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電 題:北京金台藝術館為(wei) 何被稱為(wei) “拉美之家”?
——專(zhuan) 訪北京金台藝術館創辦人兼館長袁熙坤
作者 蘇婧欣 官逸倫(lun)
北京金台藝術館作為(wei) 中國創建最早的民間藝術博物館之一,自開館以來,已承辦數百次國際交流活動,是北京一處重要的人文景觀和對外文化交流窗口,被拉美國家駐華使節稱為(wei) “在北京的拉美之家”。
近日,北京金台藝術館創辦人兼館長、聯合國首任“環保藝術大師”、中國藝術家袁熙坤接受中新社“東(dong) 西問”專(zhuan) 訪,講述北京金台藝術館成為(wei) “拉美之家”的始末,解析中國藝術走出國門的關(guan) 鍵。
Play Video
Play
Mute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0:00
Loaded: 0%
Progress: 0%
Stream TypeLIVE
Remaining Time-0:00
Playback Rate
1
Chapters
Chapters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Descriptions
subtitles off, selected
Subtitles
captions settings, opens captions settings dialog
captions off, selected
Captions
Audio Track
Fullscreen
This is a modal window.
No compatible source was found for this media.
Caption Settings Dialog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TextColorTransparencyBackgroundColorTransparencyWindowColorTransparency
Font Size
Text Edge Style
Font Family
DefaultsDone
視頻:【東(dong) 西問】袁熙坤:北京金台藝術館為(wei) 何被稱為(wei) “拉美之家”?來源:中國新聞網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您在2000年受邀前往古巴為(wei) 古巴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畫肖像畫,當您踏上古巴的土地時,有何感觸?
袁熙坤:古巴的街上沒有過度肥胖或消瘦的青年,他們(men) 肌肉健美,沒有多餘(yu) 的脂肪。古巴的青少年擁有良好品質,目光中沒有貪婪,挺著鐵骨錚錚的脊梁。古巴是一個(ge) 重視精神教育的國家,他們(men) 在大街小巷擺放曆史名人雕塑,其中不乏來自法國、西班牙等國的歐洲名人。古巴人崇尚藝術,尊重曆史且辯證地看待曆史,精神生活富足。
說到卡斯特羅,他生活方式非常“低碳”,衣食住行很簡樸,同時幽默熱情、文化修養(yang) 高。我前往古巴首都哈瓦那為(wei) 卡斯特羅畫像,已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後來我又畫過幾次他的肖像畫,並在繪畫中對他的思想認識逐步深入。2014年,我創作的卡斯特羅雕像被作為(wei) 國禮贈給了卡斯特羅。
袁熙坤將代表作《山君造像》贈與(yu) 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 卡斯特羅。受訪者供圖
中新社記者:您應古巴駐華大使館邀請為(wei) 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馬蒂塑像,背後有何故事?
袁熙坤:我在創作何塞·馬蒂的雕像前,對他的思想進行了詳細了解。何塞·馬蒂是卡斯特羅的精神領袖,是偉(wei) 大的古巴詩人、革命家。他反對西班牙殖民者統治,領導古巴民族解放運動。在古巴的街頭巷尾都可以看到他的雕像。
我把他的雕像豎在北京金台藝術館,是想昭示下一代,人類的進步思想不是由單一民族創造的,而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在人類社會(hui) 的思想文化層麵,無論是中國的孔子、孟子、老子,還是國外的玻利瓦爾、何塞·馬蒂、甘地,在頂層邏輯上有共通的地方,人類先賢的優(you) 秀思想是相互通達的。
袁熙坤為(wei) 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 卡斯特羅所作速寫(xie) 。受訪者 供圖
中新社記者:您創辦的北京金台藝術館承辦過多次拉美國家文化交流活動,被拉美國家駐華使節親(qin) 切地稱為(wei) “拉美之家”,您認為(wei) 是什麽(me) 讓他們(men) 對這裏賓至如歸?
袁熙坤:我在這裏創作並展出西蒙·玻利瓦爾以及聖馬丁的雕像,這兩(liang) 位都是解放南美洲的民族英雄。拉美國家駐華使節來北京金台藝術館參加活動,發現這裏豎著的雕像是他們(men) 的民族英雄,這裏有他們(men) 認可的思想信念,這就是親(qin) 切感與(yu) 認同感的來源。
如果兩(liang) 個(ge) 人都讀過同一本書(shu) ,那麽(me) 他們(men) 之間就增加了一條紐帶。我認為(wei) 這是開展民間外交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孔子所說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們(men) 要去了解其他民族的優(you) 秀文化,人們(men) 可以通過了解其他民族的優(you) 秀思想文化而相互接近、溝通心意,讓文明在交流中互鑒。
秘魯及拉丁美洲獨立先驅圖帕克 阿瑪魯二世。受訪者 供圖
中新社記者:您作為(wei) 中國藝術家,將中國的水墨藝術、雕像藝術介紹給世界。在您看來,中國藝術該如何走出國門並獲得世界認可?
袁熙坤:我認為(wei) 環保、體(ti) 育文化、藝術是中國溝通世界的重要抓手,它們(men) 都是全人類共同關(guan) 心的話題。其中環保與(yu) 體(ti) 育文化是內(nei) 容,藝術則是它們(men) 的載體(ti) 。
環保是中國溝通世界的紐帶之一。環保對於(yu) 保護生物多樣性至關(guan) 重要,而生物多樣性又與(yu) 文化多樣性聯係緊密。我出生在雲(yun) 南昆明,從(cong) 小生活在一個(ge) 生物多樣性的環境裏,我的母親(qin) 是生物老師,所以我對周邊環境特別關(guan) 注。此前北京受霧霾困擾,我曾動員阿根廷“球王”馬拉多納和我一起宣傳(chuan) “藍天保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中國向世界傳(chuan) 遞的生態理念。
其次是體(ti) 育文化,奧林匹克精神為(wei) 全世界所認可推崇。北京舉(ju) 辦了2008年夏季奧運會(hui) 以及2022年冬季奧運會(hui) ,吸引世界目光。2006年我應國際奧委會(hui) 終身名譽主席薩馬蘭(lan) 奇邀請,創作了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的雕塑,現在這尊雕像被安放在瑞士國際奧委會(hui) 的新總部大樓前,讓更多人看到中國的雕塑藝術。以這些全世界共同關(guan) 注的內(nei) 容為(wei) 媒介,中國藝術可以更好地邁出國門,成為(wei) 中國與(yu) 世界溝通的橋梁。(完)
受訪者簡介:
袁熙坤,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聯合國首任“環保藝術大師”、現任北京金台藝術館館長。1944年8月出生於(yu) 昆明,1991年起,先後四次搶救和收回一批流失海內(nei) 外的珍貴文物。1995年創辦國內(nei) 首家民營博物館北京金台藝術館,二十幾年間組織承辦四百餘(yu) 次高層次、高水準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屢獲外交部和文化部表彰。袁熙坤應邀為(wei) 152位國際政要名人寫(xie) 生創作水墨肖像畫,並獲簽名首肯;北京“申奧”前夕,獲49位被繪者支持“北京申奧”的複函。2014年,在美國華盛頓毗鄰白宮的南草坪舉(ju) 行“袁熙坤雕塑藝術作品展”。環保主題雕塑《極地之急:北極熊》和《森林守護神:虎》分別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選作2009、2010年度“地球衛士獎”獎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