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娟:在現代化新征程上把“好地方”揚州建設好
“扛起新使命 譜寫(xie) 新篇章——學習(xi) 貫徹省第十四次黨(dang) 代會(hui) 精神”全媒體(ti) 新聞行動近日走進揚州。揚州市委書(shu) 記張寶娟接受省主要媒體(ti) 采訪。
張寶娟表示,省第十四次黨(dang) 代會(hui) 全麵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明確了江蘇未來五年現代化建設的總體(ti) 要求,緊扣三大光榮使命和“六個(ge) 顯著提升”的奮鬥目標,部署九個(ge) 方麵重點工作,展現了江蘇踐行“兩(liang) 個(ge) 確立”、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的政治自覺和為(wei) 全國發展作貢獻的責任擔當。揚州將始終沿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按照省黨(dang) 代會(hui) 部署要求,緊密結合發展實際,進一步聚焦“三個(ge) 名城”、爭(zheng) 做“三個(ge) 示範”,在現代化新征程上把“好地方”揚州建設好、發展好。
打造“六個(ge) 好地方”,
交出“強富美高”新答卷
記者:省第十四次黨(dang) 代會(hui) 鮮明提出,今後五年,全省上下要緊緊圍繞履行三大光榮使命,實現“六個(ge) 顯著提升”,著力抓好九個(ge) 方麵重點工作。揚州在江蘇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定位自身“十四五”戰略方向?
張寶娟:2020年11月1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臨(lin) 揚州視察,稱讚“揚州是個(ge) 好地方”,讓460萬(wan) 揚州人民備受鼓舞、深感振奮。
揚州是長江經濟帶和大運河文化帶交匯點城市,在全省發展大局中處於(yu) 承南啟北、聯通東(dong) 西的重要地位。今後五年,圍繞把“好地方”建設得越來越好,我們(men) 要進一步聚焦“三個(ge) 名城”、爭(zheng) 做“三個(ge) 示範”。一是聚焦產(chan) 業(ye) 科創名城建設,全力打造長三角有影響力的產(chan) 業(ye) 科創高地、先進製造業(ye) 基地,合力建設區域通勤圈、產(chan) 業(ye) 創新圈、幸福生活圈,爭(zheng) 做長三角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的示範。二是聚焦文化旅遊名城建設,努力成為(wei) 全國文明典範城市、“中國名城保護活化的新示範”和國際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爭(zheng) 做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示範。三是聚焦生態宜居名城建設,全麵彰顯長江風光、運河風景、裏下河水鄉(xiang) 風情,奮力創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城市,爭(zheng) 做美麗(li) 中國·水韻江蘇建設的示範。
在具體(ti) 路徑上,我們(men) 將對標“六個(ge) 顯著提升”,全力打造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人民幸福、美麗(li) 宜居、文旅共興(xing) 、城鄉(xiang) 融合、治理高效“六個(ge) 好地方”,以過硬成果交出“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的“揚州答卷”,奮力把“好地方”揚州建設得好上加好、越來越好。
產(chan) 業(ye) 創新夯實“家底”,
培植城市發展“硬支撐”
記者:省黨(dang) 代會(hui) 報告提出未來五年“六個(ge) 顯著提升”,首先就是綜合發展實力顯著提升。聚焦產(chan) 業(ye) 科創名城、爭(zheng) 做長三角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全力打造創新引領、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的“好地方”,揚州將有哪些新舉(ju) 措、新路徑、新目標?
張寶娟:麵向未來,我們(men) 清醒認識到,在區域競爭(zheng) 日趨激烈的形勢下,既要涵養(yang) 文化生態等“軟實力”,更要培植城市發展“硬支撐”,必須始終聚焦產(chan) 業(ye) 、發展實體(ti) ,推動創新、夯實“家底”。隻有這樣,“好地方”揚州的建設才有牢靠基礎,才能行穩致遠。
在具體(ti) 舉(ju) 措上,我們(men) 打算從(cong) 四個(ge) 方麵著手:
一是堅持以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為(wei) 主攻點。實施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六大行動”,推動支柱產(chan) 業(ye) 強鏈補鏈、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擴量做大、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現代服務業(ye) 與(yu) 先進製造業(ye) 深度融合、企業(ye) 隊伍梯隊培育、項目建設提質增效。
二是堅持以創新發展為(wei) 主動能。深度參與(yu) 建設區域協同創新體(ti) 係,以G328科創走廊為(wei) 串聯,以寧鎮揚毗鄰地區合作示範區、江廣融合區中央創新區、國家高新區江蘇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發展區為(wei) 核心,以國家和省經濟開發區、高新區等為(wei) 支撐,推動形成“一廊三區多點”聯動創新格局。
三是堅持以重大項目為(wei) 主抓手。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全麵推行專(zhuan) 業(ye) 招商、基金招商、股權招商。強化稅源經濟導向,嚴(yan) 把項目準入關(guan) ,建立重大項目稅收效益事前評價(jia) 、事後動態跟進機製。
四是堅持以開發園區為(wei) 主力軍(jun) 。持續推進園區“二次創業(ye) ”,推動省級以上開發園區圍繞“千億(yi) ”抓進位、工業(ye) 集中區圍繞“百億(yi) ”創特色,每個(ge) 園區打造1-2個(ge) 主導產(chan) 業(ye) ,培育1-2個(g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實現省級以上超千億(yi) 元園區達6家以上。
做好“三篇文章”,
共同富裕路上一個(ge) 也不掉隊
記者:省第十四次黨(dang) 代會(hui) 提出,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紮實有效推進共同富裕”,圍繞這一重點工作目標,未來五年,揚州還將會(hui) 有哪些新動作呢?
