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1月5日電 題:專(zhuan) 訪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我們(men) 為(wei) 何持續加碼中國?
中新社記者 王恩博
加碼再加碼,這是近年來德國工業(ye) 巨頭西門子對中國市場作出的決(jue) 策。
2022年6月,西門子全球首座原生數字化工廠在南京正式投產(chan) ;同年10月,其在蘇州設立的電氣產(chan) 品中國總部正式升級為(wei) 中國及東(dong) 亞(ya) 總部。2023年6月,西門子又投入11億(yi) 元人民幣對成都數字化工廠進行擴建。
為(wei) 何持續加碼中國?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西門子中國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肖鬆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時給出答案:既因為(wei) 收獲,也因為(wei) 期待。
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西門子中國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肖鬆。(西門子供圖)
中國持續擴大的開放大門,是這種獲得感的重要來源。“開放為(wei) 世界帶來了中國機遇”,肖鬆表示,作為(wei) 一家在中國發展超過150年的企業(ye) ,也是改革開放後第一家在中國創建控股公司的外資企業(ye) ,西門子對開放與(yu) 合作的意義(yi) 感受格外深切。
在中國,西門子收獲了前沿技術的應用沃土,擴充了多元化的人才隊伍,也得到了客戶和合作夥(huo) 伴的持續信任。據肖鬆介紹,該公司數字孿生、工業(ye) AI、工業(ye) 5G等前沿技術已成功應用於(yu) 數十個(ge) 行業(ye) 的數百家中國企業(ye) 。截至目前,西門子在中國擁有超過3萬(wan) 名員工,中國是其至關(guan) 重要的研發基地和人才來源。
從(cong) 6大方麵24條優(you) 化外商投資環境措施,到宣布製造業(ye) 全麵取消外資準入限製,今年以來中國陸續推出一係列措施,為(wei) 外資企業(ye) 施展拳腳提供更廣闊空間。
肖鬆認為(wei) ,擴大外商投資準入領域、優(you) 化外資準入規則,釋出中國持續深化開放的重要信號,“我們(men) 期待這些舉(ju) 措在不同行業(ye) 、不同地區的落地與(yu) 實施”。
西門子參展第六屆進博會(hui) 的主題為(wei) “以科技,共創每一天”,設置行業(ye) 轉型實踐、前沿科技、生態價(jia) 值共創三大展區。(西門子供圖)
除了不斷優(you) 化的營商環境,成熟高效的供應鏈體(ti) 係,是中國市場為(wei) 國際投資者提供的另一大確定性。對西門子等製造業(ye) 企業(ye) 而言,這尤其重要。
“雖然全球供應鏈正在重塑,但中國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製造業(ye) 第一大國、1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依然是全球供應鏈的關(guan) 鍵一環。”肖鬆表示,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chan) 業(ye) 分類中全部工業(ye) 門類的國家。齊全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備的基礎設施、豐(feng) 富的人才資源和巨大的市場空間,讓中國的供應鏈體(ti) 係具有巨大韌性和潛力。
這種潛力,還在持續釋放。近期中國對新型工業(ye) 化作出的一係列部署,引起肖鬆關(guan) 注。
在他看來,新型工業(ye) 化將成為(wei) 中國加快建設製造強國的關(guan) 鍵。其發力點主要集中在提升創新能力、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促進數實融合、推動工業(ye) 綠色發展等方麵,而數字化和低碳化技術則是推進上述方向的關(guan) 鍵所在,與(yu) 西門子的戰略高度契合。
循著這一發展路徑,今年進博會(hui) 上,連續第六年赴約的西門子設置了行業(ye) 轉型實踐、前沿科技、生態價(jia) 值共創三大展區。由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無序分揀機器人Simatic Robot Pick AI,覆蓋電池生產(chan) 製造、用戶使用、循環回收整個(ge) 生命周期的全鏈條綠色低碳創新服務SiGREEN等重磅展品,將閃亮登場。
第六屆進博會(hui) 上,西門子將展出由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無序分揀機器人Simatic Robot Pick AI。(西門子供圖)
這種選擇,也承載著德國工業(ye) 巨頭持續深耕中國的期待。
肖鬆希望,借助進博會(hui) 平台進一步將西門子在數字化、低碳化領域的創新科技和成功實踐與(yu) 中國市場分享。以本地化的完整價(jia) 值鏈和全球資源,與(yu) 各方夥(huo) 伴共建互利共贏生態體(ti) 係,努力成為(wei) 中國與(yu) 德國、歐洲乃至全球產(chan) 業(ye) 合作的踐行者、推動者,為(wei) 中國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作出新貢獻,為(wei) 全球經濟複蘇提供新動能。(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