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31日電(記者 高凱)清華大學1月31日發布消息稱,清華大學與(yu) 宣武醫院團隊成功進行首例無線微創腦機接口臨(lin) 床試驗。
該消息稱,2023年10月24日,清華大學醫學院洪波教授帶領團隊設計研發的無線微創植入腦機接口NEO(Neural Electronic Opportunity),在宣武醫院成功進行首例臨(lin) 床植入試驗。2024年1月29日,聯合團隊召開臨(lin) 床試驗階段總結會(hui) ,宣布首例患者腦機接口康複取得突破性進展。
據介紹,首例患者是一位車禍引起的頸椎處脊髓完全性損傷(shang) ,處於(yu) 四肢癱瘓狀態已經14年。該係統采用無線微創設計,體(ti) 內(nei) 機埋在顱骨內(nei) ,電極覆蓋在硬膜外(硬膜位於(yu) 顱骨和大腦皮層之間,起到保護神經組織作用),不損傷(shang) 大腦細胞,手術後10天患者出院回家。
該消息稱,經過三個(ge) 月的居家腦機接口康複訓練,患者可以通過腦電活動驅動氣動手套,實現自主喝水等腦控功能,抓握解碼準確率超過90%;患者脊髓損傷(shang) 的ASIA臨(lin) 床評分和感覺誘發電位響應均有顯著改善。
就在北京時間1月30日,有“矽穀鋼鐵俠(xia) ”之稱的美國企業(ye) 家馬斯克發文稱:“昨天,第一位人類患者接受了Neuralink(腦機接口)的植入手術,目前恢複良好。”據介紹,與(yu) 馬斯克領導的Neuralink腦機接口不同,無線微創植入腦機接口NEO把電極放在大腦硬膜外,通過長期動物試驗研製,不會(hui) 破壞神經組織;采用了近場無線供電和傳(chuan) 輸信號,體(ti) 內(nei) 無需電池。
據悉,第二例脊髓損傷(shang) 患者植入已於(yu) 2023年12月19日在天壇醫院成功進行,患者居家康複訓練中。該項無線微創腦機接口的臨(lin) 床試驗分別於(yu) 2023年4月和5月通過宣武醫院、天壇醫院倫(lun) 理審查,並進行了國際和國內(nei) 植入醫療器械臨(lin) 床試驗注冊(ce)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