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體育館冬奧冰球場館開啟製冰 預計1月18日完成
澆冰車進行底冰澆築作業(ye)
本報訊(記者 李澤偉(wei) )北京冬奧會(hui) 國家體(ti) 育館冰球賽事場館日前正式開始製冰,預計在1月18日完成。製冰結束後,場地將進入養(yang) 護階段,屆時直接服務保障冰球賽事。此外,近日,國家體(ti) 育館場館景觀基本更換為(wei)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賽時景觀,目前,形象景觀布置工作已基本完成。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1月9日,來自美國的主製冰師多恩·莫法特到國家體(ti) 育館冬奧冰球競賽館和訓練館進行實地踏勘。“多恩現年64歲,在過去的35年中他一直在冰場行業(ye) 工作。北京冬奧會(hui) 將是多恩第四次參與(yu) 冬奧會(hui) 以及第二次擔任主製冰師。”國家體(ti) 育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這已經是多恩第四次為(wei) 中國國家體(ti) 育館場館製冰了。第一次是在2021年1月黑冰測試,主要為(wei) 測試製冷係統和製冷機組而製冰;第二次與(yu) 第三次則是為(wei) 同年4月、11月舉(ju) 辦的“相約北京”冰球國內(nei) 測試活動而製冰。多恩已對國家體(ti) 育館整個(ge) 場館的製冷係統非常熟悉,並且與(yu) 中方製冰人員配合也越來越默契,他對這次的製冰工作充滿了信心。另一位製冰師裏克·拉甘來自美國佛羅裏達州基西米, 目前,他與(yu) 多恩已開始了中國國家體(ti) 育館冬奧冰球場館的製冰工作。
據悉,按照製冰流程,要先對競賽場館FOP區混凝土表層進行降溫,降到零下8攝氏度的時候,才可以用澆冰車進行底冰澆築。1月11日上午,澆冰車駛進競賽場館,一圈又一圈進行底冰澆築作業(ye) 。澆築十多分鍾停歇下來,等冰麵凝結定型之後,繼續鞏固澆築,直至底冰澆築大約保持在1厘米的厚度,這一工序就算完成了。
接下來,冰球場工作人員將用噴漆畫線裝置進行白漆噴塗,一共噴塗三遍,畫線包括藍線、紅線、爭(zheng) 球圈、球門區;另外還要進行logo鋪設,包括中心爭(zheng) 球圈logo,以及四個(ge) 板牆角的logo。上述工序均完成後,還要繼續澆冰增加冰麵厚度,冬奧會(hui) 對冰麵的要求平均厚度約為(wei) 4厘米,冬殘奧會(hui) 冰麵平均厚度約為(wei) 5厘米。
整個(ge) 製冰流程完成大概需要8天時間。“按照目前進展程序,預計1月18日完成製冰。製冰結束後,場地就將進入養(yang) 護階段,屆時直接服務保障冰球賽事。”國家體(ti) 育館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國家體(ti) 育館將承擔冬奧會(hui) 的冰球項目賽事,其中主館為(wei) 冰球比賽主場館,副館為(wei) 賽事運動員的更衣室,訓練館則作為(wei) 冰球的訓練場地。
近日,國家體(ti) 育館場館景觀基本更換為(wei)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賽時景觀,目前,形象景觀布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我們(men) 根據主館、副館、訓練館三個(ge) 建築場館的需求設計了不同的形象景觀。”國家體(ti) 育館相關(guan) 負責人說。訓練館內(nei) 色調以藍色和藍白漸變為(wei) 主,主館內(nei) 是以冰藍和藍白漸變加上竹綠色,呈現出一種層級的變化。在整體(ti) 形象上采用了青綠山水,這是中國傳(chuan) 統的水墨畫,還包括長城文化等內(nei) 容。同時,賽時期間適逢中國傳(chuan) 統節日——春節,將結合喜慶元素和氣氛更好地和奧運賽事的整體(ti) 文化相融合。
除了三個(ge) 建築場館的不同景觀設計,國家體(ti) 育館還打造了一處融合不同冬奧元素在內(nei) 的觀眾(zhong) 打卡點,在國家體(ti) 育館外牆的玻璃幕上將展現“超大版”的冰墩墩,這是國家體(ti) 育館亮點之一。結合冬奧賽事的核心圖形和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印記,將其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再加上總體(ti) 高度達14米的冰墩墩有望成為(wei) 整個(ge) 中心區廣場區觀賽觀眾(zhong) 理想的打卡點,同時也為(wei) 國家體(ti) 育館內(nei) 冰球運動做到很好的推廣。
文/本報記者 李澤偉(wei) 攝影/張恩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