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法蘭(lan) 克福拍攝的歐元標誌。
新華社記者 張 帆攝
2024年1月1日,歐元迎來25周歲“生日”。
自1999年1月1日誕生以來,歐元在接連考驗中不斷成長,如今已成為(wei) 國際貨幣體(ti) 係中僅(jin) 次於(yu) 美元的第二大貨幣,使用歐元的國家增至20國,覆蓋約3.5億(yi) 人。
經曆金融危機、歐債(zhai) 危機、新冠疫情等挑戰,歐元區當前還麵臨(lin) 烏(wu) 克蘭(lan) 危機、巴以衝(chong) 突、能源轉型、通脹持續、經濟複蘇乏力等現實困境。專(zhuan) 家分析指出,管控財政赤字和公共債(zhai) 務,優(you) 化歐元區貨幣政策與(yu) 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推動數字和綠色轉型,縮小成員國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將是歐元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
發展曆程:
經曆歐債(zhai) 危機,完善政策工具
“在過去25年裏,我們(men) 的貨幣聯盟經受了數次考驗。我們(men) 曾麵對可能會(hui) 讓我們(men) 崩潰的危機,包括重大金融危機、主權債(zhai) 務危機和新冠疫情。”歐洲央行行長克裏斯蒂娜·拉加德近日刊文稱。
“回顧歐元誕生發展曆程,可以看出,歐元不僅(jin) 是一個(ge) 單一貨幣基礎建設工程,更是歐洲政治經濟一體(ti) 化工程。歐元的誕生順應歐洲一體(ti) 化的時代趨勢,歐元的發展也為(wei) 歐洲一體(ti) 化提供持久推動力。”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yu) 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1999年1月1日,依據《馬斯特裏赫特條約》中建立歐洲“經濟和貨幣聯盟”的目標,歐元正式發行,並被11個(ge) 歐洲國家承認為(wei) 官方貨幣。2002年1月1日,經過3年過渡,歐元開始作為(wei) 現金正式流通;同年1月4日,歐元在國際金融市場正式登場;同年7月,歐元成為(wei) 歐元區合法貨幣。
歐元由歐洲中央銀行(歐央行)和各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歐洲中央銀行係統負責管理。總部坐落於(yu) 德國法蘭(lan) 克福的歐央行有獨立製定貨幣政策的權力。自1999年至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歐央行貨幣政策較好實現了價(jia) 格穩定目標,將歐元區實際通脹率穩定在2%左右,有力促進了歐洲經濟發展。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2009年,希臘主權債(zhai) 務危機爆發,引發席卷歐元區多國的歐洲主權債(zhai) 務危機(歐債(zhai) 危機),成為(wei) 歐元發展曆程中的重大考驗。為(wei) 遏製危機蔓延,歐盟與(yu)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達成總額為(wei) 7500億(yi) 歐元的臨(lin) 時性救助機製,用於(yu) 對陷入債(zhai) 務危機的成員國進行援助。這也是歐元誕生以來,歐盟出台的最大規模救援計劃。
“歐債(zhai) 危機是歐元誕生以來經曆的最大考驗。為(wei) 共同應對這次考驗,歐央行及歐元區各國實施短期、中期、長期解決(jue) 方案和機製建設。”複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歐洲學會(hui) 副會(hui) 長丁純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短期來看,為(wei) 防止希臘等高負債(zhai) 國家破產(chan) 違約、退出歐元區甚至歐元崩潰等危機擴散,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央行通過引入歐洲金融穩定基金、歐洲穩定機製、直接貨幣交易、長期再融資操作計劃等政策工具,對陷入債(zhai) 務危機的歐元區成員國進行援助,逐漸平息歐債(zhai) 危機。中期來看,歐盟強調嚴(yan) 肅財政紀律,試圖堵住直接引發主權債(zhai) 務危機爆發的製度漏洞,推出“歐洲學期”“財政契約”、重大偏離程序等政策工具,預防歐元區國家出現違反《穩定與(yu) 增長公約》、財政赤字和公共債(zhai) 務超標等問題。長期來看,歐盟推動建立銀行業(ye) 聯盟、切斷銀行等金融機構私債(zhai) 與(yu) 主權債(zhai) 務轉換的鏈接,打造資本市場聯盟,以期建立一個(ge) 共同高效的歐洲資本市場,同時組建涵蓋銀行、保險及證券業(ye) 的金融監管體(ti) 係。
