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執行“一件事”改革成果發布 2021年60多萬件執行案件一個平台辦理
人民網杭州1月13日電 (張麗(li) 瑋)浙江全省法院“一網通辦”發起執行協查近3500萬(wan) 次,執行到位995億(yi) 元;“一次辦結”線上處置不動產(chan) 4600多宗,平均辦證用時由原來的20天縮短至2天……今天,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發布了去年以來全省執行“一件事”改革成果。
2020年4月,諸暨法院率先試水數字化改革,推出不動產(chan) 處置“一件事”改革,不動產(chan) 處置過程中的交易難、過戶慢等問題得到明顯改善。在總結諸暨市不動產(chan) 司法處置“一件事”改革成功經驗的基礎上,2021年,浙江法院在全省推出執行“一件事”改革。
老百姓官司打贏了卻拿不到錢,怎麽(me) 辦?案多人少,如何優(you) 化司法資源配置?協同部門配合度不高如何破解?發布會(hui) 上,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黨(dang) 組成員、執行局長魏新璋指出,執行“一件事”改革是浙江法院以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事項、破解執行工作中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為(wei) 導向,在全國率先謀劃開展的執行多跨協同場景應用。
依托浙江法院辦案辦公平台,2021年1月,智慧執行2.0平台上線運行。智慧執行2.0平台將執行辦案8類案件100餘(yu) 個(ge) 流程節點信息、20餘(yu) 類涉執財產(chan) 信息在線歸集,實現了重構執行工作流程、多維度搭建人財查控處置體(ti) 係、全覆蓋強化監督管理、全節點實時留痕公開。2021年,浙江省106家法院、1.5萬(wan) 名幹警、60多萬(wan) 件執行案件在該平台上辦理。
截至目前,智慧執行2.0平台已實現最高法院信息係統聯通,實現與(yu) 公安部、自然資源部、證交所、全國3900多家銀行以及省市縣三級自然資源、稅務、綜合執法等1000多家協作單位的對接。
根據省高院“全域數字法院”建設及執行“一件事”改革總體(ti) 目標,浙江省各地法院探索執行“一件事”改革不同場景應用。
拱墅法院探索打造的司法拍賣輔助事務綜合集成改革創新模式,確保了法拍車處置工作全流程智能分析、功能升級、監督考評及多跨場景協作的全方位融合。2021年,拱墅法院法拍車成交數達374輛,圍觀人數超170萬(wan) 人次,成交額達3992萬(wan) 元,平均成交耗時同比減少48天,溢價(jia) 率達59.6%,實現多方共贏。
2021年9月,湖州中院全麵部署打擊拒執犯罪係統集成改革,協同部門按照責任清單和操作指引辦理協同事項,全程線上留痕,倒逼協同部門規範協同辦理。截至去年底,湖州全市法院移送拒執線索121條,立案反饋平均用時從(cong) 原先的近30天縮短至5個(ge) 工作日;發起協助查證事項100餘(yu) 次,均在5個(ge) 工作日內(nei) 得到反饋。
諸暨法院構建不動產(chan) 司法處置多跨協同子場景,運用一體(ti) 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台,打破政務“信息孤島”。截至2022年1月10日,共發起聯審943次,反饋860件,掛拍942件,成交548件,盤活沉澱工業(ye) 土地60.3萬(wan) 平方米,成交金額25.0155億(yi) 元,繳納稅費1.98億(yi) 元。一拍成交率66.47%,同比提高13.25個(ge) 百分點,溢價(jia) 率54.53%,同比提高32.3個(ge) 百分點,群眾(zhong) 滿意率100%,因標的物瑕疵導致的信訪率從(cong) 1.5%下降至0。
“以最優(you) 方案、用最佳方法、最短時間、最小成本、最少代價(jia) 開展執法辦案,實現‘辦案最公、用時最少、群眾(zhong) 司法獲得感最強’,成為(wei) 浙江法院的顯著特質。”魏新璋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