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兩會側記丨牢記囑托 深學篤用 海河兒女奮楫揚帆謀新篇
津城飄春雪,萬(wan) 物迎新生。
2月11日,天津市政協十四屆五次會(hui) 議開幕,2月12日,天津市第十七屆人大六次會(hui) 議開幕。來自全市不同領域、不同崗位的代表委員帶著社情民意和滿懷豪情,齊聚一堂,共商發展大計、共譜嶄新篇章。
天津市第十七屆人大六次會(hui) 議開幕。人民網 崔新耀攝
全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長6.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1.3%,其中稅收收入增長8.1%,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達到75.8%,實現了增幅與(yu) 質量“雙提高”……一份高含金量的主要經濟指標成績單讓天津吸引了關(guan) 注的目光。
2月13日天津市政協十四屆五次會(hui) 議,14日天津市第十七屆人大六次會(hui) 議分別完成各項議程,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圓滿落幕。
“我們(men) 堅信,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掌舵領航,有全市人民的團結奮鬥,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天津必將迎來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天津市委書(shu) 記、大會(hui) 主席團常務主席李鴻忠的話激蕩人心,天津大禮堂響起一陣又一陣掌聲。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希望的種子已經播下,從(cong) 代表委員到1400萬(wan) 海河兒(er) 女,始終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深學篤用、敢於(yu) 擔當,正朝著新的目標大步向前,為(wei) 輝煌燦爛的明天砥礪奮進。
占機乘勢 在協同發展中填格賦能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天津以強烈的機遇意識和主動作為(wei) 向著“一股繩”目標發力。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13家單位和天津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51家央企新設機構173家,引進一批高質量項目,總投資1621億(yi) 元,濱海-中關(guan) 村科技園累計注冊(ce) 企業(ye) 突破3000家,“軌道上的京津冀”提速發力,京津通勤便利化12項措施全麵落實……過去的一年,京津冀協同發展天津成果頗豐(feng) 。
全球首個(ge) “智慧零碳”碼頭智慧綠色能源係統順利並網發電。樂(le) 坤攝
“京津冀協同發展,濱海新區是天津的主陣地。報告點名的幾個(ge) 典型項目大部分都是濱海新區承接的項目。去年我們(men)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取得了豐(feng) 碩的成果。”天津市人大代表,濱海新區區委副書(shu) 記、區長單澤峰說。
過去五年,濱海新區五大承接平台功能不斷提升,濱海-中關(guan) 村科技園累計注冊(ce) 企業(ye) 突破3000家,京津合作示範區建設初具雛形,合作共建濱唐、濱滄示範產(chan) 業(ye) 園。協同發展領域不斷拓展,形成“5橫3縱1環”高速公路網,津秦、津保高鐵相繼開通,京津城際延伸線實現“公交化”運行。
航空口岸大通關(guan) 基地一期建成,國際郵件互換局投入使用。設立首個(ge) 京津通辦自助服務廳,300個(ge) 高頻政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加快天津港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建設,建成全球首個(ge) “智慧零碳”碼頭;開通至雄安新區綠色通道,搭建京津冀港口智慧物流協同平台,在全國率先實現區域通關(guan) 一體(ti) 化;“一港六區”實現統一運營管理。
“京津冀協同發展,今年濱海新區還要爭(zheng) 當主力軍(jun) 。”單澤峰說,“今年濱海新區將做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平台能級的提升、結合當前濱海新區在建的一些國家重大工程與(yu) 央企開展深度合作、圍繞‘軌道上的京津冀’做好文章這三件大事。”
“交通一體(ti) 化是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先行領域。近年來,天津機場按照‘一中心兩(liang) 樞紐’(中國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區域航空樞紐和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定位,將自身良性發展同京津冀機場群戰略相結合,取得顯著成效。”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呂誌農(nong) 說到京津冀交通一體(ti) 化天津機場建設時格外興(xing) 奮。
