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農民工及時足額拿到工資(金台視線)
內(nei) 容來源:《關(guan) 於(yu) 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zhuan) 項行動的通知》
製圖:汪哲平
臨(lin) 近春節,保障農(nong) 民工及時足額拿到工資成為(wei) 社會(hui) 關(guan) 注的話題。近日,國務院根治拖欠農(nong) 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zhuan) 項行動的通知》,決(jue) 定從(cong) 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春節前,以工程建設領域和其他欠薪易發多發行業(ye) 企業(ye) 為(wei) 重點,在全國範圍對欠薪問題實施集中專(zhuan) 項治理。
如何切實維護農(nong) 民工合法權益?相關(guan) 保障製度如何落實?在根治欠薪方麵有何創新探索?本報記者在多地進行了采訪。
讀者、網友反映欠薪問題,相關(guan) 部門積極回複辦理
前不久,讀者來信版和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聯合推出“讓農(nong) 民工安‘薪’”線索征集活動,得到社會(hui) 公眾(zhong) 的熱烈響應。
“感謝相關(guan) 部門關(guan) 心,我們(men) 已經收到部分工資25萬(wan) 元”“留言不到5天,被拖欠的5萬(wan) 多元工資發了”……連日來,讀者和網友積極參與(yu) 線索征集活動,反映欠薪遭遇,相關(guan) 地方部門和單位積極回複辦理,其中一些問題已得到妥善解決(jue) 。
“兩(liang) 年多前,我父母在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嵩嶼碼頭一家酒店做裝修工,被拖欠工資5萬(wan) 多元。”來自四川省的小劉通過征集活動反映,“如今父親(qin) 生病急需用錢,但酒店老板還在以各種理由拒絕支付。”
海滄區信訪局獲知這一情況後,立即與(yu) 區人社局及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嵩嶼街道及轄區派出所協商處置方案。據該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工作人員梅正林介紹,2019年該酒店進行裝修,小劉父母從(cong) 事搬運等工作,合計工錢5.8萬(wan) 餘(yu) 元,但酒店老板隻給了3000元。小劉母親(qin) 多次從(cong) 四川到福建討要工資,老板一直拖著不給。
梅正林與(yu) 街道派出所、司法所等工作人員一起把當事雙方約到嵩嶼派出所調解。“講了好幾個(ge) 小時,反複給老板做工作,講人情、講道德、講法律,老板最終答應還錢,現場給了3萬(wan) 元,並承諾剩餘(yu) 2萬(wan) 多元會(hui) 盡快還清。”梅正林說,最近,小劉母親(qin) 發來短信,表示已經拿到了剩餘(yu) 薪資。
實施重大節日、關(guan) 鍵時段24小時值班製度,開設網上舉(ju) 報投訴平台……2021年以來,海滄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暢通拓寬舉(ju) 報投訴渠道,並依托福建省勞動監測預警和智慧就業(ye) 大數據平台,在全區開展“大數據+根治欠薪”專(zhuan) 項行動。截至2021年12月24日,共辦結行政調解簡單勞資糾紛2893件,為(wei) 6151名勞動者追討工資6802.83萬(wan) 元。
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留言稱,2021年在湖北省宜都市全福河社區大溝村呼北高速第一標段從(cong) 事高速公路護坡工作,約定每月付80%的工資,9月15日前付清所有工資,“但已有幾個(ge) 月沒拿到工資了”。宜都市委辦回複表示,呼北高速公路宜都至鄂湘界段建設協調指揮部已協調中鐵建大橋局項目經理部支付該網友工資2萬(wan) 元。
各地開展根治欠薪專(zhuan) 項行動
“梁仁舉(ju) 2.3萬(wan) 元,核實清楚了請簽字”“陳其烈1.32萬(wan) 元,錢點清楚了,在這裏簽字確認”……近日,72名農(nong) 民工來到重慶市榮昌區人社局勞動監察執法接待大廳,在執法辦案人員引領下,依次領取勞動報酬。
“我們(men) 在一處安置房建設工地幹活,活幹完了,卻拿不到錢。承包人喻某一直說自己沒錢,以各種理由不給我們(men) 核算工錢。”梁仁舉(ju) 說,眼看快到春節了,工人們(men) 多次找工地、公司等反映情況,均無結果,於(yu) 是集體(ti) 來到區人社局綜合執法支隊投訴舉(ju) 報。
執法支隊接到投訴後,當即立案辦理,分別找農(nong) 民工和項目公司核實情況,查實承包人喻某與(yu) 項目公司簽訂了承包協議、項目公司確已撥付給喻某承包的工程款項等情況後,立即向喻某下達了通知書(shu) 。然而,喻某在到期後仍未履行支付義(yi) 務,執法支隊以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將其移送公安機關(guan) 。項目公司因對喻某招用農(nong) 民工的工資發放情況監管不力,被責令先行墊付農(nong) 民工工資,現已墊付37.247萬(wan) 元。
“討薪還得走正規渠道!大家四處求助這麽(me) 久,執法部門半個(ge) 月就幫我們(men) 解決(jue) 了難題。”梁仁舉(ju) 說。
