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如何讓幹部教育培訓“活”起來?江蘇海安推出“五彩海陵·幸福海訓”工程

發布時間:2022-01-24 16:42: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青墩遺址博物館中,探源江海文明;“蘇中七戰七捷”紀念碑前,追尋紅色足跡;韓紫石故居內(nei) ,聆聽初心故事;雅周現代農(nong) 業(ye) 園裏,見證鄉(xiang) 村振興(xing) 碩果……今年以來,江蘇省海安市按照“點上挖掘、線上串聯、麵上打造”的總體(ti) 思路,深入實施“優(you) 質現場教學點、優(you) 質培訓課程”雙優(you) 創建工程,有機融合“現場”“教”“學”三個(ge) 要素,打造“五彩海陵·幸福海訓”幹教品牌,讓高質量的“現場教學”在海陵大地“活”起來,“火”起來。

  五彩路線,現場教學增光添色

  去年10月9日,海安市2021年秋學期新任科級幹部踏上學習(xi) 之旅。行走以營溪黨(dang) 支部紀念館為(wei) “起點”的紅色線路,是所有學員的“必修課”。“有聲有色的實景課堂讓我有感有得。革命先輩堅定執著的理想信念和忠貞不渝的為(wei) 黨(dang) 情懷讓我無比震撼,我一定繼承先烈的革命理想和精神,更好地紮根基層,為(wei) 人民服務。”學員代表淩琳表示。

  海安是革命的土地、紅色的搖籃。今年,海安積極保護運用好本土紅色資源,圍繞10公裏輻射全覆蓋、無盲區目標,繪製全市黨(dang) 性教育“紅色地圖”,挖掘、建設、提檔更多紅色地標成為(wei) 幹部教育培訓的“第二課堂”。

  “大鍋燴菜”變“小灶分餐”。按照主題鮮明、亮點突出,實踐特色、內(nei) 涵豐(feng) 富的要求,海安對全市各領域130餘(yu) 個(ge) 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且在省市外產(chan) 生一定社會(hui) 影響的示範先進單位和組織進行“剝絲(si) 抽繭”、串點成線,開發出“紅色足跡·重溫崢嶸歲月”“綠色鄉(xiang) 情·觸摸振興(xing) 脈搏”“藍色密匙·領略創新動力”“青色底蘊·品悟江海文明”“金色紐帶·探尋善治之道”5條特色線路,形成“五彩海陵10公裏現場教學圈”。“角斜紅旗民兵團史績陳列館” 等7個(ge) 教學點入選南通市現場教學點培育項目庫,“青墩遺址博物館”等5個(ge) 教學點入選南通市幹部教育培訓十大精品線路。

  專(zhuan) 兼融合,現場講解魅力十足

  “想要把沉悶乏味的理論知識講深講透,不僅(jin) 要求授課語言‘接地氣’、宣講方式‘冒熱氣’,在教學案例的挑選上也要切中要害……”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ge) 人劉萬(wan) 春一語道破現場教學“教”的難點。

  為(wei) 把每個(ge) 現場教學點的時代內(nei) 涵講深講透,講到學員心坎上,海安整合資源,著力打造一支熱愛講解事業(ye) 、業(ye) 務能力突出、勝任接待服務的高素質講解員隊伍,提升現場教學戰鬥力。聘任30位“百姓名嘴”為(wei) 專(zhuan) 職講解員;通過“寫(xie) 稿+訓講”“實境+實戰”“宣講+評比”等方式,從(cong) 1500名基層理論宣講誌願者中遴選100人為(wei) 兼職講解員;吸納137名名校優(you) 生青年人才為(wei) 誌願講解員……海安通過領導專(zhuan) 家當教員、解說“聽講”練技能的“課堂”模式,定期對講解員進行培訓。

  去年7月15日,首期幹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專(zhuan) 兼職講解員培訓班開班,共設置講解技巧提升、聲音表現力提升、講解員禮儀(yi) 儀(yi) 態、現場語言組織四門課程,圍繞表情、手勢、語調、儀(yi) 態、講解內(nei) 容等方麵對學員逐一進行點評並輔導糾正。“講解員是一個(ge) 展館的‘門麵擔當’,其飽滿的情緒,恰當語氣、語調、語速都是影響受眾(zhong) 感官的重要因素。通過培訓,我對講解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也為(wei) 我更好地提升自己提供了指導。”海安街道星海社區講解員張偉(wei) 偉(wei) 說。

  全景體(ti) 驗,現場培訓入腦入心

  “稍息,立正!開始軍(jun) 訓!”去年9月24日,來自全市市鎮機關(guan) 部門和企業(ye) 事業(ye) 單位的43名青年幹部脫下“工作便裝”,換上“迷彩戎裝”,開啟為(wei) 期一周的封閉式訓練。“5:30起床,6:00早操……晚上9:30就寢”“分列式訓練、專(zhuan) 題黨(dang) 課、黨(dang) 性講座、篝火晚會(hui) 、軍(jun) 事匯報表演……”白天軍(jun) 事訓練、晚上黨(dang) 性錘煉的豐(feng) 富內(nei) 容讓每一個(ge) 學員忙碌而充實。

  海安進一步深化現場教學創新力度,將各類新型教學方式方法融入現場教學中,精心設計學前熱身、現場體(ti) 驗、專(zhuan) 題講授、互動研討、歸納提升五個(ge) 環節,構建“四個(ge) 一”組合教學模式,即一次專(zhuan) 業(ye) 講解、一堂教學點評、一個(ge) 專(zhuan) 題視頻介紹、一門專(zhuan) 題黨(dang) 課,實現幹部教育培訓“說教式”向“共享式”轉變。此外,還根據教學需求,創新推出行軍(jun) 體(ti) 驗式、現場模擬式、典型訪談式、情景再現式等一批鮮活現場體(ti) 驗課程,讓現場教學“沉”進去,培訓效果“活”起來。

  全國紅色村“試點”東(dong) 夏村通過“演唱+舞蹈+對白”的方式,編排了《初心下的誓言》《獵殺》《火種》三部紅色舞台劇,高鳳英烈士紀念館、黨(dang) 性淬煉館等通過邀請革命老戰士、烈士後代、先進模範等現身說法,學員在實地、實情、實景中引起心靈共鳴,在互動交流中加深認識,現場教學感染力和穿透力不斷增強。

  “‘五彩海陵·幸福海訓’工程,鏜出一條以現場點教學優(you) 化幹部教育培訓的新路子,學員能自覺把現場感悟轉化為(wei) 提升思想境界的潛在動力,指導工作實踐,真正實現了培訓內(nei) 容入腦、入心。”海安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張明星表示。(顧明 蔡誠 劉文奇)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