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低空翱翔 探路三年間

發布時間:2022-01-26 15:55:00來源: 四川日報

  原標題:低空翱翔 探路三年間

  2018年2月

  四川啟動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

  2018年12月

  四川實現新機製下的安全首飛

  從(cong) 成都市中心出發,往西北方向驅車70多公裏,就是彭州市桂花鎮鹿坪社區。這裏聚集了國內(nei) 40多家無人機研發、測試、應用和培訓公司,其中不乏縱橫、大疆、朗星等國內(nei) 知名無人機企業(ye) 。

  一個(ge) 小山村,為(wei) 何能讓這麽(me) 多無人機企業(ye) 聚集於(yu) 此?“在這裏,飛得起來!”成都縱橫飛行基地主任鄭文強給出答案。2021年,在空軍(jun) 和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委員會(hui) 辦公室的支持下,一塊半徑3公裏、真高300米的無人機專(zhuan) 用飛行空域——“天空之眼”無人機測試飛行基地在鹿坪社區建成。這正是四川深化開展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改革試點的成果之一。

  2017年12月,四川獲批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開展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省份,2018年2月啟動試點。2018年12月24日,四川實現新機製下的安全首飛,標誌著試點真正進入試運行階段。首飛至今三年,四川試了些什麽(me) ?

  三大突破

  確定“哪裏飛”“怎麽(me) 飛”“如何報備”

  近年來,我國通用航空整體(ti) 發展迅速,但由於(yu) 空域等因素限製,通用航空飛行活動增長滯後。在試點中,四川從(cong) 空域源頭入手,在劃設目視飛行空域、製定運行規則等方麵進行探索。2018年6月,四川在全國率先成立了首個(ge) 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委員會(hui) 辦公室,牽頭負責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各項工作。同年12月,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運行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解決(jue) 通航飛機在“哪裏飛”,是試點的首要任務。

  省委軍(jun) 民融合辦常務副主任、省低空辦主任雷開平介紹,我國推行低空空域改革已有近20年時間,但一直難有突破,主要原因就在於(yu) 我國空域管理采取“用戶屬性的隔離運行”模式,空域被分割對應到各用戶,通航飛行隻能申請臨(lin) 時空域,“這種模式具有明顯的‘排他性’,導致空域利用效率低下。劃定試點空域,才能讓通航飛機有一片自由飛行的‘試驗田’。”

  2018年12月底,我省啟動首批試點空域,在成都平原周邊劃定“四點、三片、一通道”共2100餘(yu) 平方公裏;2019年11月,又啟用了第二批試點空域,空域範圍由成都周邊拓展到川北和川南,空域麵積也擴大到6600多平方公裏,低空目視通道由1條增加到5條,通道總長度500公裏,基本實現了成都與(yu) 眉山、自貢、樂(le) 山、內(nei) 江、資陽等城市之間的互聯互通。

  1月11日上午10:00,四川騰盾科創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型無人機完成飛行表演,穩穩地落在了自貢鳳鳴通用機場的跑道上。此次飛行表演的場地是自貢川協“5號空域”,麵積1600餘(yu) 平方公裏、高度2400米,這也是我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第二階段空域啟動中麵積最大、高度最高的協同空域。

  隨即而來的問題就是“怎麽(me) 飛”。省委軍(jun) 民融合辦總工程師曹坤介紹,以往通航飛機的飛行均是通過“管製指揮模式”,更多依靠地麵調度,同一空域同一時間段,隻能有一架飛機在飛行。四川探索試點“有管理的低空目視自主飛行”新模式,飛行員根據飛行情報和氣象信息,自行判斷飛行條件,自主執行任務,並對決(jue) 策和安全負責。“這也意味著,在協同管理區域內(nei) 的各通航用戶之間不再采取相互隔離的方式飛行,而是按照規則融合飛行,讓空域成為(wei) 真正的‘空中高速公路’和‘非管製特區’。”

  “就如同汽車上路一樣,上路自由、責任自擔。”省低空空域協同運行中心帶班主任楊健解釋,但這並不是隨意飛。中心根據運行需要,在原係統的基礎上升級改造了數據統計、氣象情報發布等功能,開發手機APP使飛行計劃報備、飛行航線規劃、航空情報獲取更加便捷。同時,還利用ADS-B(廣播式自動相關(guan) 監視係統)等技術手段、甚高頻通信組網,確保低空飛行“看得見,叫得到”。

  此外,四川還極大簡化飛行計劃報批流程,將“審批製”改為(wei) “報備製”,由以往的“至少提前一周的空域申請、提前一天的計劃申請、起飛前的放飛許可”三個(ge) 環節簡化為(wei) “提前一個(ge) 小時、通過多種形式報備”。

  兩(liang) 大效應

  空域用戶數量大增,通航產(chan) 業(ye) 加速集聚

  “以前想要飛一次太難了!”四川豪芸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總經理魯濤感觸頗深,“現在全國各地的飛行愛好者都願意來四川飛,上個(ge) 月北京有個(ge) 小夥(huo) 子來我們(men) 這裏學習(xi) 飛行,連續飛了20多天。”

