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瑞銀經濟學家:中國新動能正在湧現

發布時間:2024-01-23 09:22:00來源: 中國日報網

  瑞銀財富管理亞(ya) 太區投資總監及宏觀經濟主管胡一帆1月17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展望2024年,若積極、寬鬆的政策繼續推行,消費全麵複蘇,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發展,GDP增速有望接近5%的潛在目標。

  文章指出,若經濟轉型按計劃推進,基於(yu) 巨大的經濟體(ti) 量,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可能達到三分之一。到2035年,中國人均GDP將翻一番,達到2.5萬(wan) 美元左右。

  隨著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新動能正在形成。大眾(zhong) 消費、綠色轉型和產(chan) 業(ye) 升級預計將成為(wei) 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關(guan) 鍵驅動力。

  作為(wei) 國內(nei) 購買(mai) 主力,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ti) 已經突破4億(yi) 人,並將隨著人均GDP的增長而進一步壯大。

  文章進一步分析稱,近年來,一些新趨勢正在湧現。

  中國消費者越來越關(guan) 注國內(nei) 文化產(chan) 品和服務,本土品牌崛起就是一大力證。在後疫情時代,服務支出迅速反彈,在線購物在過去5到10年裏實現了兩(liang) 位數的增長。“銀發經濟”也將迎來大幅增長,截至2022年底,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8億(yi) 人。從(cong) 2014年到2020年底,中國養(yang) 老金市場規模翻了一番,達到12萬(wan) 億(yi) 元。

  中國力爭(zheng) 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wei) 綠色產(chan) 業(ye) 創造了許多新機遇。中國政府一直在推動太陽能、風能和核能等清潔能源的發展,以確保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超80%。在此基礎上,電力儲(chu) 備設施需求大增。

  得益於(yu) 政府的激勵措施和科技創新,無論是就消費還是生產(chan) 而言,中國都是迄今為(wei) 止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國還是綠色產(chan) 品所需的多種關(guan) 鍵礦物——“綠色金屬”的主要生產(chan) 國,也是鈷、鋰、銅和鎳的主要加工國,跟西方市場相比具有20%到25%的成本優(you) 勢。

  在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升級領域,為(wei) 了應對西方在高科技領域施加的限製,中國一直致力於(yu) 實現自給自足,特別是在芯片、5G和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領域。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集微谘詢公司的估算,過去兩(liang) 年,中國在半導體(ti) 及相關(guan) 行業(ye) 的規劃投資總額超過2.1萬(wan) 億(yi) 元。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從(cong) 2012年的1萬(wan) 億(yi) 增加到2022年的3.09萬(wan) 億(yi) ,研發投入強度從(cong) 1.91%提升到2.55%。未來,政府對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率目標為(wei) 至少達到7%。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國向全球價(jia) 值鏈上遊移動,高附加值產(chan) 業(ye) 正在興(xing) 起。

  文章最後強調,中國經濟應該不會(hui) 重蹈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的覆轍。鑒於(yu) 中美之間的緊張局勢,中國一直致力於(yu) 降低對其他國家的依賴,全力滿足自身戰略需求,並保持供應鏈穩定。盡管房地產(chan) 行業(ye) 和地方政府債(zhai) 務仍然是最大的兩(liang) 項風險,不過得益於(yu) 政府的政策支持,預計不會(hui) 引發係統性風險。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