“‘濱海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獲批建設,天津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十四五’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中國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被寫(xie) 進了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三期工程以2030年為(wei) 目標年,滿足機場旅客吞吐量5500萬(wan) 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wan) 噸需求。目前,項目正在有序推進,2021年12月31日,成立了項目管理指揮部,預計今年開工。”呂誌農(nong) 說。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進程中,企業(ye) 家更是聞風而動爭(zheng) 相布局落子。“京津冀地區交通越來越便利,天津自身的區位及成本優(you) 勢明顯,發展空間特別大。”天津市政協委員、天津鼎泰豐(feng) 企業(ye) 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長董雪鋒收獲滿滿。
“鼎泰豐(feng) 下午茶”是董雪鋒所在企業(ye) 打造的企業(ye) 互助平台,聚集了全國3500多家會(hui) 員企業(ye) ,就是因為(wei) 這個(ge) 企業(ye) 家互助平台,他所在的企業(ye) 被北京市工商聯授予“北京民營經濟發展服務基地”,承接北京市工商聯在京津冀一體(ti) 化過程中的天津事務,是6家基地中唯一的外地企業(ye) 。僅(jin) 今年1月,他就已經幫助4家來自北京的企業(ye) 在天津成功落戶。
以用立業(ye) 創新策源能級大幅提升
過去一年,天津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成績斐然。22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攻克酶蛋白理性設計等關(guan) 鍵核心技術,斷熱稀土塗層打破國外壟斷,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實現實驗室條件下“從(cong) 0到1”的突破,銀河麒麟操作係統、“神工”腦機交互係統等在解決(jue) “卡脖子”問題中發揮重要作用。
天津“堅持科技創新與(yu) 體(ti) 製機製創新雙輪驅動,著力培育高質量發展內(nei) 生動力”引發了代表委員的強烈關(guan) 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圍繞如何乘勢而上提意見、獻良策。
康希諾生物團隊正在開展疫苗研發工作。康希諾生物供圖
“2021年我們(men) 的銷售收入比2020年增長了80%,總體(ti) 發明專(zhuan) 利達到了69件。2020年之前隻有29件,中國(天津)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心設立後,我們(men) 一年就獲得了40件授權。”天津市人大代表、深之藍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建倉(cang) 有感而發。
“在天津市的支持下,我們(men) 用一年的時間就開發出了可上市使用的新冠肺炎疫苗。”天津市人大代表、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首席科學官朱濤博士介紹說,“創新不隻是科學發明,更要實現應用,進行商業(ye) 化推廣。我們(men) 已有兩(liang) 種流腦疫苗獲批。”
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和服務體(ti) 係是天津市政協委員、天津市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馬虎兆關(guan) 注的重點。馬虎兆表示:“科技成果轉化是一個(ge) 全球性難題,專(zhuan) 業(ye) 性非常強,要有專(zhuan) 業(ye) 化、市場化的服務體(ti) 係來支撐。這就需要體(ti) 係化、市場化、專(zhuan) 業(ye) 化的服務體(ti) 係來推動,培養(yang) 一批服務機構和技術轉移機構就成了重點工作和必要工作。”
天津的《政府工作報告》給予科技成果轉化以非常重要的地位,提出要完善健全政策和服務體(ti) 係,發揮企業(ye) 主體(ti) 作用,強化金融支持,目的就是打通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裏”,讓政策到基層、到院所、到每個(ge) 科研人員。
“小試、中試是成果轉化中的大短板,號稱‘死亡之穀’。我們(men) 有的企業(ye) 創新能力弱,對科技成果的承載和承接能力不強,他們(men) 需要的是成熟的、一攬子的、拿過來就能用的成果。下一步應該重點培養(yang) 企業(ye) 的承接能力,讓企業(ye) 往前延伸,和高校院所對接。”馬虎兆表示。
創新並非高不可攀,它就在我們(men) 身邊。“近年來天津市出台了一係列貨真價(jia) 實、含金量高的創新實招硬招,這讓我深受鼓舞。”作為(wei) 來自基層一線的新時代產(chan) 業(ye) 工人的代表,張黎明認為(wei) ,“無論在哪個(ge) 崗位、哪個(ge) 行業(ye) ,都能在勞動中發現廣闊的天地,在創新上實現價(jia) 值升華。”
張黎明創新工作室已累計開展電力技術革新500多項,獲國家專(zhuan) 利200多項,其中,“黎明牌”人工智能配網帶電作業(ye) 機器人是最具代表性的創新成果。
天津市科技“硬核”實力明顯增強,創新策源能級加速提升,呈現出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良好態勢:認定4家高水平大學科技園,孵化企業(ye) 130餘(yu) 家,轉化科技成果60餘(yu) 項。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和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均突破9000家,130家企業(ye) 入選國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
善做善成 擦亮城市幸福底色
