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各地各部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賡續為民謀幸福的百年初心

發布時間:2022-01-10 16:11:00來源: 新華日報

  □ 本報記者 吳雨陽

  百年黨(dang) 史,就是一部為(wei) 人民謀幸福的奮鬥史。著力解決(jue) 好基層困難事、群眾(zhong) 煩心事,才能讓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成果更好服務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開展以來,江蘇紮實推進“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全省各地各部門認真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的需求出發,從(cong) 亟待解決(jue) 的痛點難點問題入手,實施惠及麵廣、群眾(zhong) 歡迎的實事項目5.5萬(wan) 件,出台辦實事製度10298件,推動機關(guan) 和企事業(ye) 單位黨(dang) 支部與(yu) 村(社區)黨(dang) 支部結對共建36753個(ge) ,持續掀起辦實事熱潮,不斷提升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枝一葉總關(guan) 情”,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為(wei) 民情懷,傾(qing) 注在革命時代的浴血奮戰之中、改革時代的不懈探索之中、新時代的忘我奉獻之中。全省黨(dang) 員幹部繼承和發揚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光榮傳(chuan) 統,把開展“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與(yu) 持續排查解決(jue) 民生突出問題結合起來,與(yu) 化解信訪矛盾結合起來,既立足眼前解決(jue) 具體(ti) 問題、又著眼長遠完善體(ti) 製機製,加快構建民生領域的現代治理體(ti) 係,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牢記初心使命,真情實意問民情

  一年來,全省各地各部門融合推進“兩(liang) 在兩(liang) 同”建新功行動和“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黨(dang) 員幹部牢記初心使命,各級黨(dang) 組織立足職能職責,聚焦貫徹新發展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優(you) 質高效政務服務、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等5個(ge) 方麵,及時了解和解決(jue) 群眾(zhong) 所思所想、所愁所盼。

  省委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領導小組召開座談會(hui) 、推進會(hui) ,深入基層實地調研,壓實壓緊責任。省四套班子領導以身作則,每人帶頭領辦至少1件實事項目,77件重點民生項目在2021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全省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領辦實事項目3.15萬(wan) 件,各設區市、縣(市、區)縣處級以上領導班子成員領辦實事項目5413件。目前,全省超額完成“三年改善30萬(wan) 戶蘇北農(nong) 房”目標任務,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407個(ge) ,新建、改建城市公廁912座,創建83個(ge) “江蘇省特色田園鄉(xiang) 村”;推出“十項醫保民生實事”和“我服務你健康”八項行動,全麵啟動“15分鍾醫保服務圈”示範點建設;打造“三位一體(ti) ”招聘服務體(ti) 係,舉(ju) 辦1507場招聘會(hui) ,發布職位超305萬(wan) 個(ge) 次,開展政府補貼性培訓287萬(wan) 人次。

  “小區車輛亂(luan) 停亂(luan) 放,能不能增加停車位?”“分類垃圾箱數量較少,建議考慮增加投放。”在宿遷市,一場場為(wei) 民協商議事會(hui) 持續召開,通過“嘮家常”征意見、“麵對麵”坐下談、“俯下身”做實事等方式架起黨(dang) 群幹群“連心橋”。南京市深入開展“一線訪民意、一線解難題、一線促發展”集中調研,用好“12345”政務服務熱線、人民網群眾(zhong) 留言板、紫金山客戶端“聽語”頻道、“藍鯨寧”特殊需求人群服務平台,聽取群眾(zhong) 意見,精準確定實事項目。淮安市建立“有事碼上說”網上平台,廣泛聽取、細致梳理群眾(zhong) 反映集中的困難和問題,已累計接收有效意見10664件,梯次推進意見辦理,定期向社會(hui) 公布。

