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12日晚,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前任總統特朗普分別鎖定民主黨(dang) 和共和黨(dang) 總統候選人提名,由此提前預告了今年11月大選日的局麵:拜登和特朗普再一次進行決(jue) 戰。時隔近70年,美國總統選舉(ju) 將再次出現老對手再對決(jue) 的景象。
這個(ge) 局麵的出現並不令人意外。初選開始前,拜登和特朗普在各自黨(dang) 內(nei) 的初選民調中就遙遙領先,其他參選人難望其項背。初選開始後,兩(liang) 人也順風順水、少有敗績。如今,距離兩(liang) 黨(dang) 召開黨(dang) 代表大會(hui) 確定本黨(dang) 總統候選人還有幾個(ge) 月時間,兩(liang) 人就都鎖定了提名,這讓之後幾個(ge) 月的初選少了些懸念。
然而,競選連任路上,拜登和特朗普各有隱憂,誰想贏下最終“決(jue) 戰”都非易事。
“可以預見的是,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將十分激烈,兩(liang) 個(ge) 候選人之間的差距不會(hui) 特別大,雙方都沒有絕對優(you) 勢,反映出美國當前政治嚴(yan) 重對立,兩(liang) 極分化。可能會(hui) 重演一張張清點選票的場景,最終搖擺州可能對11月份的選舉(ju) 起到非常關(guan) 鍵的作用。”北京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說。
數樁法律風險還給特朗普帶來了資金上的問題。據《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的競選活動正處於(yu) 嚴(yan) 重的資金劣勢,因為(wei) 他一直在法律費用上燒錢。特朗普最近正在緊急尋求資金注入,以支持自己的總統競選活動,還曾與(yu) 美國企業(ye) 家馬斯克會(hui) 麵,討論競選資金問題。但馬斯克隨後在社交平台上明確表示,他不會(hui) 向任何一位美國總統候選人捐款。
不過,就目前選情來看,與(yu) 4年前不同的是,拜登在2020年幾乎所有主要的民意調查中都領先於(yu) 特朗普,但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這場比賽實際上是平局,甚至特朗普略有領先優(you) 勢。
3月份,《紐約時報》與(yu) 美國錫耶納學院聯合完成的全國民調數據顯示,拜登在登記選民中的支持率為(wei) 43%,落後特朗普五個(ge) 百分點。19%的登記選民對兩(liang) 位候選人都持負麵看法。報道稱,特朗普似乎和4年前一樣不受歡迎,而拜登似乎變得比特朗普還不受歡迎,而現在選民們(men) 不得不在兩(liang) 個(ge) 他們(men) 都不喜歡的候選人中糾結。
聚焦1
特朗普57天鎖定共和黨(dang) 總統候選人提名
根據多家美媒預計,美國東(dong) 部時間3月12日深夜,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已在各州舉(ju) 行的總統選舉(ju) 共和黨(dang) 初選中獲得了足夠的黨(dang) 代表票數,鎖定2024年共和黨(dang) 總統候選人提名。
在基本鎖定共和黨(dang) 黨(dang) 內(nei) 總統候選人提名後,特朗普在社交媒體(ti) 上發布了一段視頻,他表示,現在沒有時間慶祝,而是要把重點放在擊敗拜登上,稱其是美國曆史上“最糟糕”的總統。
當天,佐治亞(ya) 、密西西比、華盛頓等州和領地舉(ju) 行初選之時,特朗普在黨(dang) 內(nei) 已無有力競爭(zheng) 對手。
縱觀特朗普的初選之路,2024年1月15日,艾奧瓦州舉(ju) 行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ju) 共和黨(dang) 首場黨(dang) 內(nei) 初選投票,他獲得約51%的支持率,以約30個(ge) 百分點的優(you) 勢擊敗第二名。隨後,特朗普隻用了57天的時間,就獲得了贏得共和黨(dang) 黨(dang) 內(nei) 提名所需的至少1215張黨(dang) 代表票,在此期間隻丟(diu) 掉了佛蒙特州和華盛頓哥倫(lun) 比亞(ya) 特區。
從(cong) 時間上來說,這略慢於(yu) 特朗普2020年獲得所需黨(dang) 代表票數所用的43天,但快於(yu) 特朗普在2016年所用的115天。
