為(wei) ,“一帶一路”倡議對印尼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以雅萬(wan) 高鐵為(wei) 代表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極大促進了該國經濟增長。印尼總統佐科赴華出席論壇,明確體(ti) 現印尼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充分讚賞和支持。
柬中關(guan) 係發展學會(hui) 會(hui) 長謝莫尼勒說,2023年是所有國家共同麵臨(lin) 全球性挑戰的時刻,人類需要達成和平發展的共識。本次高峰論壇是一次符合人類共同需求、共同向和平與(yu) 發展前進的盛會(hui) 。他認為(wei) ,“一帶一路”倡議走過了充滿活力的十年曆程,始終保持著和平、合作、開放、融合的初衷,保持著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氛圍。
哈薩克斯坦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古麗(li) 娜爾認為(wei) ,“一帶一路”倡議反映了全球150多個(ge) 國家對和平安全、貿易自由與(yu) 繁榮的強烈訴求,是國際交流與(yu) 合作的強大推動力,為(wei) 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
隨著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的提出,多位受訪人士認為(wei) “一帶一路”倡議未來的成就值得期待。“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對哈中關(guan) 係發展產(chan) 生了重要影響,雙方的每一次互動,都為(wei) 兩(liang) 國關(guan) 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哈薩克斯坦貿易和一體(ti) 化部副部長托列巴耶夫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指出,相信哈中合作將以本次論壇為(wei) 契機,繼續推進共同發展。
馬來西亞(ya) 新亞(ya) 洲戰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詩傑說,過去十年中,“一帶一路”倡議助力全球互聯互通發展,成為(wei) 國際社會(hui) 認可的公共產(chan) 品。共建“一帶一路”進入新階段,將進一步推進低碳基建和數字基建,這契合當前世界全麵邁向數字化和可持續發展的時代潮流,與(yu)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及全球發展倡議相輔相成。
泰國國家研究院泰中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隆功·吳森提蘭(lan) 穀指出,經濟全球化應更開放、包容、平衡和普惠,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實質上都必須進行調整。“一帶一路”倡議麵向未來,其目標不僅(jin) 是中國的發展也是世界的發展,通過深耕基層、擴大多邊機構、擴大貿易投資,中國同各國在經濟發展領域的合作融合將進一步加深。
“一帶一路”倡議未來對民心相交的促進作用,亦是多方關(guan) 注的焦點。翁詩傑特別提到“八項行動”中“支持民間交往”的內(nei) 容,期待“一帶一路”倡議未來在進一步改善全球“硬聯通”之餘(yu) ,也在“軟聯通”,尤其是文明互鑒、民心相通等領域加速前進,深化東(dong) 道國社會(hui) 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和了解。
印度尼西亞(ya) 建國大學中文係主任林雪瑩也指出,通過教育能在印尼培養(yang) 更多高層次的“知華”和“友華”人才,讓印尼年輕一代了解什麽(me) 是“一帶一路”,助力兩(liang) 國未來合作。(完)
(參與(yu) 記者:馬德林 馬秀秀 李誌全 楊強 張碩 陳悅 李映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