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對我們(men) 是非常大的鼓舞。”中國兩(liang) 會(hui) 召開期間,美國強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中國區主席宋為(wei) 群向《國際銳評》表達了期待。在他看來,兩(liang) 會(hui) 釋放出的開放信號,將激勵包括強生在內(nei) 的外企抓住新機遇、實現新發展。
從(cong) 全球範圍看,當前引資規模總體(ti) 比較低迷。根據聯合國貿發會(hui) 議數據,如果扣除投資中轉地增長較快這個(ge) 因素,2023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下降18%。為(wei) 此,各國都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中國如何吸引和利用外資?如何進一步擴大開放?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用一係列加減“運算”,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先看“加法”。從(cong) 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目錄,到加強外商投資服務保障,再到提升外籍人員來華工作、學習(xi) 、旅遊便利度,一係列人性化、細節化的服務舉(ju) 措方便了外商往來,也為(wei) 他們(men) 投資興(xing) 業(ye) 提供了重要保障。分析認為(wei) ,人員流動對吸引外資十分關(guan) 鍵,需要政府各部門通力配合優(you) 化流程。德國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總裁王皓對《國際銳評》說,中國積極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友好態度,增強了外資在華深耕的信心。
有“加”也有“減”。報告還提出繼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麵清單、全麵取消製造業(ye) 領域外資準入限製措施、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ye) 市場準入。美國輝瑞公司中國區總裁、中國外商投資企業(ye) 協會(hui) 副會(hui) 長彭振科告訴《國際銳評》,這些措施展示出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jue) 心,給眾(zhong) 多外資企業(ye) 長期紮根中國、造福世界“注入強勁動力”。
除了“加減號”,中國吸引外資的舉(ju) 措中還有個(ge) “等號”——落實好外資企業(ye) 國民待遇,保障依法平等參與(yu) 政府采購、招標投標、標準製定。有關(guan) 專(zhuan) 家分析說,這些舉(ju) 措意味著公平與(yu) 平等,體(ti) 現了中國政府真心實意幫助外資企業(ye) 解決(jue) 實際問題、推動外資項目落地。德國卡赫大中華區總裁唐曉東(dong) 說,這些舉(ju) 措給了外資參與(yu) 更多領域的機會(hui) ,對他們(men) 在中國發展意義(yi) 重大。
外資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中國官方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wei) 1127.1億(yi) 元人民幣,環比增長20.4%;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ye) 4588家,同比增長74.4%。在當前全球對外投資整體(ti) 低迷的形勢下,中國市場為(wei) 何仍被外資青睞?
資本逐利而行。據中國官方統計,最近幾年,在華投資興(xing) 業(ye) 的外商直接投資收益率在9%左右,在國際上處在比較高的水平。不難看出,選擇中國,外資獲得了豐(feng) 厚回報。這讓它們(men) 對華投資保持高熱度。
英國匯豐(feng) 集團向《國際銳評》表示,作為(wei) 在華投資最多的國際金融機構之一,集團多年來持續加碼對華投資。匯豐(feng) 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王雲(yun) 峰認為(wei) ,在全球經濟複雜多變的當下,中國經濟持續複蘇、超大規模市場以及深度整合的供應鏈等基本麵優(you) 勢,持續吸引全球企業(ye) 關(guan) 注。“相信隨著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推進,更多全球企業(ye) 將會(hui) 從(cong) 中獲益”。
德國拜耳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周曉蘭(lan) 對《國際銳評》說,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為(wei) 拜爾等外企在華創新、投資、運營和發展創造了優(you) 渥條件,也讓他們(men) 成為(wei) 與(yu)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的重要力量。去年,拜爾在華首個(ge) 創新中心在北京揭牌啟動。今年,拜爾參與(yu) 投資的杭州新供應中心預計將建成投產(chan) ,為(wei) 深耕中國帶來新動力。
不止是他們(men) 。近期,美國、日本等多家外國商會(hui) 調查報告顯示,絕大多數在華投資的企業(ye) 繼續把中國作為(wei) 全球首選或者前三投資目的地。正如法國歐萊雅集團首席執行官葉鴻慕對《國際銳評》所說,下一個(ge) “中國”還是中國,“我們(men) 將繼續在中國、為(wei) 中國,並與(yu) 中國共同成長”。
(國際銳評評論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