  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全省黨(dang) 員幹部切實提高辦實事的能力水平,拿出實招硬招啃下“硬骨頭”、解決(jue) “老大難”。無錫市開展黨(dang) 員幹部“三聯三解”活動,全麵了解企業(ye) 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分析村(社區)存在的短板弱項、掌握困難家庭的意見訴求,在就業(ye) 援助、教育培訓、醫療救助、法律援助等方麵幫助扶持。連雲(yun) 港市開展“局長走流程”“萬(wan) 名黨(dang) 員走千村(社區)訪萬(wan) 戶”等活動,推進“四級書(shu) 記抓信訪”破解疑難問題等措施,讓黨(dang) 員幹部站在老百姓角度想問題、找辦法,惠及企業(ye) ,服務群眾(zhong) 。揚州市廣泛開展機關(guan) 和企事業(ye) 單位黨(dang) 支部與(yu) 村(社區)黨(dang) 支部結對共建,發動黨(dang) 員誌願者進社區、企業(ye) 、公園景區、鄉(xiang) 村、公共空間3萬(wan) 餘(yu) 人次,開展誌願服務活動3000餘(yu) 項;抗擊疫情期間,在重點區域、關(guan) 鍵崗位組建2478個(ge) 行動黨(dang) 支部,7.3萬(wan) 名黨(dang) 員誌願者投身基層疫情防控,讓黨(dang) 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情係重點人群,為(wei) 民解憂惠民生

  “小雨,你的羽絨服該換換了。我給你買(mai) 了一件,穿上試試。”“銅山媽媽”楊晴一早就來到大鵬鎮付莊村看望結對認下的“女兒(er) ”小雨,給她送去新買(mai) 的羽絨服和書(shu) 籍。穿上新衣服,手捧心愛的書(shu) ,小雨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用心用情解決(jue) 基層困難事、群眾(zhong) 煩心事,徐州市構建困境兒(er) 童關(guan) 愛體(ti) 係,打造“銅山媽媽‘益’路‘童’行”特色服務品牌,給予困境兒(er) 童心靈的慰藉。

  這一幕溫馨感人的畫麵,是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中江蘇聚焦重點群體(ti) 和領域,關(guan) 心幫扶“一老一小”、失獨家庭、生活困難群眾(zhong) 的生動縮影。家住蘇州市相城區的84歲老人朱奶奶,兩(liang) 年前不慎摔倒,經曆了多次手術,在家幾乎不敢走動。現在,朱奶奶家實施了適老化改造,臥室床側(ce) 、床尾和衛生間馬桶、淋浴房等處加裝了扶手,還添置了沐浴座椅、輪椅、拐杖等。蘇州市推進“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加快養(yang) 老服務設施建設,提升城鄉(xiang) 社區(村)標準化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覆蓋率,讓養(yang) 老沒有“後顧之憂”。目前,全省已為(wei) 3萬(wan) 戶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建設城市街道綜合性養(yang) 老服務中心540餘(yu) 家、農(nong) 村區域性養(yang) 老服務中心100個(ge) ,302.5萬(wan) 老年人接受了助醫助浴、配餐送餐、家政保潔等居家上門服務。

  “現在家門口有了托育園,我放心了!”前不久,泰州市薑堰區首家省級普惠托育機構穀蕊托育園改造後開園,年輕媽媽蔡暢終於(yu) 鬆了口氣。近年來,照護3歲以下嬰幼兒(er) 的普惠托育服務需求急速增長,為(wei) 讓更多家庭安心,薑堰區多措並舉(ju) 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宿遷市在全省率先實施“好媽媽公益課堂”,指導家長掌握家庭教育科學理念和方法,保障廣大兒(er) 童、青少年健康成長。省內(nei) 各地各部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辦3000餘(yu) 個(ge) “家門口的暑托班”,組織教師誌願者為(wei) 廣大中小學生提供公益看護、課業(ye) 輔導、興(xing) 趣培養(yang) 、紅色文化教育等服務,為(wei) 年輕父母“減壓鬆綁”,帶給孩子們(men) 金色的童年。

