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2月7日,第24次中歐領導人會(hui) 晤在北京舉(ju) 行。比利時前首相伊夫·萊特姆指出,當今世界充滿動蕩和挑戰,中國和歐盟作為(wei) 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共同發展、促進人類進步的重要力量,代表了當今文明交融的大勢,是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多邊治理的堅定踐行者。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和三大全球倡對推動多邊主義(yi) 、實施全球治理具有傑出貢獻。中歐合作不僅(jin) 符合雙方共同利益,也直接關(guan) 係著全球的穩定與(yu) 繁榮。
作者:伊夫·萊特姆
(Yves Leterme)
比利時前首相
我們(men) 正麵對著一個(ge) 充滿危機的世界:既有地區衝(chong) 突、經濟動蕩,也有逆全球化思潮的餘(yu) 波,還有全球疫情、不平等加劇、技術差距拉大、氣候變化、能源問題、恐怖主義(yi) 、網絡威脅等等。自冷戰結束以來,國際安全格局正麵臨(lin) 著最為(wei) 嚴(yan) 峻的考驗。
在這危急關(guan) 頭,人類渴望建立一個(ge) 持久和平與(yu) 普遍安全的世界。顯然,沒有任何一個(ge) 國家能夠獨善其身。我們(men) 處在一個(ge) 相互聯係著的世界,這要求我們(men) 戮力同心,尋找共同點並共享解決(jue) 方案。通過共同努力,我們(men) 便可以確保更加穩定繁榮的未來,使世界朝著更安全的方向發展。
中國和歐盟作為(wei) 世界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在塑造世界的未來方麵發揮著關(guan) 鍵作用。中歐都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共同發展、推動人類進步的重要力量和關(guan) 鍵樞紐。當今世界充滿動蕩與(yu) 挑戰,這使中歐關(guan) 係的全球意義(yi) 日益凸顯。中歐雙方代表了當今文明交融的大勢,都是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多邊治理的堅定踐行者。中歐合作不僅(jin) 符合雙方共同利益,也直接關(guan) 係著全球的穩定與(yu) 繁榮。
中歐雙方正在進行的高層對話充分體(ti) 現了加強合作的決(jue) 心,其中涵蓋了環境與(yu) 氣候、數字事務、經貿、戰略對話等各個(ge) 領域。重振中歐夥(huo) 伴關(guan) 係,關(guan) 鍵在於(yu) 增強互信而非相互猜疑,真正擴大開放而非相互限製,共同承擔責任而非相互排斥。
在這個(ge) 深刻變革的時代,我們(men) 必須從(cong) 過去那種國家間相互對立的舊範式中走出來。我們(men) 的世界需要基於(yu) 當今複雜的國際格局尋找務實的解決(jue) 方案。為(wei) 此,我提出中歐合作的多元理念。
一個(ge) 國家重要的不僅(jin) 僅(jin) 是它的組織架構、治理體(ti) 係及領導階層——人民才是一國的生命所在。因此,促進國家間人文交流,包括企業(ye) 、科學家、學者、學生、家庭甚至遊客之間的互動至關(guan) 重要。這種動態的人文交流是兩(liang) 國相互理解、信任與(yu) 合作的催化劑。我希望中歐之間能繼續促進這些直接的人際交往。
習(xi) 近平主席先後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我認為(wei) 它們(men) 非常契合未來全球治理的議程。我們(men) 確實需要重新調整並重塑全球治理體(ti) 係。在過去的七八十年時間裏,聯合國體(ti) 係為(wei) 我們(men) 帶來諸多紅利。但如今我們(men) 需要重新設置與(yu) 平衡新的國際體(ti) 係,必須更周全地考慮所有方麵的訴求。
我認為(wei) 中國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以及在綠色發展領域的成就,都是對全球議程的傑出貢獻。從(cong) 今秋的聯合國大會(hui) 開始,我們(men) 將在未來一年甚至幾年的時間內(nei) 重點討論這些議程。我希望這將引領我們(men) 重新加強多邊體(ti) 係,該體(ti) 係曾在美國的單方麵“退群”中遭受不少打擊,引發了一些國家間、國家集團間的信任危機。
在這些倡議的背景下,共同投資,也就是將不同經濟體(ti) 之間的投資和生產(chan) 能力相結合,也是一種能夠有力推動和平的政策工具。我個(ge) 人堅信,經濟合作、共同基建和共同投資不僅(jin) 能帶來經濟發展,還能促進和平。原因很簡單:貿易和項目合作夥(huo) 伴不會(hui) 輕易付諸暴力對抗。
然而,要改善各經濟體(ti) 之間的聯係,要做的不僅(jin) 僅(jin) 是加強聯通,還應該深入探討如何加強聯通,以增強其可持續性。這種聯通可以是虛擬的,也可以是有形的,包括公路、鐵路、航空聯係,但一定要注意在互聯互通、交通運輸和貿易往來中提高韌性和可持續性。總之,我認為(wei) 良好的合作至關(guan) 重要,有助於(yu) 取得積極成果和雙贏局麵。
不久前,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ju) 行。“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已成為(wei) 廣受歡迎的全球公共產(chan) 品與(yu) 國際合作平台。
就比利時而言,早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前,我們(men) 就已經吸引了很多來自中國的投資。當年作為(wei) 比利時北部荷語區首席大臣,我曾會(hui) 見過中遠集團代表。對於(yu) 比利時經濟而言,安特衛普、澤布呂赫港與(yu) 中國的上海等港口之間的聯係起著舉(ju) 足輕重的作用。華為(wei) 等中國企業(ye) 在比利時的名氣也很大,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許多高新技術方案。這甚至有些超出了“一帶一路”倡議的預期目標。另外,我們(men) 還有列日機場作為(wei) 阿裏巴巴的分銷和派送平台。由此可見,我們(men) 已經和中國以及中國企業(ye) 建立了非常良好而密切的關(guan) 係。
對基礎設施薄弱的國家而言,“一帶一路”倡議發揮的作用尤其重要。因此我們(men) 看到,中國和西方國家同非洲國家領導人攜手合作,促進非洲基礎設施發展,釋放非洲經濟潛力。“一帶一路”切實地為(wei) 當地人們(men) 提供了更好的服務,讓人們(men) 的生活更加便利。最近我去了非洲某地,中國在那裏進行了大量投資,例如新建鐵路。我親(qin) 眼見證了“一帶一路”為(wei) 當地人們(men) 日常生活帶來了更好的互聯聯通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由此釋放的巨大經濟潛力。
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麵臨(lin) 的風險和挑戰日益增加,不同文明間的交流愈發重要。通過合作與(yu) 對話,我們(men) 可以為(wei) 建立一個(ge) 穩定、進步和共同繁榮的世界鋪平道路。
本文原標題為(wei) "Finding common ground"
責編 | 宋平 辛欣
編輯 | 張釗
實習(xi) 生佟亞(ya) 璠、李經緯、嚴(yan) 若菁亦有貢獻
本文為(wei) 中國觀察智庫獨家約稿
來源: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