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一年又一年,過春節的方式也正一變再變。從(cong) 何時起,“回你家過年還是回我家過年”的家庭難題有了新解法;從(cong) 何時起,春節期間的社交關(guan) 係被悄然重構……一年又一年,不變的春節不斷見證新現象、催生新職業(ye) 、帶來新感受。中國新聞網推出“春節新式圖鑒”策劃,記錄年俗裏的變遷,定格變化裏的中國。
中新網北京2月9日電(邵萌)據交通運輸部預測,在今年為(wei) 期40天的春運中,大概有90億(yi) 人次出遊、探親(qin) 、休閑。“出行熱”的同時,不少人麵臨(lin) 著如何妥善安置“留守”寵物的問題。
中新網采訪發現,這個(ge) 春節假期,在將寵物送去寄養(yang) 之外,越來越多人選擇請專(zhuan) 業(ye) 人士上門喂養(yang) 、清潔、陪玩,寵托師這個(ge) 新興(xing) 職業(ye) 也隨之火了起來。小長假還未開始的時候,許多寵托師的檔期就已經排滿。
有寵托師1天20餘(yu) 單 日入過千
全身消毒、戴手套腳套、喂食添水、打掃清潔、觀察寵物狀態、陪玩兒(er) ......一大早,北京通州的寵托師池女士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早在兩(liang) 個(ge) 月前,池女士就陸續接到了預約春節上門喂養(yang) 的單子,到了1月底,由於(yu) 訂單眾(zhong) 多,她不得不封單。“按次數的話有超過150單了,好幾天都是一天20單。”按節假日平均80/次的價(jia) 格來算,這個(ge) 春節她將收入過萬(wan) 。
寵托師池女士接到的上門喂養(yang) 訂單。受訪者供圖
“其實蠻辛苦的,有時候一天20單,我早上3點就要起,晚上可能要幹到將近12點,主要是體(ti) 力與(yu) 時間的付出。”她介紹,上門喂養(yang) 有時間周期,節假日是高峰期,春節需求最旺。
池女士有十多年的養(yang) 貓經驗,也很喜歡小動物。去年春節,她偶然了解到了“上門喂養(yang) ”,又因放假較早,有空閑時間,便選擇了在社交平台上發帖接單。後來,她通過麵試、考核入駐了某寵物服務平台,成為(wei) 了一名寵托師。
從(cong) 業(ye) 一年多,她發現養(yang) 寵人士對於(yu) 寵托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很多人把‘毛孩子’當作自己的家人,擔心他們(men) 不在的日子有突發問題,希望有人多陪陪它們(men) 。”
中新網了解到,除了依托在線寵物服務平台,也有不少個(ge) 人利用假期在社交網絡上發布上門喂養(yang) 信息,根據距離、寵物類型、服務類型等收費,多在30元-100元/次之間。
興(xing) 起背後也有亂(luan) 象
寵物經濟的蓬勃發展催生出了寵托師等新興(xing) 職業(ye) 。有行業(ye) 機構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寵物經濟產(chan) 業(ye) 規模達到4936億(yi) 元,同比增長25.2%,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8114億(yi) 元。
作為(wei) 新業(ye) 態下的新職業(ye) ,由於(yu) 存在不可抗力因素、從(cong) 業(ye) 者良莠不齊、行業(ye) 缺乏更細致的規範等,“寵托”服務在火爆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糾紛。
四川成都的95後女生林葉稱,她曾在剛開始上門喂養(yang) 時被雇主家的狗咬傷(shang) 腿,從(cong) 此不敢再嚐試。經驗豐(feng) 富的池女士,也遇到過因寵物應激反應而被撓的情況。
養(yang) 寵人士也有顧慮。不少人在網上分享了購買(mai) 上門喂養(yang) 服務“踩雷”的經曆:一些服務提供者責任心、經驗不足或未按照約定喂養(yang) ,導致寵物患病、走失等。
上海申倫(lun) 律師事務所律師夏海龍告訴中新網,消費者很難確定這些新興(xing) 服務者的誠信度和履約能力,如果付款後未能及時履約,可能會(hui) 危及寵物健康。陌生人獨自入戶也存在操作上的困難,消費者家中的財產(chan) 安全、個(ge) 人隱私可能會(hui) 麵臨(lin) 不可知的風險。
池女士上門喂養(yang) 的一些寵物。受訪者供圖
在池女士看來,社交網絡上的個(ge) 人接單門檻較低,安全性也較難保障,規範的第三方平台則會(hui) 起到一定約束作用。“相較於(yu) ‘野生接單’,通過平台雙方信任度會(hui) 高一些。我所在的平台要求必須有養(yang) 寵經驗,上崗之前要培訓、考核、繳納押金、上傳(chuan) 身份證、審核支付軟件信用分,上門前也會(hui) 問清寵物主家中有沒有攝像頭、寵物有沒有傳(chuan) 染病等。”
良性發展需有細致規範
選擇上門喂養(yang) 服務,如何避免糾紛?夏海龍提醒,如果消費者家中有智能門鎖、監控等設備,可以靈活使用這些設備確保服務到位、避免糾紛。
為(wei) 維護雙方權益,寵托師和養(yang) 寵人士通常會(hui) 事先簽訂書(shu) 麵服務協議,夏海龍稱,類似協議有效,消費者要注意核實對方的服務能力和誠信情況,對履約時間、方式、違約責任等細節條款要約定清楚。
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當前針對寵托師還沒有更細致的行業(ye) 標準和監管,這也更需要從(cong) 業(ye) 者加強行業(ye) 自律。
寵托服務的爆火讓很多人都躍躍欲試,但池女士提醒,這一行並非“帶薪擼貓”這麽(me) 簡單。一些寵物見到陌生人可能會(hui) 有應激反應,也會(hui) 有特殊情況的發生,如果本身沒有養(yang) 寵經驗,僅(jin) 僅(jin) 出於(yu) 新鮮感,很容易出現問題。
池女士有一隻養(yang) 了十多年的貓。受訪者供圖
“我是把它當做一個(ge) 職業(ye) 去長期規劃的。上門喂養(yang) 寵物是件讓我感到治愈、放鬆的事,也能幫助很多‘毛孩子’家長,我覺得蠻好的。”池女士說,“可能有些人感覺寵托師賺錢挺多的,但實際上要付出很大的時間成本以及體(ti) 力、精力,如果想長期從(cong) 事這個(ge) 職業(ye) ,責任心和發自內(nei) 心的熱愛非常重要。”
她希望,寵托師這個(ge) 行業(ye) 能夠越來越規範,幫助更多養(yang) 寵人士減輕顧慮,養(yang) 寵人士能提高安全意識,讓這個(ge) 行業(ye) 良性發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