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11日電(記者 孫自法)由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主辦、兩(liang) 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23年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1月11日在山東(dong) 煙台揭曉發布。科學家繪製迄今最全人腦細胞圖譜、人工智能首次成功從(cong) 零生成原始蛋白質、全球最大實驗性核聚變反應堆開始運行等入選2023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兩(liang) 院院士評選的2023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具體(ti) 如下:
——科學家繪製迄今最全人腦細胞圖譜。刊發在美國《科學》《科學進展》和《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的21篇論文公布並闡釋了迄今最全的人類大腦細胞圖譜。多國科學家參與(yu) 的這一係列研究揭示了3000多種腦細胞類型的特征,將有助於(yu) 深入理解人類大腦的獨特之處並推進腦部疾病和認知能力等研究。它代表了科學界在解開大腦奧秘方麵的重大突破,為(wei) 未來的神經科學研究開辟了新方向。
——人工智能首次成功從(cong) 零生成原始蛋白質。《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創建出一個(ge) 能夠從(cong) 頭開始生成人造酶的人工智能(AI)係統。在實驗室測試中,盡管人工生成的氨基酸序列與(yu) 任何已知的天然蛋白質存在顯著差異,但其中一些酶與(yu) 自然界中發現的酶一樣有效。科學家表示,這項新技術將加速新蛋白質的開發,為(wei) 已有50年曆史的蛋白質工程領域注入活力。這些新蛋白質幾乎可以用於(yu) 從(cong) 疾病治療到降解塑料的任何領域。
——全球最大實驗性核聚變反應堆開始運行。歐洲和日本共同建造和運營的核聚變反應堆JT-60SA正式投入運行。JT-60SA計劃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計劃(ITER,又稱“人造太陽”計劃)的先行項目。該反應堆為(wei) 托卡馬克裝置,其啟動運行是核聚變曆史上的一個(ge) 裏程碑。
——OpenAI正式發布GPT-4。OpenAI發布多模態預訓練大模型GPT-4,這是其大型語言模型的最新版本。GPT-4的發布是人工智能應用的一個(ge) 裏程碑事件,人工智能可實現的功能越來越豐(feng) 富,未來或將成為(wei) 人類得心應手的工具。
——衛星首次成功向地球傳(chuan) 送太陽能證明天基能源可信性。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宣布,1月發射的一顆衛星已將微波束的能量導向太空中的目標,甚至還將一部分能量發送到地球的探測器上。該任務旨在更進一步開發輕便、廉價(jia) 和靈活的部件。作為(wei) 一種清潔、可再生的能源技術,天基太陽能利用技術被認為(wei) 是實現零碳排放的可靠途徑。
——人類眼球首次移植成功。美國紐約大學蘭(lan) 貢醫療中心的外科團隊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次眼球移植手術,為(wei) 遭受嚴(yan) 重眼部損傷(shang) 的患者恢複了部分視力。該團隊認為(wei) ,這一突破性成果將有助於(yu) 相關(guan) 醫學領域的發展。目前該團隊正在跟進監測,並期待找到這隻眼球恢複視力的所有可能。
——迄今最小粒子加速器問世。德國埃爾朗根-紐倫(lun) 堡大學的研究團隊成功製造出世界上最小的粒子加速器,其長度僅(jin) 為(wei) 0.2毫米,可以裝在筆尖上。這一設備是第一個(ge) 能夠快速且聚焦良好的產(chan) 生電子束的微型加速器,可將電子加速到每秒10萬(wan) 公裏。這種新技術有望應用於(yu) 醫學領域,為(wei) 醫生提供新的治療工具或為(wei) 生物實驗室提供小型消毒工具,並為(wei) 醫學領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科學家首次實現單原子X射線探測。科學家首次拍攝到了單原子X射線信號,這項突破將為(wei) X射線和納米科學領域開辟新天地。使用X射線檢測和表征單個(ge) 原子可能會(hui) 催生量子信息、環境和醫學研究微量元素檢測等領域的新技術,同時,該成果也為(wei) 研發先進的材料科學儀(yi) 器開辟了道路。
——全球首張昆蟲大腦“地圖”繪製完成。科學家們(men) 首次完整地對“果蠅幼蟲”的大腦連接組進行重建,繪製出第一張完整的昆蟲大腦圖譜,包括所有神經元和突觸。這是了解大腦如何處理感官信息流並將其轉化為(wei) 行動的裏程碑式成就。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張昆蟲大腦“地圖”,也是神經科學領域的一項裏程碑式成就,使科學家更接近對思維機製的真正理解,為(wei) 未來的大腦研究提供支持,並且還可能激發新的機器學習(xi) 架構。
——人類泛基因組首張草圖發布。在《自然》發表的3篇論文合集中,人類泛基因組參考聯盟發布了首張人類泛基因組參考草圖,以及兩(liang) 個(ge) 以這一參考圖為(wei) 基礎的新遺傳(chuan) 學研究發現。與(yu) 2003年人類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2022年首個(ge) 完整人類基因組序列發布這兩(liang) 次基因主要來源於(yu) 一個(ge) 人不同,“泛基因組”草圖是包括非洲、亞(ya) 洲、美洲和歐洲的全球多地47人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合集,地域和種族構成更多元化。
據了解,兩(liang) 院院士評選年度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活動已舉(ju) 辦30次。此次揭曉發布活動由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山東(dong) 省科學技術廳、煙台市人民政府承辦。(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