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2月9日電(記者 上官雲(yun) )2024年是農(nong) 曆龍年。古籍對“龍”有何記載?中國的龍有哪些吉祥寓意?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副主任孟德宏表示,大概從(cong) 商周時代開始,龍就被賦予了特別的寓意,得到人們(men) 的崇拜。
資料圖:一座巨型“龍”雕塑亮相四川成都太古裏商業(ye) 街區。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
此外,孟德宏解釋,今年“龍行龘龘”很火,“龘”字同“龖”是一組異體(ti) 字,都表示龍騰飛的樣子。龍行龘龘,字麵上就是群龍飛騰之意,比喻百舸爭(zheng) 流、龍騰虎躍的生動局麵。
“龍”的形象是怎麽(me) 來的?
對於(yu) 龍,《說文解字》解釋道:“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孟德宏解釋,“龍”的繁體(ti) 字形為(wei) “龍”。“龍”是一個(ge) 經過楷化後的字形,其甲骨文字形為(wei) 獸(shou) 頭蛇身貌。在古人的認知中,龍是一種帶有神秘氣息的生物,主要職能是行雲(yun) 布雨。
在漫長的歲月中,“龍”的形象慢慢清晰起來。所謂“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
孟德宏稱,龍的形象,主流觀點認為(wei) 來源於(yu) 蛇,“可以說,中國龍的形象,是遠古初民在征伐與(yu) 融合過程中,各個(ge) 部落的圖騰不斷疊加到蛇身上的結果。時至今日,中國很多地方仍然把十二生肖中的蛇稱作‘小龍’。”
也有一種觀點認為(wei) ,龍來自於(yu) 天象。古人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wei) 二十八組,稱作二十八宿,東(dong) 方七宿分別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連起來恰好組成了龍的形象。
資料圖:一條200米長的水上金龍在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齊雲(yun) 山鎮橫江江麵上遊弋而過,龍燈迤邐,與(yu) 江畔的古民居夜色相映成輝,喜迎新春。施亞(ya) 磊 攝
“辰龍”一詞由何而來?
從(cong) 古至今,帶有美好寓意的龍一直頗受人們(men) 喜愛,龍也是十二生肖之一。
孟德宏表示,“辰”就是蛤蚌,即“蜃”的本字。古時人們(men) 用蜃耕作,因此蜃與(yu) 早起耕作的“晨”相關(guan) 聯。這個(ge) 早起耕作的時間大概在七點到九點之間。
“所以,‘辰’也就成為(wei) 用於(yu) 記時的名詞。在用作表示地支第五位的專(zhuan) 有稱謂時,辰與(yu) 生肖龍對應,‘辰龍’因此成詞。”他說。
“龍”有哪些吉祥寓意?
大概從(cong) 商周時代開始,龍就被賦予了特別的寓意,得到人們(men) 的崇拜。孟德宏發現,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青銅器,以及春秋戰國時代的典籍中,都有關(guan) 於(yu) 龍的生動描寫(xie) 與(yu) 相關(guan) 記錄。
資料圖:圖為(wei) 舞龍。呂建民 攝
在古人看來,龍是吉祥之物,是和風化雨的主宰。比如,無論從(cong) 誕生之初還是在流傳(chuan) 之中,長久以來,人們(men) 一直認為(wei) 龍是司雨之神。
“古代每遇幹旱少雨的時節,老百姓會(hui) 到龍王廟拜神祈雨。風調雨順的時候,人們(men) 也會(hui) 祭祀龍王,用以祈福消災、祈獲豐(feng) 年。”孟德宏說。
作為(wei) 特殊的文化符號,“龍”在民間並不少見。孟德宏舉(ju) 例,比如人們(men) 過春節時舞龍燈,端午節時賽龍舟。這時候的龍,其實是一種神話形象或者民間信仰。
用龍來命名的事物遍布於(yu) 人們(men) 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龍眼、龍須麵,龍舟、龍須酥……跟龍相關(guan) 的成語和俗語更是舉(ju) 不勝舉(ju) :龍飛鳳舞、龍鳳呈祥、藏龍臥虎等等,不一而足。
時間流逝,在中華傳(chuan) 統文化中,“龍”被賦予了眾(zhong) 多豐(feng) 富、美好的內(nei) 涵,龍文化的生命力經久不息。孟德宏稱,可以說,“龍”一直深受中國人的崇拜和喜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