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特朗普在共和黨(dang) 選民基礎中仍非常受歡迎。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指出,無論是對特朗普直言不諱的批評者,例如新澤西州前州長克裏斯·克裏斯蒂、阿肯色州前州長阿薩·哈欽森,還是那些希望把自己打造成“特朗普2.0”的人,例如佛羅裏達州州長德桑蒂斯和印度裔美國企業(ye) 家維韋克·拉馬斯瓦米都沒有打破特朗普對共和黨(dang) 的控製。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兩(liang) 個(ge) 月的初選期間,特朗普沒有參加過一場共和黨(dang) 總統候選人的辯論。去年秋天,他的競選團隊甚至呼籲共和黨(dang) 全國委員會(hui) (RNC)取消辯論。
特朗普作為(wei) 民意調查中最受共和黨(dang) 選民歡迎的候選人,拒絕與(yu) 其他候選人競爭(zheng) 。有分析稱,這讓其他候選人看上去隻是在爭(zheng) 奪特朗普身後第二名的位置。北京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cong) 策略來看,特朗普將商業(ye) 思維運用到政治競爭(zheng) 之中,他很善於(yu) 炒作自己,清楚自己在民調中高於(yu) 其他競爭(zheng) 者,所以選擇不在初選的辯論中浪費時間。
如今,拜登和特朗普都已獲得鎖定各自黨(dang) 內(nei) 總統候選人提名所需的黨(dang) 代表票數。初選結束後,民主黨(dang) 和共和黨(dang) 將各自舉(ju) 行全國代表大會(hui) 正式提名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幾乎可以肯定,2020年的二人對決(jue) 將再次上演。
“目前的格局並不出人意料,但這也反映出美國政治中出現的問題。”王勇指出,美國“老人政治”當道,兩(liang) 黨(dang) 在國會(hui) 中的領導人年齡也都偏大,這反映出美國政治出現僵化的態勢,對於(yu) 選民要求改革的呼聲,他們(men) 的反應也都非常慢。
從(cong) 兩(liang) 人各自的競選主張來看,現任總統職位給了拜登一定的天然優(you) 勢,他以美國積極的經濟趨勢作為(wei) 競選的宣傳(chuan) 重點之一,而77歲特朗普的競選重點是更嚴(yan) 格的移民法,包括承諾封鎖邊境、實施創紀錄的驅逐,還誓言要打擊犯罪、促進國家能源生產(chan) 、對外國進口征稅、結束俄烏(wu) 衝(chong) 突,並在全球事務中恢複“美國優(you) 先”的方針。
特朗普的劣勢也是顯而易見的,他在4份不同的刑事起訴書(shu) 中麵臨(lin) 91項罪名指控。路透社指出,這可能會(hui) 損害他在受到良好教育的選民中的地位,而他一直在努力爭(zheng) 取他們(men) 的支持。
一個(ge) 多星期之後,特朗普還將因涉嫌向豔星支付封口費一案,在紐約接受刑事審判,特朗普預計將成為(wei) 首位因刑事指控受審的美國前總統。他的律師於(yu) 當地時間3月11日向紐約州法院申請,將“封口費”刑案延後。
外界普遍認為(wei) ,對於(yu) 特朗普而言最嚴(yan) 重的案件是由司法部特別檢察官傑克·史密斯牽頭,指控他在“1月6日國會(hui) 山案”中試圖推翻2020年總統選舉(ju) 結果一案。但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同意就特朗普是否在“涉嫌推翻2020年總統大選結果”一案中享有總統豁免權進行審理後,此案被擱置,目前尚不清楚該案的審判會(hui) 否在大選之前進行。
聚焦2
拜登鎖定民主黨(dang) 提名 “不表態”位列第二
毫不意外,美國現任總統拜登提前鎖定了2024年總統選舉(ju) 民主黨(dang) 總統候選人提名。根據多家美國媒體(ti) 測算,這個(ge) 時間點是在當地時間3月12日晚。
當天,美國佐治亞(ya) 州、密西西比州都舉(ju) 行了民主黨(dang) 初選,而拜登在兩(liang) 個(ge) 州都輕鬆獲勝。由此,他累計鎖定的民主黨(dang) 全國代表大會(hui) 黨(dang) 代表票數已經超過半數。這也就意味著,拜登將再次成為(wei) 民主黨(dang) 的總統候選人。
自2月初開啟民主黨(dang) 初選之戰以來,拜登一路走來鮮有敗績——迄今為(wei) 止唯一一場敗績是在3月5日的“超級星期二”,他在美國海外領地美屬薩摩亞(ya) 的初選中輸給了一個(ge) 名不見經傳(chuan) 的對手傑森·帕爾默。但相比於(yu) 當天十餘(yu) 個(ge) 州的勝利,這個(ge) 海外領地的失利顯得不太重要。