張寶娟:共同富裕是現代化的根本任務,人民幸福是“好地方”的不懈追求。自2002年起,我市連續20年以市委、市政府“一號文件”的形式發布重點民生實事,解決(jue) 了一大批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最迫切、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走出了一條具有揚州特色的民生幸福之路。未來五年,我們(men) 將認真對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民生“八個(ge) 更”的要求,按照省黨(dang) 代會(hui) 部署,全力做好富民、利民、惠民“三篇文章”,努力創造更多讓人民群眾(zhong) 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的共同富裕成果。
一是做大富民文章。聚焦“更穩定的工作”,努力實現更加充分的就業(ye) ,開展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推動多渠道靈活就業(ye)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鼓勵扶持創業(ye) 增收,確保居民收入增速高於(yu) 省均水平,讓老百姓的口袋更殷實。二是做優(you) 利民文章。聚焦人民群眾(zhong) 普遍關(guan) 注的“急難愁盼”問題,精準發力、持續用力,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學前教育優(you) 質普惠發展、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高中教育質量穩定在全省第一方陣;圍繞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深入實施健康揚州行動,居民主要健康指標位居全省前列;圍繞提升“養(yang) 老育小”水平,構建完善的養(yang) 老保障體(ti) 係和生育托育幼教體(ti) 係。三是做足惠民文章。進一步健全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加快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和養(yang) 老金動態增長。還要加強對老舊小區、城中村、棚戶區(危舊房)的改造力度,讓老百姓享有更滿意的居住條件。同時,我們(men) 還要健全社會(hui) 救助體(ti) 係,完善幫扶殘疾人、困境兒(er) 童等社會(hui) 福利製度,讓共同富裕路上一個(ge) 也不掉隊。
“帶頭幹帶領幹帶動幹”,
打響九個(ge) 方麵攻堅戰
記者:對揚州人來說,2021年極不平凡,經曆了疫情的衝(chong) 擊和挑戰。在這場“疫情大考”之後,揚州如何充分發揮領導幹部示範引領作用,激勵廣大幹部群眾(zhong) 團結拚搏奮起直追?
張寶娟:2021年將是揚州曆史上值得永遠銘記的一年,這一年我們(men) 在與(yu) 困難的較量中過得很艱難,但也走得很堅實。特別是7月揚州突發新冠肺炎疫情,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關(guan) 心重視,省委、省政府舉(ju) 全省之力支持揚州,吳政隆書(shu) 記親(qin) 自坐鎮指揮,省領導和省直部門的同誌自始至終與(yu) 我們(men) 並肩戰鬥,12個(ge) 兄弟市紛紛伸出援手,為(wei) 我們(men) 提供堅強保障。全市人民同舟共濟、眾(zhong) 誌成城,贏得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jue) 定性勝利。經過大戰大考的洗禮,教訓分外深刻,啟示彌足珍貴。
我們(men) 深刻體(ti) 會(hui) 到,越是麵臨(lin) 困難挑戰,越是考驗我們(men) 的能力擔當。近期,揚州市委圍繞激活幹部隊伍的一池春水,正在創新實施市級領導幹部“帶頭幹帶領幹帶動幹”工作機製,通過建立健全市級領導示範帶動,市級部門、縣(市、區)、功能區比學爭(zheng) 先,鄉(xiang) 鎮(街道、園區)高效落實等覆蓋市縣鄉(xiang) 三級幹部隊伍等相關(guan) 工作機製,進一步推動市級領導幹部身先士卒帶頭幹、以上率下帶領幹、團結群眾(zhong) 帶動幹,致力形成全市上下一起想、一起幹的生動局麵。圍繞省、市黨(dang) 代會(hui) 總體(ti) 部署,堅持一年接著一年幹,市委明確把2022年確定為(wei) 攻堅突破年,我們(men) 將重點在重大項目建設、產(chan) 業(ye) 轉型、城市功能品質、深化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文旅深度融合、民生實事辦理、基層基礎建設、全麵深化改革、重大風險防範九個(ge) 方麵打響攻堅戰。
□ 本報記者 任鬆筠 趙成君 汪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