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科研新活力,山東大招頻出
原標題:釋放科研新活力,山東(dong) 大招頻出
科技創新是全麵創新的核心。山東(dong) 省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hui) 上,省委聚焦增強經濟社會(hui) 發展創新力,提出“十大創新”,並將加強“科技研發創新”擺在首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科技廳牽頭,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研究起草了《科技研發創新2022年行動計劃》。2月22日,省政府新聞辦舉(ju) 行“創新引領走在前 聚力實現新突破”主題係列首場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山東(dong) 今年加快科技研發創新,充分釋放科技研發新活力的創新舉(ju) 措。
省級科創發展資金增至145億(yi) 元
“今年,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將再增長10%,達到145.2億(yi) 元,是2018年的4.5倍。”省財政廳副廳長孫慶國表示,省財政堅持將科技創新作為(wei) 戰略性投入和支出重點領域予以優(you) 先保障,為(wei) 全省加快科技研發創新提供有力支撐。
據省科技廳廳長唐波介紹,去年,在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的強力保障和有力帶動下,全省湧現出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世界首套時速600公裏的高速磁浮交通係統成功下線;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燃料電池智能雪蠟車亮相冬奧會(hui) ;2個(ge) 1類新藥、2個(ge) 中藥新藥獲批上市;柴油機本體(ti) 熱效率首次達到51.09%,再創世界紀錄……
“啟動省基礎研究十年行動,組織實施100項左右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產(chan) 業(ye) 攻關(guan) 。”唐波說,今年,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將全部用於(yu) 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創新項目實施,重點聚焦強化基礎研究策源能力、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和科技賦能產(chan) 業(ye) 發展,尤其要對已突破“卡脖子”技術轉向大規模產(chan) 業(ye) 化的優(you) 質項目進行全要素賦能支持,“在省級科技投入帶動下,力爭(zheng) 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投入增長10%以上。”
升級為(wei) 國家級創新平台
支持1000萬(wan) 元
“省發改委將與(yu) 項目單位、有關(guan) 市和省有關(guan) 部門,全力落實土地、資金、配套設施等建設條件,爭(zheng) 取2項大科學裝置盡早啟動建設。”省發展改革委總經濟師王曉燕介紹,大科學裝置是提升國家原始創新能級、解決(jue) 重大關(guan) 鍵問題的重要平台,去年,山東(dong) 省2項大科學裝置納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實現曆史性突破,今年將推動科技研發優(you) 勢切實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優(you) 勢。
2021年,山東(dong) 省創新平台建設提速,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數量位居全國前列;“1313”實驗室體(ti) 係不斷健全,6家省實驗室獲省政府批複;省級創新創業(ye) 共同體(ti) 發展到31家,備案新型研發機構356家,初步構建了獨具山東(dong) 特色的創新創業(ye) 生態體(ti) 係。
“積極爭(zheng) 取更多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在山東(dong) 省布局,對新升級的國家級創新平台,符合條件的、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給予1000萬(wan) 元經費支持。”唐波說。同時,培育一批國家戰略科技後備力量,在高標準建設現有6家省實驗室的基礎上,再新啟動4家省實驗室建設,在前沿交叉學科新建省重點實驗室20家。
培育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200家
企業(ye) 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jun) 。2021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入庫達到2.89萬(wan) 家,居全國第三位;高新技術企業(ye) 達到20180家,增幅超過了38.2%。“打造科技型企業(ye) 培育升級版,今年力爭(zheng)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達到3萬(wan) 家,高新技術企業(ye) 達到2.3萬(wan) 家,培育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200家。”唐波說。
據介紹,山東(dong) 省將實施中小企業(ye) 創新能力提升工程,支持20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新建一批開放式大學科技園,依據建設發展績效,給予每家省級開放式大學科技園最高1000萬(wan) 元獎補。
近年來,山東(dong) 省緊緊圍繞重點產(chan) 業(ye) 鏈布局建設國家和省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建設國家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2家,認定建設省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22家。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一級巡視員羅新軍(jun) 表示,下一步,山東(dong) 省將堅持“存量+增量”並重的思路,一方麵充分發揮已獲批的國家和省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作用;另一方麵,突出重點、梯次培育,構建認定一批、培育一批、儲(chu) 備一批工作格局,為(wei) 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提供支撐。目前,製氫儲(chu) 能、車聯網智能化應用等20餘(yu) 家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已在培育。
狠下功夫培優(you) 創新生態
科技成果評價(jia) 是科技活動的重要指揮棒,科技獎勵是重要的“風向標”。山東(dong) 被科技部列為(wei) 全國科技成果評價(jia) 改革、科技獎勵改革、科技人才分類評價(jia) 改革試點省,備受關(guan) 注。
“堅持‘破四唯’和‘立新標’並舉(ju) ,構建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wei) 導向的科技和人才評價(jia) 機製。”唐波說,今年,山東(dong) 省將實施“揭榜掛帥”升級版,探索推動技術總師負責製,試點推行“賽馬製”。支持省屬高校及科研院所建設專(zhuan) 業(ye) 化技術轉移機構;加強國家、省級技術轉移人才培養(yang) 基地建設,引進培育一批高端成熟的技術經理人團隊;鼓勵高校院所探索建立“概念驗證中心”,布局建設一批中試示範基地;推進省技術成果交易中心實體(ti) 化運營。
“實施學科尖兵梯隊培育計劃,為(wei) 山東(dong) 省科技創新提供高水平學科支撐;依托高水平學科和重大科研創新平台,麵向全球引進一批大師名師、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jun) 人才和創新團隊。”省委教育工委副書(shu) 記、省教育廳副廳長白皓表示。(王亞(ya) 楠 劉凡子)
(責編:聶俊穹、劉穎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