從(cong) 2021年11月起,在國務院統一部署安排下,各地紛紛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zhuan) 項行動。遼寧省多部門聯合行動,重點排查招用農(nong) 民工較多的工程建設領域、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行業(ye) 、受疫情影響存在拖欠農(nong) 民工工資隱患的其他企業(ye)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涉及農(nong) 民工討薪、損害賠償(chang) 糾紛等案件實行優(you) 先立案,為(wei) 農(nong) 民工當事人提供一站式訴訟服務;川渝兩(liang) 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同步啟動專(zhuan) 項行動,在信息共享、維權聯動、案件協查等方麵加快區域協作步伐。
“2020年9月,我們(men) 幾個(ge) 人打工的飯店關(guan) 門了,工資到現在還沒拿回來。”2021年5月底,雲(yun) 南省曲靖市麒麟區勞動人事爭(zheng) 議仲裁院來了幾名務工人員進行谘詢,19歲的許太益說,“洗碗端菜,兢兢業(ye) 業(ye) 幹了兩(liang) 個(ge) 月,工錢都沒拿到。”
仲裁院工作人員了解到,這家飯店隻經營了兩(liang) 個(ge) 月,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也沒有實際工作過的證明材料,且公司法人代表如今已到外地,勞動者維權難度較大。
經過與(yu) 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對接、調取證據,結合申請人的仲裁書(shu) 申請、相關(guan) 證明等,仲裁院轉入速裁程序。仲裁員多次撥打飯店老板手機,講解政策、努力溝通,老板最終答應支付工資,於(yu) 6月中旬支付了申請人的工資3萬(wan) 多元。
既重視年底“清零”,也重視常態化監管治理,緊盯源頭創新治理根治欠薪
解決(jue) 農(nong) 民工欠薪問題,既要重視年底“清零”,也要重視平時常態化的監管治理,還需落實相關(guan) 保障措施,不斷紮緊製度籬笆,創新治理手段,夯實根治欠薪的基礎。
雲(yun) 南省曲靖市麒麟區大力推行農(nong) 民工工資專(zhuan) 戶及分賬製度。三清高速曲靖段工程中,項目公司實行農(nong) 民工上班打卡支付工資製,保證工資精準支付。“我們(men) 對欠薪舉(ju) 報實行首問責任製,接受舉(ju) 報部門必須及時采取應急處置措施。”麒麟區人社局局長何吉春說,“不屬於(yu) 本部門受理的,及時轉送相關(guan) 部門確保案件得到及時妥善處理。”
重慶市榮昌區創新探索“兩(liang) 金三製”治理欠薪頑疾,要求施工方繳納工資保證金、欠薪應急周轉金,並將其與(yu) 施工許可證掛鉤,同時在交通、水利等領域在建工程項目中推廣使用農(nong) 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台。“為(wei) 了將保證金製度落到實處,我們(men) 實行工資保證金差異化管理。”榮昌區人社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對無拖欠行為(wei) 的企業(ye) 可以少繳,存在惡意拖欠的則須多繳一些。已竣工驗收並足額支付農(nong) 民工工資的工程項目,人社部門核查確認後,2個(ge) 工作日內(nei) 會(hui) 按程序退還保證金。
福建省石獅市外來務工群體(ti) 龐大,當地整合市人社局勞動關(guan) 係股、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勞動人事爭(zheng) 議仲裁院3個(ge) 單位集中辦公,成立“和諧勞動關(guan) 係服務中心”,規範案件辦理流程,推行“一個(ge) 窗口受理、一份材料申請、三個(ge) 部門共享”的案件受理模式。2021年以來,該中心已協調處理勞資糾紛約1000件,調撤率超60%。
根治農(nong) 民工欠薪行為(wei) ,需要進一步暢通維權渠道。當前,“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台”已可隨時跨地區接受投訴,各級人社部門將核實處置舉(ju) 報信息,積極降低勞動者維權成本;一些地方也公布了省市縣三級勞動保障監察舉(ju) 報投訴地址及電話,將在春節前實行舉(ju) 報電話24小時值班製;山東(dong) 省濟南市建成集網站、微信、微博於(yu) 一體(ti) 的農(nong) 民工網上服務平台,做到件件有回應、事事有答複。目前,濟南所有縣區、街道等均建立農(nong) 民工服務機構,形成覆蓋全市的“線上+線下”五級服務網絡。
西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楊茂建議,應完善工資支付監控和支付信用等配套製度。她表示,有的地方建立工資支付守法誠信檔案,對失信單位進行懲戒,並強化輿論監督,取得不錯效果。這啟示我們(men) 要完善配套製度,突出源頭治理,實現“事後維權”向“事前防範”的轉變。比如,可以完善企業(ye) 誠信支付獎勵機製,對等級評價(jia) 良好的企業(ye) 在支付保障幹預措施中給予財政激勵,在政府采購、生產(chan) 許可、融資貸款等方麵予以優(you) 先考慮。
(人民網鍾巧花、劉寶琴參與(yu) 采寫(xie) )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10日 07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