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3年11月1日,中國科學院迎來建院74周年,在“生日”當天,“PubScholar公益學術平台”於(yu)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正式發布,目前可檢索的資源量約1.7億(yi) 篇,可免費獲取的全文資源量約8000萬(wan) 篇,包含期刊論文、學位論文、預印本論文、專(zhuan) 利文獻、領域快報、動態快訊、科學數據和圖書(shu) 專(zhuan) 著等類型。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赤飆院士出席發布會(hui) 並致辭表示,該院發揮自身科研產(chan) 出豐(feng) 富的優(you) 勢,舉(ju) 全院之力、聚各方資源,積極打造普惠的公益性學術資源平台,希望與(yu) 社會(hui) 各界攜手構建新型學術交流體(ti) 係,打造開放高效的知識創新生態,充分激發大眾(zhong) 的創新潛力,有力支撐中國科技創新活動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
他說,中國科學院在建院74周年之際上線“公益學術平台”,為(wei) 全社會(hui) 提供公益性學術資源服務,體(ti) 現了“人民科學院”的社會(hui) 責任,彰顯了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擔當。
最新發布的“公益學術平台”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中國科技出版傳(chuan) 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學出版社)為(wei) 主建設,旨在為(wei) 中國科技界和全社會(hui) 提供高質量的公益性學術資源,提供學術資源檢索發現、內(nei) 容獲取和交流共享等基礎服務。同時,該平台堅守公益性學術服務定位,堅持國際通行標準,充分尊重知識產(chan) 權,匯聚了豐(feng) 富的高質量、多類型學術資源,積極促進公共資金資助的科研成果及時開放共享。
11月1日,“PubScholar公益學術平台”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正式發布,並在發布會(hui) 上舉(ju) 行相關(guan) 合作簽約儀(yi) 式。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公益學術平台”目標是成為(wei) 中國優(you) 質公益學術資源的聚集高地和全球優(you) 質公益學術資源的匯總索引。首期整合集成了中國科學院的科技成果資源、科技出版資源和學術交流資源,開放獲取環境下允許集成服務的學術資源,以及協議授權或其他合作共建模式獲得授權的學術資源。後續二期建設將繼續豐(feng) 富學術資源,完善服務功能,持續提升精準、智能、高效和易用服務能力,努力發揮好聚資源、塑模式、建生態、促創新的作用。
據了解,“公益學術平台”具有六大功能,包括提供公益性學術資源的集成檢索發現、可獲取全文資源的多途徑導航、集成科大訊飛翻譯引擎、主動推送領域高價(jia) 值文獻、個(ge) 性化學術資源的組織管理、開放型學術資源的交流與(yu) 共享。
11月1日,“PubScholar公益學術平台”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正式發布,並在發布會(hui) 上舉(ju) 行相關(guan) 合作簽約儀(yi) 式。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當天發布會(hui) 上,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發布《獲得公共資金資助的科研成果及時開放獲取的倡議》和《公益學術平台合作共建邀約》,並與(yu) 多個(ge) 合作夥(huo) 伴簽約。(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