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新設市場主體同比增長10.27%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cong) 通州區市場監管局獲悉,去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市場新設市場主體(ti) 21624戶,同比增長10.27%,市場主體(ti) 總量全市排名第4,創5年新高。截至去年12月底,通州區市場主體(ti) 總量達172140戶,億(yi) 元以上企業(ye) 1522家。去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北京市營商環境評價(jia) 中位列第三。
據通州區市場監管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2021年,通州區共新設企業(ye) 21411家,其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chan) 和供應業(ye) 、製造業(ye)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ye) 增長迅猛,分別增加75、35、4467家,增長數量位居前三名。新設外商投資企業(ye) 207家,總數達到了1181家。在172140戶市場主體(ti) 當中,企業(ye) 總計1.45萬(wan) 戶,其中科技類企業(ye) 41386家,批發和零售業(ye) 類企業(ye) 28567家,租賃和商務服務業(ye) 類企業(ye) 20372家,位居企業(ye) 數量前三位。據介紹,通州區日均新設企業(ye) 90戶,每千人擁有市場主體(ti) 數達107.28戶,千人擁有市場主體(ti) 數量位居全市第一。
告知承諾即可辦理登記業(ye) 務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去年,通州區市場監管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構建新型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格局。去年5月,通州區市場監管局圍繞重點產(chan) 業(ye) 落地、知識產(chan) 權創造與(yu) 保護、監管方式改革、“環球主題公園”項目建設、“京津冀一體(ti) 化”協同發展等六個(ge) 方麵,牽頭製定了《關(guan) 於(yu) 服務“兩(liang) 區”建設優(you) 化營商環境促進副中心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優(you) 化副中心營商環境的目標和任務,一攬子推行了27項具體(ti) 舉(ju) 措。
“我們(men) 針對企業(ye) 開辦的全過程的難點、痛點、堵點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全麵施行‘全程電子化登記’。目前已有2.4萬(wan) 戶市場主體(ti) 通過告知承諾辦理了登記注冊(ce) 業(ye) 務,占到全部業(ye) 務量98%以上。”通州區市場監管局登記注冊(ce) 科副科長王詩雯說。2021年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新設企業(ye) 2700戶,占全區新設企業(ye) 的15%,“兩(liang) 區”範圍內(nei) 市場主體(ti) 活力增長趨勢強勁。同時,通州區市場監管局還在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開展商標注冊(ce) 及商標權質押登記業(ye) 務,設立受理窗口,目前共受理商標申請411件,其中注冊(ce) 申請158件,吸引一批知識產(chan) 權專(zhuan) 業(ye) 平台、服務機構落戶副中心。
注冊(ce) 登記便利化跨越升級
去年,通州區市場監管局在優(you) 化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營商環境工作中不斷探索,在便利化服務措施上下功夫。2021年實現了“證照聯辦”向“一照含證”再到“一照含多證”的階梯式跨越升級。將食品經營許可、小餐飲許可、小食雜店備案等4個(ge) 食品審批高頻事項納入首批改革範圍,並在全市率先推行營業(ye) 執照與(yu) 食品審批的“一次填報、並聯審批、一次辦結”。同時將企業(ye) 食品經營許可,藥品零售許可,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許可等證麵信息合並加載到營業(ye) 執照,通過掃描營業(ye) 執照上的兩(liang) 個(ge) 二維碼即可隨時隨地進行查詢和信息比對。
“我們(men) 將多種經營許可證麵信息加載到營業(ye) 執照上,企業(ye) 在申請開辦時僅(jin) 需準備一次材料,通過網上係統進行提交就可以同步辦結。更重要的是,今後企業(ye) 也不用拿著厚厚的一摞執照和許可證,隻需一張營業(ye) 執照就可以滿足日常到相關(guan) 部門辦事、去銀行開戶或是簽訂合同協議的需要。”王詩雯說。繼去年5月北京錦熹文化傳(chuan) 媒有限公司通州分公司成為(wei) 通州首家實現“一企一照、一照準營”的企業(ye) 後,目前已有10餘(yu) 戶企業(ye) 享受到政策紅利。
市場準入登記審查實現“秒批”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ye) 說了算。去年3月,稻香村通州朗清園店的負責人趙女士提交登記材料僅(jin) 僅(jin) 幾分鍾,後台的打照機就把執照打印了出來。“之前聽說副中心的登記業(ye) 務能實現‘秒批’了,沒想到真這麽(me) 快,營業(ye) 執照到手裏還是熱乎的。”趙女士說道。據了解,通州區市場監管局對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推行“證照分離”改革,企業(ye) 申報登記事項後,登記機關(guan) 後台審查“秒批”,營業(ye) 執照立等可取。同時,通州區市場監管局還充分挖掘北京市e窗通登記服務平台全程網辦的技術優(you) 勢,通過創新“網上審批+跨域寄遞”辦理模式,突破性地實現了京津冀地區市場主體(ti) “跨省通辦”。
文/本報記者 王薇 通訊員 潘若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北京朝陽公示15家未能全麵執行疫情防控措施企業
- 民航局:鼓勵航空公司更靈活調配運力 滿足春運需求
- 科技賦能“物管+商管”賽道 龍湖上線“新物種”
- 國家知識產權局:截至2021年底 我國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7.5件
- 2021年知識產權相關統計數據發布 三個領域發明專利有效量增長最快
- 《“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明確住有所居、老有所養、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等多領域政策利好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
- 【央廣網評】地鐵裏打孩子、讓孩子下跪?如此帶娃法理不容!
- 新聞有觀點|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為什麽2022產業增量依然可期?
- 中銀協發布“2021年銀行業十件大事” 聚焦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條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