2020年5月,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歐盟委員會(hui) 出台“下一代歐盟”複蘇基金,該計劃提議在1.1萬(wan) 億(yi) 歐元的歐盟多年期財政預算基礎上增加7500億(yi) 歐元的專(zhuan) 項複蘇基金,以支持各成員國克服疫情引發的公共衛生和社會(hui) 經濟危機。
“這被普遍認為(wei) 是歐盟層麵新的財政轉移支付機製,是歐盟和歐元區朝財政聯盟邁出的關(guan) 鍵一步。”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歐洲經濟研究室主任孫彥紅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歐元區的發展曆程,是歐盟及歐央行不斷應對挑戰、完善政策工具、進行職能調整的過程。”崔洪建認為(wei) ,歐元誕生初期麵臨(lin) 的主要挑戰是如何建立國際信譽、與(yu) 美元抗衡等外部挑戰。歐債(zhai) 危機則暴露了歐元區內(nei) 部諸多問題,倒逼歐盟及歐央行不斷進行職能調整,鞏固、加強歐元區應對風險的能力。近年來,歐盟層麵不斷推動成員國間財政政策協調,為(wei) 歐盟財政政策與(yu) 歐央行貨幣政策搭建更多關(guan) 聯,推動歐盟向財政一體(ti) 化方向邁進。
現實挑戰:
管控債(zhai) 務風險,穩定國際競爭(zheng) 力
近日,歐盟官方網站刊登由歐洲理事會(hui) 、歐元集團、歐央行等多個(ge) 機構領導人共同發表的文章稱,雖然歐元給歐元區國家帶來了便利和穩定,但眼下歐洲麵臨(lin) 新的發展問題,包括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不斷加劇的氣候危機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給歐洲競爭(zheng) 力構成挑戰等。
“歐央行製定統一的貨幣政策,歐元區各成員國實施各自財政政策,這是歐元區製度設計的結構性缺陷。”孫彥紅分析,歐元區自誕生起就不符合“最優(you) 貨幣區”的條件:在歐元區,歐央行統一的貨幣政策與(yu) 成員國分散的財政政策並存,這使得歐元區國家麵對外部經濟衝(chong) 擊時,不能實施獨立的貨幣與(yu) 匯率政策,也無法借助統一的財政政策來應對衝(chong) 擊造成的非對稱效應。當前,歐元區內(nei) 部主權債(zhai) 務問題仍然是歐元區發展的重要風險。
2020年3月,歐盟根據《穩定與(yu) 增長公約》相關(guan) 規定,首次啟動2011年製定的“一般免責條款”,暫時放鬆成員國的預算赤字和債(zhai) 務上限約束,為(wei) 各國采取財政擴張政策提供空間。
“根據《馬斯特裏赫特條約》和歐盟《穩定與(yu) 增長公約》,歐盟成員國年度財政赤字不得超過其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的3%,公共債(zhai) 務不得超過GDP的60%。2020年以來,歐盟暫時放鬆成員國預算赤字和債(zhai) 務上限約束,部分國家財政赤字和公共債(zhai) 務上升,給歐元區主權債(zhai) 務市場穩定性留下一定隱患。如何促使歐元區國家遵守歐元區相對嚴(yan) 格的財政赤字和公共債(zhai) 務規定,對保持歐元區平穩發展至關(guan) 重要。”丁純分析,“長遠來看,歐盟如何推動財政一體(ti) 化,優(you) 化協同各國財政政策與(yu) 歐央行的貨幣政策,完善經濟和貨幣聯盟,仍任重道遠。”
此外,如何在控製通脹與(yu) 經濟複蘇之間保持平衡,正在考驗歐央行。自2022年7月以來,為(wei) 應對通脹高企問題,歐央行開啟貨幣緊縮周期,連續10次加息,累計加息450個(ge) 基點。隨著近期歐元區通脹率降至兩(liang) 年多來新低,歐洲央行暫停加息步伐,但貨幣政策收緊對信貸繼而對實體(ti) 經濟的影響正在逐步顯現。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來歐元區經濟增長一直停滯不前。最新歐元區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歐元區製造業(ye) 已經連續一年多在50榮枯線下運行,綜合PMI低於(yu) 這一水平也已經有7個(ge) 月之多。