他在黨(dang) 內(nei) 的競爭(zheng) 對手也漸次退去:上周,明尼蘇達州眾(zhong) 議員迪恩·菲利普斯在堅持數月後還是宣布退選,並公開聲明支持拜登。目前,拜登的黨(dang) 內(nei) 競爭(zheng) 對手隻剩下帕爾默和作家瑪麗(li) 安妮·威廉姆森,但威廉姆森迄今未贏得任何黨(dang) 代表名額,帕爾默則因為(wei) 美屬薩摩亞(ya) 的勝利獲得3個(ge) 黨(dang) 代表名額。
而拜登累計已經鎖定2099個(ge) 黨(dang) 代表名額,超過了獲得民主黨(dang) 提名所需的1968票。因此,不出意外的話,拜登將在今年8月於(yu) 芝加哥舉(ju) 行的民主黨(dang) 全國代表大會(hui) 中順利拿下提名,之後代表民主黨(dang) 參加11月的總統選舉(ju) 。民主黨(dang) 全國委員會(hui) 主席海梅·哈裏森和民主黨(dang) 全國代表大會(hui) 委員會(hui) 主席明永·摩爾都已經對拜登表示慶祝。
和4年前相比,拜登今年的初選之路輕鬆了許多。4年前,拜登麵臨(lin) 著來自民主黨(dang) 內(nei) 的強勁挑戰,有年輕的黨(dang) 內(nei) 新星皮特·布蒂吉格,有資深的參議員伯尼·桑德斯、伊麗(li) 莎白·沃倫(lun) ,也有在政商界都極具知名度的邁克爾·布隆伯格。
這幾位參選人都獲得了相當數量的黨(dang) 代表名額,其中桑德斯獲得的黨(dang) 代表名額超過1000個(ge) ,給拜登獲取提名造成了極大的阻礙。一直到2020年4月8日,桑德斯獲勝無望、退出競選,拜登由此成為(wei) 民主黨(dang) 的“預定候選人”,但他直到6月初才獲得鎖定提名的足夠票數。
對於(yu) 拜登而言,獲得民主黨(dang) 提名雖然輕鬆,要贏下最終的“決(jue) 戰”卻並非易事。正如許多美國大選觀察人士所說,拜登在黨(dang) 內(nei) 的主要挑戰從(cong) 來不是來自其他參選人,而是來自外界對他年齡的顧慮,以及進步人士對他長期偏袒以色列的憤怒。
拜登目前已經81歲,若是他成功贏得11月的大選獲得4年連任,他離任時的年齡將高達86歲。從(cong) 他2021年上台開始,圍繞他“高齡”的討論就一直存在,包括他的身體(ti) 狀況是否適合繼續擔任總統、他的記憶力是否出現衰退、他偶爾出現的“口誤”又意味著什麽(me) ……有民調數據顯示,超過半數美國民眾(zhong) 認為(wei) 拜登“不再具有履行總統職責的競爭(zheng) 力”。
美國問題專(zhuan) 家此前分析指出,此次大選中,民主黨(dang) 方麵最大的意外可能是拜登的身體(ti) 狀況。若是他的身體(ti) 狀況出現問題無法參選,民主黨(dang) 可能不得不臨(lin) 陣換人,而這對於(yu) 民主黨(dang) 的選情將是一個(ge) 巨大的打擊。因為(wei) 目前來看,民主黨(dang) 內(nei) 並無合適人選能夠代替拜登。
在拜登的競選連任之路上,另一個(ge) 隱憂是進步派人士對他的反對。這一點在2月底的密歇根州初選中就已顯現。在密歇根州,拜登以81%的高得票率獲勝,然而此次初選中有超過10萬(wan) 人——大約13%的選民投了“不表態”(uncommitted)選票,抗議拜登政府在巴以衝(chong) 突中偏袒以色列的政策。
密歇根州曆來是大選關(guan) 鍵搖擺州,雖然拜登在此次初選中獲得壓倒性優(you) 勢,但分析認為(wei) ,這些“不表態”選票事實上凸顯出,仍有許多民主黨(dang) 選民對拜登不滿。在密歇根州之後,明尼蘇達州初選中也有近20%的選民投了“不表態”票,夏威夷州的“不表態”票比例則高達29%。
美媒測算結果顯示,截至目前,“不表態”已經獲得了20個(ge) 黨(dang) 代表名額。這顯然無法對拜登獲得黨(dang) 內(nei) 提名造成影響,但“不表態”某種程度上成為(wei) 了民主黨(dang) 人反對拜登的一項運動。
拜登的民意支持率也一直處於(yu) 較低位。美聯社近期發布的一項民調顯示,對拜登總統任期表示滿意的美國公眾(zhong) 僅(jin) 占38%,不滿意的高達61%。有分析人士指出,拜登競選連任的策略和四年前並無太大不同,那就是強調特朗普當選可能給美國帶來的破壞性——美國前總統特朗普3月12日晚也已鎖定了共和黨(dang) 提名。
在鎖定提名後,拜登發布了一則聲明,稱“選民現在需要對這個(ge) 國家的未來作出選擇:是站出來捍衛我們(men) 的民主,還是讓其他人摧毀它?是維護我們(men) 的選擇權、保護我們(men) 的自由,還是讓極端分子剝奪這些?”
