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區召開兩院院士座談會,擘畫人才發展新藍圖
人民網上海1月19日電 (葛俊俊)截至2021年底,生活、工作在楊浦的兩(liang) 院院士人數為(wei) 69人(不含外籍),占到在滬兩(liang) 院院士總數的1/3。作為(wei) 高層次人才聚集區,1月18日,楊浦區以“人才秀帶,院士領航”為(wei) 主題開展了2022年楊浦區兩(liang) 院院士座談會(hui) ,旨在加快楊浦區融入人才強國雁陣格局,在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中發出“楊浦聲音”,發揮好兩(liang) 院院士在楊浦科研攻關(guan) 、戰略谘詢、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yang) 中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複旦大學校長金力,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陳傑等12名在楊浦區工作生活的兩(liang) 院院士出席,並圍繞楊浦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本次座談會(hui) 由中共楊浦區委、楊浦區人民政府主辦,楊浦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承辦。
“有什麽(me) 樣的人才,城市就有什麽(me) 樣的競爭(zheng) 力,有什麽(me) 樣的未來。”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人才處處長譚樸珍在致辭中表示,希望在滬院士把握好世界科技發展大勢,攻關(guan) 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帶領科技創新跑出上海“加速度”;開展前瞻性研究,積極為(wei) 上海發展提出專(zhuan) 業(ye) 化建議;弘揚科學家精神,讓科學家成為(wei) 孩子們(men) 尊崇向往的職業(ye) ;培育青年人才,為(wei) 國家戰略人才力量蓄足源頭活水。
楊浦區委書(shu) 記謝堅鋼發言
作為(wei) 高能級的科技創新引領區,楊浦區近年來積極發揮高校科研院所集聚的優(you) 勢,走出了一條從(cong) “工業(ye) 楊浦”到“知識楊浦”再到“創新楊浦”的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之路。楊浦區委書(shu) 記謝堅鋼表示,楊浦將從(cong) 三個(ge) 方麵入手,搭建吸引和集聚人才的高能級平台:一是拓展人才科研圈,發揮資本市場積極作用,實現從(cong) 新技術到新產(chan) 業(ye) 的跳變躍升。二是拓展人才朋友圈,匯聚全球智慧資源、創新要素,譜寫(xie) “海聚英才”新篇章。三是拓展人才秀帶圈,精準對接服務人才,形成從(cong) “工業(ye) 鏽帶”到“生活秀帶”和“人才秀帶”的人民城市新圖景。
目前,以兩(liang) 院院士為(wei) 代表的海內(nei) 外高層次人才已經和楊浦的創發展融合共生、同頻共振。楊浦區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數量達8000餘(yu) 家,高新技術企業(ye) 為(wei) 973家,居中心城區第一。“大象起舞、螞蟻雄兵”,這其中既有兩(liang) 院院士為(wei) 引領的創新成果在楊浦轉化落地,也有768家從(cong) 海外學成歸國人才創辦的企業(ye) 在楊浦茁壯成長。
決(jue) 策谘詢顧問聘任儀(yi) 式
決(jue) 策谘詢顧問聘任儀(yi) 式
會(hui) 上,人民城市海聚英才發展研究院舉(ju) 行了決(jue) 策谘詢顧問聘任儀(yi) 式。市委組織部人才處處長譚樸珍、楊浦區委書(shu) 記謝堅鋼為(wei) 金力、陳傑、汪品先、莊鬆林、黃崇祺、褚君浩院士頒發聘書(shu) ;楊浦區人大常委會(hui) 主任程繡明、區委副書(shu) 記周海鷹為(wei) 林元培、穆穆、常青、李兆申、徐祖信、李俊院士頒發聘書(shu) 。
現場,還發布了“將遇——院士對話大國工匠領航行動”。該領航行動將匯聚楊浦兩(liang) 院院士和大國工匠、卓越工程師優(you) 勢資源,聚焦科技賦能、實業(ye) 發展、創新創業(ye) 的前沿熱點領域,講述科研與(yu) 製造背後的精彩故事。
與(yu) 會(hui) 的12名兩(liang) 院院士圍繞“楊浦打造人才秀帶,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主題,結合自己的科研領域發表了精彩講話。複旦大學校長金力院士對楊浦進一步強化高水平人才高地戰略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立足校區,加快基礎創新研究。二是依托園區,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三是融入社區,營造創新活力生態。上海理工大學光電信息與(yu) 計算機工程學院院長莊鬆林院士建議,要在人才引進、人才培養(yang) 上不拘一格。楊浦要構建全麵化的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不要隻看論文,更要注重人才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貢獻。
“各位院士不僅(jin) 在各自崗位和學科領域創造了非凡業(ye) 績,也為(wei) 楊浦創新發展貢獻了寶貴的智慧力量。”謝堅鋼表示,接下來楊浦將以精準優(you) 質高效的服務,助力院士在事業(ye) 發展上取得更大成就,也希望院士們(men) 發揮凝聚人才的“強磁場”作用,為(wei) 楊浦創新發展集四海之氣、聚八方之智,吸引各方才俊常駐楊浦,紮根楊浦,成就事業(ye) 夢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