丁純分析,在歐央行持續加息後,歐元區通脹率雖然有所回落,但受巴以衝(chong) 突引發導致能源價(jia) 格上漲、歐元區可能出現工資推動型通貨膨脹等因素影響,歐元區通脹壓力仍存,歐央行不敢輕易降息。另一方麵,緊縮貨幣政策對經濟的負麵影響正在逐漸顯現。如何將通脹率控製在2%,同時推動經濟平穩複蘇,是歐元區麵臨(lin) 的一大挑戰。
“當前,歐洲麵臨(lin) 烏(wu) 克蘭(lan) 危機、能源轉型、通脹持續、經濟複蘇乏力等現實困境。此前一段時間,歐元出現較大匯率波動,一定程度上是當前大國博弈和地緣政治競爭(zheng) 在金融領域的反映。歐盟和歐央行如何在歐洲整體(ti) 經濟相對低迷、地緣政治衝(chong) 突加劇的情況下,維護歐元區風險管控能力,穩定歐元作為(wei) 國際貨幣的競爭(zheng) 力,避免內(nei) 外部風險疊加,是其目前麵臨(lin) 的主要挑戰。”崔洪建說。
破局方向:
協調財政政策,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
“依托歐元區強大的經濟實力,歐元誕生後影響力迅速攀升,很快成為(wei) 國際貨幣體(ti) 係中的重要國際貨幣。歐元也成為(wei) 迄今歐洲經濟一體(ti) 化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孫彥紅說。
丁純分析,從(cong) 歐元誕生和發展的曆程來看,總體(ti) 而言,歐元對歐元區和全球經濟都帶來積極影響。對歐元區國家而言,使用歐元這一單一貨幣,大大降低成員國間貨幣兌(dui) 換成本和交易成本,促進歐元區貿易往來和人員流動,推動歐洲單一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對於(yu) 全球經濟而言,歐元誕生後,成為(wei) 國際貨幣體(ti) 係中除美元外最重要的國際貨幣,為(wei) 全球各國在歐元區開展國際貿易活動提供便利,有力促進國際貨幣體(ti) 係多元化進程,也為(wei) 國際貨幣體(ti) 係注入穩定性。
然而,歐元區的經濟複蘇前景不容樂(le) 觀。根據歐央行最新預測,歐元區2023年GDP增速將從(cong) 2022年的3.4%回落至0.6%。此外,歐央行還將2024年GDP增長預期下調至0.8%。
孫彥紅表示,麵對當前發展困境,歐央行試圖從(cong) 多方麵發力:第一,隨著通脹率接近2%的目標水平,歐央行預計將根據經濟增長和通脹的趨勢調整貨幣政策,在保持通脹水平和促進經濟增長之間尋求新的平衡。第二,歐央行加快推進資本市場聯盟建設,以保證推進數字轉型和綠色轉型所必要的私人投資。第三,歐央行正在加快推進數字歐元落地。當前,歐盟全麵推出數字歐元已進入關(guan) 鍵階段。歐洲在數字貨幣推進上更注重規則和立法先行,一旦規則落地,就意味著數字歐元將在整個(ge) 歐元區推廣,其對歐洲經濟增長和歐洲數字轉型的促進作用值得期待,也有望在數字貨幣國際規則製定上獲得更多話語權。
德國科學和政治基金會(hui) 日前對歐元區未來前景的評估認為(wei) ,歐元區很可能仍然是一個(ge) 經濟分化程度相對較高、財政權力相對分散、政治一體(ti) 化程度相對較低的地區。
崔洪建分析,由於(yu) 歐元區缺乏統一的財政政策,歐元區部分國家主權債(zhai) 務問題帶來的歐元區內(nei) 部結構性問題短期內(nei) 恐怕難以解決(jue) 。為(wei) 防止類似歐債(zhai) 危機的係統性風險發生,歐盟可能繼續引入係列政策工具控製歐元區國家財政赤字和債(zhai) 務水平,維護以《穩定與(yu) 增長公約》為(wei) 基礎、相對統一的財政紀律,優(you) 化歐元區貨幣政策與(yu) 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情況,以維護歐元區穩定發展。此外,歐盟對內(nei) 可能通過新一輪產(chan) 業(ye) 調整和布局,以數字和綠色轉型為(wei) 契機,進行歐盟內(nei) 部資源整合,縮小成員國之間經濟發展差距;對外可能加強與(yu) 其他國家貨幣之間合作,處理好歐元與(yu) 美元的關(guan) 係,擴大歐元適用範圍,提升歐元的國際地位,發揮其在國際金融體(ti) 係中的重要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