老對手再對決(jue) 在美國罕見嗎?
在美國曆史上,曾多次出現兩(liang) 位總統候選人兩(liang) 度對決(jue) 的局麵。這其中,有人兩(liang) 戰皆勝,但更多的是兩(liang) 位候選人互有勝負。
1952、1956年
艾森豪威爾VS史蒂文森
艾森豪威爾兩(liang) 戰皆勝
1956年,美國時任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尋求連任,而他的競爭(zheng) 對手仍然是來自民主黨(dang) 的阿德萊·史蒂文森。
兩(liang) 人在1952年的總統選舉(ju) 中就曾對陣。當時,作為(wei) 盟軍(jun) 統帥在歐洲贏得二戰的艾森豪威爾聲勢威望極高,他最終選擇代表共和黨(dang) 參加總統選舉(ju) 。民主黨(dang) 內(nei) ,當時並無明顯的領跑者,最終推出史蒂文森作為(wei) 候選人。在這場大選中,艾森豪威爾大勝,贏得了55%的全國選票,同時在除9個(ge) 州外的所有地區都獲勝。
四年後,隨著美國經濟高速發展,艾森豪威爾在黨(dang) 內(nei) 沒有任何競爭(zheng) 對手,成功獲得共和黨(dang) 總統候選人提名。民主黨(dang) 內(nei) ,史蒂文森擊敗多位參選人也再次贏得提名。由此,兩(liang) 人於(yu) 1956年11月6日再次對決(jue) 。這一次,艾森豪威爾擴大了優(you) 勢,他贏得了57%的全國選票,同時在除7個(ge) 州外的所有地區都獲勝。
1896、1900年
麥金利VS布萊恩
麥金利兩(liang) 戰皆勝
來自共和黨(dang) 的威廉·麥金利和來自民主黨(dang) 的威廉·詹寧斯·布萊恩1896年、1900年兩(liang) 度對戰,兩(liang) 次都是麥金利獲勝。
1896年,共和黨(dang) 提名時任俄亥俄州州長麥金利為(wei) 總統候選人,他是一位以商業(ye) 為(wei) 導向的保守派,支持高關(guan) 稅和金本位製。他在競選中籌集了大筆資金,並利用這筆資金在美國東(dong) 北部和中西部獲得了廣泛支持。民主黨(dang) 內(nei) ,布萊恩強烈反對金本位製,倡導“自由、無限地鑄造白銀”。
當年,兩(liang) 人在選票中的表現相差不大,麥金利險勝。4年後,布萊恩在民主黨(dang) 內(nei) 幾乎沒有麵臨(lin) 競爭(zheng) 就獲得了提名,但他再次輸給了麥金利。
1888、1892年
克利夫蘭(lan) VS本傑明·哈裏森
各有勝負
來自民主黨(dang) 的格羅弗·克利夫蘭(lan) 在美國曆史上是個(ge) 特別的存在。1884年,他打破了共和黨(dang) 對總統職位長達24年的控製,成功當選總統。但4年後,克利夫蘭(lan) 的總統職位被來自共和黨(dang) 的本傑明·哈裏森奪去——在當年的大選中,克利夫蘭(lan) 贏得了普選勝利,但在選舉(ju) 人團中敗給了哈裏森。
4年後的1892年,克利夫蘭(lan) 再次贏得民主黨(dang) 提名,並打敗了哈裏森,奪回了總統之位。克利夫蘭(lan) 也是美國曆史上迄今為(wei) 止唯一一位兩(liang) 度任職,但任期並未連續的總統。
除他之外,其他前總統再次參選,均以失敗告終。目前,特朗普正在嚐試成為(wei) 第二個(ge) “克利夫蘭(lan) ”。
1836、1840年
範布倫(lun) VS威廉·亨利·哈裏森
各有勝負