  截至目前,全省為(wei) 3萬(wan) 餘(yu) 名“八大群體(ti) ”職工送上健康體(ti) 檢;創新實施“夢想小屋”計劃,建成交付“夢想小屋”5543間;建設600個(ge) 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示範社區和26個(ge) 公益性心理谘詢服務中心;走訪慰問烈士遺屬10624戶,落實幫扶困難退役軍(jun) 人86288人。省發改委會(hui) 同省民政廳、省衛健委深入開展調研,強化問題導向,研究製定《促進養(yang) 老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針對“一老一小”領域的突出問題和瓶頸短板,進一步完善規劃體(ti) 係、供給體(ti) 係、政策體(ti) 係,優(you) 化發展環境,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建立工作機製,常態長效暖民心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開展以來,全省各地各部門將“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以製度形式固化下來、堅持下去,探索建立相關(guan) 工作機製,推動實踐活動常態長效開展。

  全省各地各部門建立健全“知民情、察民意”工作機製,綜合運用實地走訪、集體(ti) 座談、民意調查、網絡征求意見、信訪渠道和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收集意見等手段,排查梳理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南通市利用“城市大腦”創新打造“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項目管理平台,建立起即時報送、實時監督、月初預告、月中提醒、月底督辦、線下巡查、辦結評價(jia) “七步工作法”,把辦實事項目的推進過程、最終成效盯在眼裏、抓在手上。鹽城市大豐(feng) 區弘揚“店小二”精神,開展“四平台 一體(ti) 化”服務模式,通過跨部門、跨平台、跨業(ye) 務的數據交換,動態分析研判群眾(zhong) 訴求,形成業(ye) 務實時共享、指令高效交辦、落實及時反饋的大閉環管理,辦事時長縮短一半以上。

  “現在小區綠化好了,環境美了,每天心情更愉快了。”家住泰州市高港區的楊女士開心地告訴《到問題現場去》欄目組回訪人員。一年以來,泰州市開設《到問題現場去》電視專(zhuan) 欄,收集投訴3萬(wan) 餘(yu) 條,確定相關(guan) 問題線索110餘(yu) 例,重點排查曝光在為(wei) 民辦實事上存在的形式主義(yi) 問題,由市紀委、效能辦等部門跟進督查,形成跟蹤問效的反饋機製。江陰市在市融媒體(ti) 中心開設全媒體(ti) “一幫到底”專(zhuan) 欄,緊緊圍繞人民群眾(zhong) 麵臨(lin) 的“急難愁盼”問題及時進行跟蹤督查,150多個(ge) 部門、單位在專(zhuan) 欄中同心協力為(wei) 民解決(jue) 實際困難。鹽城市實行“掛牌管理、辦結銷號”製度,抓緊抓好每件留言和來信來電的處理幫辦,直至群眾(zhong) 滿意為(wei) 止。

  群眾(zhong) 滿意是辦實事的追求和標準。目前,省級層麵製定出台“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評估辦法,各地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實事項目效果評估製度。鎮江市在“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把“閱卷權”和“打分表”交給群眾(zhong) ,把群眾(zhong) 認不認可作為(wei) 最重要的參照係,構建“三單三表三員”閉環模式。無錫市創新推出“部門主動評、現場機動評、答辯互動評、各方聯動評”的四評機製,聚焦組織領導、群眾(zhong) 滿意度、時序進度、長效機製、工作成效、宣傳(chuan) 氛圍,推行群眾(zhong) 評議占51%的加權賦分製,以“四六加”評估辦法紮實開展驗收評估,提升實踐活動質效。常州市在全省率先開展“民生實事評議答辯會(hui) ”,構建“線下訪民情、線上訪輿情”的線下線上“雙訪”工作機製,“領導領辦、部門主辦、合力共辦、跟蹤督辦”的“四辦”工作機製,“組織評定+群眾(zhong) 評價(jia) ”的“雙評”工作機製,切實把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成效轉化為(wei) 為(wei) 民造福、促進發展的有力舉(ju) 措。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