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熱議:冬奧開幕在即 北京成為冰雪進校園實踐主陣地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北京將堅持“五育”並舉(ju) ,深化“雙減”工作,完善學校考評機製,強化教育督導,促進學生養(yang) 成體(ti) 育運動習(xi) 慣。而隨著冬奧舉(ju) 辦,冰雪運動也逐漸駛入“快車道”。那麽(me) ,當“雙減”遇上“冬奧”,會(hui) 碰撞出什麽(me) 樣的火花?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了多位人大代表。
首套花樣滑冰廣播操
北京是實踐主陣地
在“雙減”的大背景下,應該如何深化體(ti) 教融合,推動青少年體(ti) 育健康發展呢?市人大代表、中國花樣滑冰協會(hui) 主席申雪在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提到,“雙減”政策出台後,滑冰協會(hui) 從(cong) 豐(feng) 富校內(nei) “大課間”內(nei) 容入手,與(yu) 中國舞蹈家協會(hui) 共同創編並在冬奧倒計時50天時發布了《全國第一套花樣滑冰廣播操》,與(yu) 人教社共同製作並在倒計時30天時發布了“廣播操學練手冊(ce) ”,旨在讓學生們(men) 可以在陸地尋找冰感,從(cong) “陸轉冰”中了解和參與(yu) 花樣滑冰運動。
截至目前,全國共有47所學校、15家幼兒(er) 園,近50000名學生學習(xi) 了這套廣播操,有900多名冰場教練員參與(yu) 了示範帶教。北京是這套操的主陣地,先後有海澱的清華附小、中關(guan) 村二小、北舞附中、北體(ti) 大,豐(feng) 台的18中教育集團,石景山的景山遠洋、人大附小石景山分校,東(dong) 城區的新鮮胡同小學,昌平的南口鐵道小學、清華附中昌平學校,大興(xing) 的育才和清華附中大興(xing) 學校,朝陽的垂楊柳小學,順義(yi) 的耿丹學院等學校積極參與(yu) 廣播操的學練,為(wei) 在全國推廣做了很好的示範鋪墊,力爭(zheng) 在2022年覆蓋全國1000所學校。
申雪代表建議,未來可以發揮冰雪運動特色校和相關(guan) 區縣的冰雪優(you) 勢,將冰雪項目納入考核內(nei) 容,“讓足籃排和乒羽泳等傳(chuan) 統項目作基礎,讓新興(xing) 的冰雪項目作輔助,以此為(wei) 中國冰雪運動的人才儲(chu) 備提供有力支撐。”
“雙減”之下學生
迷上了冰雪運動
作為(wei) 全球首個(ge) “雙奧”之城,冰雪運動成為(wei) 北京課後服務的亮點,朝陽區垂楊柳中心小學就是其中一個(ge) 。
市人大代表、垂楊柳中心小學教育集團校長鍾亞(ya) 利介紹,垂楊柳中心小學是北京市第三批冰雪運動特色學校,開始冰雪教育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冰雪教育不是一天兩(liang) 天培養(yang) 出來的,從(cong) 夏季奧運會(hui) 的理念啟蒙到冬奧會(hui) 三億(yi) 人上冰雪的夢想,學校一直在推廣冰雪運動。” 鍾亞(ya) 利說。
學校沒有冰麵怎麽(me) 辦?仿真冰麵、旱地冰場都能發揮作用。鍾亞(ya) 利介紹,學校在操場的平整處鋪設了一塊旱地冰場,學生平時在上麵可以體(ti) 驗冰壺、冰蹴球等項目。在每年開學季,學校還要舉(ju) 辦冰雪嘉年華,全校學生都可以體(ti) 驗冰壺、冰蹴球等項目。學生們(men) 在活動中組成旱地冰壺代表隊、旱地冰球代表隊、雪壘對抗代表隊以及冬奧知識代表隊,開展旱地冰雪項目競賽機製的全員運動會(hui) ,感受冬奧運動的魅力。
這塊冰麵也在“雙減”後的課後服務方麵發揮了巨大作用。鍾亞(ya) 利介紹,目前學校有冰蹴球、雪壘、隊列滑三個(ge) 社團,在課後服務時間利用這塊冰麵進行學習(xi) 和訓練。“學校專(zhuan) 門請了體(ti) 育俱樂(le) 部或者體(ti) 校老師進校園,帶來適合孩子們(men) 的冰雪教育課程。” 鍾亞(ya) 利說。
目前,冰蹴球社團最受歡迎,有60多名學生參與(yu) ,雪壘、隊列滑每個(ge) 社團人數也在30人左右。在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很難到實際場地參與(yu) ,學校準備了用於(yu) 模擬雪壘比賽的沙包,給學生使用。隊列滑社團的成員大多來自學校輪滑社團有一定經驗的學生,目前在校內(nei) 進行陸地訓練課程,提升學生的協調平衡能力。這幾個(ge) 社團在課後服務階段受到不少學生的歡迎,讓孩子們(men) 愛上了冰雪運動。
後冬奧時代冰雪教育
要融合發展
“雙減”政策實施後,本市多所學校陸續開展了“冰雪運動進校園”係列活動,將冬奧科普和冰雪運動體(ti) 驗與(yu) 課後服務、趣味活動有機銜接起來。市人大代表、北京體(ti) 育大學副校長張健說,如今學校和家長對體(ti) 育教育的認識發生了很大改變,“大家逐漸意識到,我們(men) 大力發展體(ti) 育運動不僅(jin) 僅(jin) 是為(wei) 了培養(yang) 冠軍(jun) ,青少年的身體(ti) 素質也很重要”。這也為(wei) 體(ti) 育項目提供了更多選擇,隨著大眾(zhong) 冰雪運動的發展,冰雪運動項目也成為(wei) 了體(ti) 育課的“菜單”之一。
盡管現在不少學校都有了冰雪運動的場地和器材,但冰雪運動的師資力量仍然是“短板”,有不少學校教冰雪運動課程的老師都是“借”來的。張健建議,培養(yang) 冰雪運動的師資力量,應該大力發展體(ti) 育職業(ye) 教育,不能隻“盯”著體(ti) 育院校和師範類院校,體(ti) 育職業(ye) 教育學院也可以作為(wei) 有益補充。
“同時,推廣冰雪運動,就和推廣一個(ge) 科技創新產(chan) 品一樣,應該成體(ti) 係。”張健說,冬奧和“雙減”為(wei) 冰雪運動的發展帶來了“雙契機”,有不少學校希望將課後延時服務向冰雪課堂傾(qing) 斜,但苦於(yu) 沒有師資和場地。這時,社會(hui) 上有資質的冰雪俱樂(le) 部可以為(wei) 校園的冰雪課堂做有力支持,無論是將冰雪教師“引進來”,還是讓學生“走出去”,到真正的冰雪場地沉浸式感受冰雪運動的樂(le) 趣,這樣一個(ge) 融合發展的體(ti) 係必不可少。後期,體(ti) 育教師還可以針對不同學生對冰雪知識和運動技能了解的不同程度,編寫(xie) 不同學段的冰雪運動教材。在課程教育方麵,開展不同項目的訓練課程,完善學校對冰雪項目的評價(jia) 機製。
文/本報記者 劉婧 劉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