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考古何以“熱”起來(新語)

發布時間:2022-01-19 16:3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三星堆遺址新發現全程直播,引發眾(zhong) 多網友關(guan) 注;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數字考古活動,吸引3000萬(wan) 人次“在線考古”;陝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被確定為(wei) 漢文帝霸陵……剛剛過去的2021年不僅(jin) 是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還產(chan) 生了眾(zhong) 多令人欣喜的考古發現,讓人們(men) 進一步感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近年來,不少考古發現吸引了大批“粉絲(si) ”,曾被視為(wei) “小眾(zhong) ”“冷門”的考古日益走向大眾(zhong) 、掀起熱度。

  “考古熱”的背後,是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者貼近公眾(zhong) 的努力。從(cong) 許多博物館推出的考古體(ti) 驗活動,到線上直播發掘現場……通過傳(chuan) 播手段的創新,多種多樣的“打開方式”將有料的內(nei) 容與(yu) 有趣的形式相結合,在展示考古成果的同時,增強了人們(men) 對考古的親(qin) 近感,成為(wei) 了解考古、走近考古、熱愛考古的契機和窗口。

  “考古熱”的持續,反映了年輕人渴望了解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強烈需求。考古學不僅(jin) 關(guan) 乎過去與(yu) 現在,更麵向未來。頻頻打動人心的,不隻是震撼的發掘、壯觀的遺址、精美的文物,更是中華文明的輝煌成就與(yu) 悠久燦爛的曆史文化。近年來,浙江杭州、四川眉山、河南安陽等地都麵向社會(hui) 招募考古誌願者,引發眾(zhong) 多年輕人踴躍報名。一名參與(yu) 過考古工作的誌願者曾感慨:“突然覺得曆史不再那麽(me) 縹緲,我好像在茫茫長河中抓住了曆史的一根麥穗。”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熱”起來的同時,也應注意澄清認識誤區、避免跑偏,真正展現考古工作的意義(yi) 與(yu) 價(jia) 值。例如,此前有媒體(ti) 在直播考古發掘時連線某盜墓小說作者,就曾引發爭(zheng) 議。考古不能與(yu) 盜墓混為(wei) 一談,也不等同於(yu) “挖土尋寶”,日複一日的堅持、不懼寒暑的艱辛和小心求證的嚴(yan) 謹才是考古工作的本真。

  豐(feng) 富多樣的創新為(wei) 人們(men) 走近考古打通了新路徑。期待“熱起來”的考古持續“熱下去”,讓更多人透過雲(yun) 煙,拂去塵土,同曆史與(yu) 文明的瑰寶相遇。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18日 12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