  各項新的探索,為(wei) 我省通用航空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省低空空域協同運行中心數據顯示,自2018年12月首飛以來,中心累計安全保障飛行303942架次、90253小時。三年來,試點空域年度飛行架次和飛行小時平均增長分別為(wei) 89%、115%。

  空域用戶數量也持續增長。首飛以來,我省試點空域用戶數量累計已達198家,其中省內(nei) 企業(ye) 141家、省外企業(ye) 57家(含無人機企業(ye) )。2021年全年新增77家用戶,省外用戶39家。

  “來川開展業(ye) 務的省外通航企業(ye) 明顯增多!”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周小明說。作為(wei) “天空之眼”無人機測試飛行基地的運營平台,翔彭智航科技成立以來,已經有60家無人機企業(ye) 、學校、企事業(ye) 單位和科研機構等主體(ti) 進駐,省外企業(ye) 的占比達到40%。

  1月13日,在“天空之眼”無人機測試飛行2號基地,西安羚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研發中心的工作人員進行無人機飛行測試。“我們(men) 是去年3月份首次來到基地,之前也在西安找了不少地方試飛,不僅(jin) 占場飛行價(jia) 格高,審批手續還複雜。”該研發中心的副部長陳勇告訴記者,來到這個(ge) 基地後,每天的飛行計劃統一由平台上報給空管部門,不再擔心飛不起來,成本也大大減少。

  一條完整的無人機產(chan) 業(ye) 鏈也加速形成。位於(yu) “天空之眼”1號基地的成都縱橫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進行無人機飛控研發以及新功能測試;3號基地的中科朗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cong) 事高能激光發射控製係統、光電測量識別係統的研發;深圳耐傑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則在熱像測溫方麵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

  彭州市龍門山湔江河穀生態旅遊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朱琳介紹,湔江河穀旅遊區將聚焦無人機產(chan) 業(ye) 鏈,整合“產(chan) 、學、研、遊、用”等優(you) 質資源,打造集“科創總部+應用生活場+生活社區”為(wei) 一體(ti) 的5G物聯無人機智慧小鎮,未來五年產(chan) 值有望實現1億(yi) 元以上。

  自貢的航空產(chan) 業(ye) 園,通航產(chan) 業(ye) 聚集效應明顯。自貢航空產(chan) 業(ye) 園區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劉遠初表示,依托川協“5號空域”優(you) 勢,2021年新落地航空工業(ye) 成飛等項目14個(ge) ,累計落地重點產(chan) 業(ye) 項目45個(ge) 。依托成飛自貢無人機產(chan) 業(ye) 基地項目,2021年成功與(yu) 西安宇立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配套企業(ye) 簽訂了協議,總投資11.5億(yi) 元,投產(chan) 後年產(chan) 值約13億(yi) 元。

  在都江堰的川協“1號空域”,消費類飛行市場正在形成。因其豐(feng) 富的旅遊資源,吸引了省外3家高空跳傘(san) 企業(ye) 入駐,此外還有4家企業(ye) 利用氦氣球、動力傘(san) 、滑翔傘(san) 、三角翼等開展觀光旅遊和航空體(ti) 驗業(ye) 務。

  N個(ge) 堵點

  低空空域開放程度不夠,通用機場建設滯後等

  去年,中國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長李健隨國務院督查室赴4省9市開展通航專(zhuan) 題調研,發現通航產(chan) 業(ye) 仍麵臨(lin) 低空空域資源供給不足、低空飛行活動審批程序繁瑣、低空空域飛行服務保障能力不高、通用機場建設嚴(yan) 重滯後、地方政府發展通航的思路不夠清晰等問題。

  多位受訪專(zhuan) 家表示,雖然我省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先行先試方麵進行了不少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一些瓶頸。

  低空空域開放程度不夠。除占全省空域麵積1.3%的協同管理空域外,其他空域均采取“隔離運行、靜態調配”模式。“我國民航使用空域尚不到30%,且大部分為(wei) 管製空域,對通航開放的低空空域更是鳳毛麟角,沒有成網連片,難以適應通航多點飛行、便捷高效的特點。”李健坦言。

  為(wei) 了提高空域的利用效率,我省進行了有人機和無人機同場融合運行的探索。自貢鳳鳴通用機場與(yu)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合作,掛牌全國首個(ge) “有人機/無人機融合運行項目研究室”,重點研究分層次高效利用空域資源。自貢通航機場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邱學清介紹,2021年已實現同場混飛683架次、506小時。

  通用機場的審批程序複雜、周期較長,也影響了通用機場的建設速度。對此,我省正在加快建設通用機場,目前,已建成5個(ge) 通用機場,遂寧安居、綿陽北川等2個(ge) 機場正加快建設中。到2030年布局5個(ge) 通用機場群,重點建設88個(ge) 通用機場、500餘(yu) 個(ge) 起降點。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曹坤說,通航產(chan) 業(ye) 的發展絕非朝夕之功,需要漫長的培育和探索。對四川而言,現已進入深化試點階段,需要繼續擴大試點範圍和內(nei) 容,進一步推行基於(yu) 統一規則的融合運行模式,實行更大範圍的空域開放,讓更多通航領域的參與(yu) 者翱翔藍天。(四川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田姣)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