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一次對華采取“脫鉤”措施。去年12月22日,美國國會(hui) 通過《2024年國防授權法》,以“國家安全”為(wei) 由禁止美國國防部自2027年10月起采購寧德時代、比亞(ya) 迪及其他四家中國企業(ye) 的電池。
因距離法令生效尚有幾年時間,上述禁令的影響可能有限。此外,該禁令並不適用於(yu) 商業(ye) 采購,因此,寧德時代與(yu) 福特汽車合作在美國密歇根州建廠並向福特汽車授權電池生產(chan) 技術一事,不會(hui) 受到禁令影響。然而,這一舉(ju) 動仍能反映出美國對華鷹派內(nei) 部普遍存在的癔症:想方設法打擊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e) ,哪怕是以犧牲美國利益為(wei) 代價(jia) 也在所不惜。
在全球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中,中國享有重要地位。得益於(yu) 中國企業(ye) 致力於(yu) 創新投入,其生產(chan) 的電動汽車電池質量好,價(jia) 格低,產(chan) 量足,占據了全球75%的生產(chan) 量。相比同類產(chan) 品,中國製造的電池價(jia) 格更低,使用壽命更長,安全性能更高。該領域一度被認為(wei) 已經過時,但正是由於(yu) 寧德時代堅持研發投入,才能令其處於(yu) 如今的領先地位。
業(ye) 內(nei) 認為(wei) ,在電池技術商業(ye) 化方麵,美國已經落後亞(ya) 洲10到20年。在決(jue) 定未來能源轉型的關(guan) 鍵領域,部分美國政客不是選擇尋求與(yu) 中國展開雙贏合作,而是企圖將問題政治化,通過頒布一係列法規阻止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零件進入美國市場。
去年,美國國會(hui) 通過一項氣候法案,為(wei) 促進該國電動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了數十億(yi) 美元的稅惠支持。但如果用於(yu) 電動汽車的重要礦物及電池組件產(chan) 自“受關(guan) 注外國實體(ti) ”,就無法獲得全額稅免待遇。這裏的“受關(guan) 注外國實體(ti) ”,就是中國。
曆史證明,中美兩(liang) 國合則兩(liang) 利,鬥則俱傷(shang) 。上周,中美金融工作組第三次會(hui) 議和中美農(nong) 業(ye) 聯委會(hui) 第七次會(hui) 議分別在北京和華盛頓召開,這表明兩(liang) 國之間的緊張關(guan) 係正在持續向好發展。這一趨勢,並不會(hui) 被遏製中國電動汽車行業(ye) 發展這類破壞性行為(wei) 所輕易逆轉。
本文編譯自《中國日報》1月23日社論
原標題:Ban on EV batteries hurts US interests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編譯:曹靜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