來自民主黨(dang) 的馬丁·範布倫(lun) 和來自輝格黨(dang) 的威廉·亨利·哈裏森1836年、1840年兩(liang) 度對決(jue) ,各有勝負。範布倫(lun) 贏得1836年大選,哈裏森贏得1840年大選。
1836年大選,作為(wei) 前副總統、民主黨(dang) 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範布倫(lun) 親(qin) 自參選,代表的是民主黨(dang) 。而新成立的輝格黨(dang) (Whig Party)當時並未成立有效的組織推出單一的全國候選人,於(yu) 是各候選人分別從(cong) 事競選活動。最終,主要在北方各州競選的哈裏森贏得了37%的全國選票以及7個(ge) 州的勝利。但他仍敗給了範布倫(lun) 。
四年之後,輝格黨(dang) 提名哈裏森為(wei) 單一候選人,他再次對上了範布倫(lun) 。這一次,哈裏森擊敗範布倫(lun) 當選總統。
1824、1828年
約翰·昆西·亞(ya) 當斯VS傑克遜
各有勝負
1824年的總統選舉(ju) 也顯得相當混亂(luan) ,當時至少五名知名公眾(zhong) 人物尋求總統職位,但沒有人贏得多數普選票或是選舉(ju) 人票。其中,得票率最高的是時任國務卿約翰·昆西·亞(ya) 當斯、退役將軍(jun) 安德魯·傑克遜以及眾(zhong) 議院議長亨利·克萊。
最終,眾(zhong) 議院投票選出昆西·亞(ya) 當斯為(wei) 總統。然而,傑克遜及其支持者指控亞(ya) 當斯和克萊進行“腐敗交易”,因為(wei) 克萊退出後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幫助亞(ya) 當斯勝選,而亞(ya) 當斯當選後任命克萊為(wei) 國務卿。
此後四年,傑克遜建立了一個(ge) 新的政黨(dang) 民主黨(dang) ,其間不斷攻擊亞(ya) 當斯。1828年,傑克遜和亞(ya) 當斯再次對戰,傑克遜在普選票和選舉(ju) 人票上都取得了明顯的勝利。
1796、1800年
約翰·亞(ya) 當斯VS傑斐遜
各有勝負
美國建國初期,總統選舉(ju) 製度並不完善。最初,每一位總統選舉(ju) 人都可以投兩(liang) 票,得票最多的候選人成為(wei) 總統,得票第二的候選人成為(wei) 副總統。這在頭兩(liang) 次選舉(ju) 中很順利,當時喬(qiao) 治·華盛頓和約翰·亞(ya) 當斯無疑是最受歡迎的兩(liang) 個(ge) 人。
然而,到了1796年,局勢開始變得複雜。當時,聯邦黨(dang) 支持亞(ya) 當斯競選總統,民主共和黨(dang) 則支持托馬斯·傑斐遜,兩(liang) 黨(dang) 都開始操縱一些選舉(ju) 人的投票。美國曆史學家戈登·伍德曾形容這場選舉(ju) 是“一場令人困惑且混亂(luan) 的事件”。但最終,亞(ya) 當斯險勝當選總統,傑斐遜屈居第二成為(wei) 副總統。
四年後,局麵發生了反轉,傑斐遜擊敗了亞(ya) 當斯,但他碰到的困境是,由於(yu) 所有選舉(ju) 人都投票給了傑斐遜和阿倫(lun) ·伯爾,兩(liang) 人得票相同。最後,美國眾(zhong) 議院僵持了一周,才最終投票通過由傑斐遜擔任總統,伯爾擔任副總統。
新京報記者 謝蓮 欒若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