民生話題總是牽動人心,並引起代表委員們(men) 的強烈共鳴。在分組討論中,代表委員挑燈夜戰,建言獻策,在熱烈的氣氛中觸摸民生溫度。
“去年的環境質量大幅改善,PM2.5濃度首次進入了‘30後’,去年是39微克/立方米,達標天數比2013年多了將近4個(ge) 月,我們(men) 12條入海河流水質總體(ti) 達到了Ⅳ類以上,這在過去都難以想象。”作為(wei) 天津的一名“環保達人”,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黨(dang) 委書(shu) 記、主任鄧小文掰著指頭算著,掩不住興(xing) 奮。
風光旖旎的東(dong) 麗(li) 湖荷花池。東(dong) 麗(li) 區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守住綠水青山,擦亮生態底色,事關(guan) 每一位海河兒(er) 女的美好生活。天津市政協委員、天津社會(hui) 科學院資源環境與(yu) 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牛桂敏對“雙碳”背景下交通減排如何破局提出建議。牛桂敏表示,近年來,天津持續調整交通運輸結構,“但以公路貨物為(wei) 主的運輸結構尚未根本轉變,通過出行和運輸結構低碳化和智能化、提高碳效率,實現交通碳減排的空間還比較大。”她建議,繼續推進大宗貨物“公轉鐵”,實現運輸結構低碳化。
今年,天津將牢固樹立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集約發展的鮮明導向,著力優(you) 化綠色空間和生態產(chan) 品供給,注重城市精明增長,以更大力度推進生態宜居城市建設,讓天津的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城更美。
“政府對我們(men) 村裏的支持力度太大了!原來用爐子燒煤,現在改成了電和燃氣,也讓農(nong) 民喝上了放心水,還給村民家家都改了戶廁……”天津市人大代表、北辰區西堤頭鎮趙莊子村“一肩挑”趙紹軍(jun) 說,“現在村裏大力發展鄉(xiang) 村旅遊,生態好了,家家住樓房,出門有車坐,家門口有活幹,生活都沒有後顧之憂,我覺得我們(men) 村就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典範。”像趙莊子村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在過去的一年裏,天津奏響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奮進曲”。
今年,天津仍將聚焦促進農(nong) 業(ye) 高質高效、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農(nong) 民富裕富足,高水平推進“三美四鄉(xiang) ”建設,努力形成具有天津特色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格局:培育100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扶持800個(ge) 經濟薄弱村。新建高標準農(nong) 田20萬(wan) 畝(mu) ,糧食播種麵積達到542.8萬(wan) 畝(mu) 、蔬菜播種麵積達到75萬(wan) 畝(mu) 以上,增強“菜籃子”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能力。
持續完善鄉(xiang) 村水、電、氣、通信、物流等基礎設施,加快美麗(li) 鄉(xiang) 村示範路創建。深化農(nong) 村“廁所革命”,因地製宜推廣實施“管網+汙水處理站”和真空負壓式汙水處理模式。深入開展“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建成150個(ge) 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
天津將繼續把改善民生作為(wei) 應盡之責,順應民心期盼、辦好民生實事,精心組織實施20項民心工程,提高就業(ye) 質量和收入水平,織密多層次社會(hui) 保障網,辦好高質量教育,強化醫療衛生供給,發展文化、旅遊和體(ti) 育事業(ye) ,切實增強為(wei) 民服務的預見性、係統性、精準性、普惠性,更好滿足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天津將努力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和水平,深刻把握“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把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貫徹落實到政府工作各方麵、全過程。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能,推進政府治理現代化,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天津市政協十四屆五次會(hui) 議閉幕。馬成攝
匯力磅礴,方得勇進。展望2022,天津為(wei) 自己定下了新目標。“我們(men) 堅信,通過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經濟社會(hui) 平穩健康發展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天津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廖國勳話語鏗鏘。
擊鼓催征穩馭舟,奮楫揚帆勇向前。在新時代征程上,海河兒(er) 女正匯聚起磅礴的力量,高質量做好“三個(ge) 著力”必答題,步履堅定,奮力前行,譜寫(xie) 天津發展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