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2月10日電 題:“土味”拜年漸熱 中國“網生代”演繹“土到極致就是潮”
作者 王采怡
農(nong) 曆甲辰龍年初一,“00後”大學生劉玉潔的手機被“土味”拜年語包圍。萬(wan) 事興(xing) “龍”、欣欣向“龍”、出水“福龍”、雍“龍”華貴……妙趣橫生的諧音“龍”語,加上中老年愛用的表情包,成了中國“網生代”線上拜年的標配。
作為(wei) “土味”表情包的擁躉,劉玉潔認為(wei) ,用這類表情包拜年特別有氛圍感。“這種表情包仿佛一股‘清流’,又土又新,用起來很‘上頭’。”
在劉玉潔看來,“土味”表情包不僅(jin) 好玩,還有實用價(jia) 值。明亮鮮豔的表情,搭配“過年好”“恭喜發財”等主流祝福語,很好地傳(chuan) 遞了喜悅情緒。“用長輩們(men) 喜歡的表情包拜年,也更容易把祝福送到他們(men) 的心坎兒(er) 上。”
除了“土味”祝福語,“網生代”的“土味”拜年“招式”還有很多。記者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發現,許多年輕人選擇給自己或孩子拍攝“土味”新年寫(xie) 真。一身軍(jun) 大衣或花棉襖,係上藍頭巾,手拿玉米棒,頗具時代感的穿搭和稚嫩的容顏呈現巨大反差,讓不少網友直呼“土萌”。
在某社交平台搜索可以發現很多“土味”拜年照。
此外,在一眾(zhong) “土味”拜年視頻裏,還有不少人把不鏽鋼盆倒扣在地上,給長輩“哐哐”磕頭,清脆的碰撞聲讓拜年更顯“誠意”與(yu) 趣味。
“拜年方式隨著時代而流變,‘土味’拜年是互聯網時代對傳(chuan) 統民俗的新表達,但過年送祝福的心意沒有變。”山東(dong) 民俗學會(hui) 常務理事張繼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傳(chuan) 統拜年是走親(qin) 訪友送禮、作揖、說吉祥話,年輕人則用文字、表情包、朋友圈把拜年玩出新花樣。“‘土味’並不意味低俗,它是年輕人對民俗曆史的嶄新呈現,也是傳(chuan) 統文化的一種回歸。”
回顧2023年,中國各地文旅賬號洗腦神曲花式“整活”,“網生代”群體(ti) 掀起“鳳凰傳(chuan) 奇熱”,《科目三》魔性舞蹈被全網模仿,軍(jun) 大衣、花棉襖成為(wei) 街頭時尚單品,“土味”文化逐漸成為(wei) 年輕群體(ti) 中的新潮流。
濟南市“網紅小吃街”芙蓉街上的一家百貨商店掌握“土味”流量密碼。店裏立了一塊醒目告示牌,寫(xie) 著“任意消費即可領取花棉襖、軍(jun) 大衣、雷鋒帽拍照打卡”,旁邊掛著上述衣物以及老顧客留下的紀念照。店主陳女士告訴記者,年輕人對這種“土味”打卡很感興(xing) 趣,自從(cong) 把這些傳(chuan) 統元素搬出來,店內(nei) 產(chan) 品銷量明顯上升。
濟南市芙蓉街一家商店任意消費即可選擇穿花棉襖或軍(jun) 大衣拍照打卡。王采怡 攝
“網生代”把“土到極致就是潮”演繹得淋漓盡致,有人樂(le) 在其中,也有人選擇打破外界的“土味”刻板印象。
在綜藝《樂(le) 隊的夏天3》中,東(dong) 北搖滾樂(le) 隊“二手玫瑰”摘得冠軍(jun) 。這支樂(le) 隊裏的“土味”元素隨處可見,東(dong) 北花布、紅綠折扇常常是他們(men) “樂(le) 迷”的標配,“二人轉”的風格也讓人非常“上頭”。但在搖滾愛好者史思琪眼中,這些元素服務於(yu) 他們(men) 的表達,是音樂(le) 精神的外化。“二手玫瑰是一支從(cong) 內(nei) 到外風格一致的樂(le) 隊,大花襖子是他們(men) 對東(dong) 北那片土地的思考和呈現,並不是簡單的‘土嗨’。”
“當代年輕人追求個(ge) 性化,‘土味’文化就是在標新立異中誕生的新事物。”濟南市第二精神衛生中心心理谘詢師李向華認為(wei) ,“土味”文化簡單、直白、接地氣,很容易引起年輕人的共鳴,讓他們(men) 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樂(le) 趣和慰藉。“當然,人們(men) 對‘土味’的追捧也不是單一的,有人從(cong) 中找到傳(chuan) 統文化的影子,也有人在照鏡子,欣賞、從(cong) 眾(zhong) 、戲謔等心態都有,應理性看待這種文化現象。”(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