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網絡 暢流通 惠民生(權威發布)
2月28日,國新辦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介紹了我國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有關(guan) 情況。
穩步推進重點工程建設
李小鵬首先介紹了2021年交通強國建設“成績單”:完成交通固定資產(chan) 投資約3.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約4%;川藏鐵路及配套公路等一大批重大工程有序推進,鐵路新開通線路超4000公裏,高鐵營業(ye) 總裏程超4萬(wan) 公裏;新增高速公路超8000公裏,高速公路通車總裏程超16.8萬(wan) 公裏;新增及改善高等級航道約1000公裏,高等級航道總裏程達1.62萬(wan) 公裏。
李小鵬表示,今年交通運輸部將紮實推進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各項工作,“全年預計將新增鐵路新線3300公裏以上,新改擴建高速公路8000公裏以上,新增及改善高等級航道700公裏以上,新增頒證民用運輸機場8個(ge) 。”
“今年,交通運輸部將把重點工程建設作為(wei) 擴大交通有效投資的重要抓手,圍繞‘6軸7廊8通道’加強戰略骨幹通道建設,精準補齊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短板。”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戴東(dong) 昌介紹。
加快構建國際物流供應鏈體(ti) 係
2021年,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55.5億(yi) 噸,據初步統計,同比增長6.8%;完成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47億(yi) 噸、同比增長4.5%,港口外貿集裝箱吞吐量1.6億(yi) 標箱、同比增長7.5%;開行中歐班列1.5萬(wan) 列、發送146萬(wan) 標箱,同比分別增長22%、29%;開行國際貨運航班20萬(wan) 班,同比增長22%;完成國際航線貨郵量266.7萬(wan) 噸、國際及港澳台快遞21億(yi) 件,同比分別增長19.5%、14.6%。
李小鵬表示,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從(cong) 強化重點物資保通保暢保運、深化運輸結構調整、促進物流降本提質增效、提升物流企業(ye) 競爭(zheng) 力、提升國際物流服務能力等方麵入手,加快構建開放共享、覆蓋全球、安全可靠、保障有力的國際物流供應鏈體(ti) 係。
當前,交通運輸服務行業(ye) 運營仍麵臨(lin) 一些困難。前不久,《關(guan) 於(yu) 促進服務業(ye) 領域困難行業(ye) 恢複發展的若幹政策》發布,在普惠性措施之外還針對交通運輸等行業(ye) 提出多項精準扶持政策。
“一是通過減免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增值稅等舉(ju) 措減輕企業(ye) 負擔;二是繼續對新能源公交車給予購置補貼,為(wei) 企業(ye) 恢複發展、轉型升級提供資金支持;三是引導金融機構創新貸款產(chan) 品,對承擔疫情防控和應急運輸任務較重的交通運輸企業(ye) 加強融資支持;四是實施精準疫情防控舉(ju) 措。”戴東(dong) 昌介紹。
全力保障群眾(zhong) 安全便捷出行
“過去一年,我們(men) 全力保障群眾(zhong) 安全便捷出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李小鵬介紹。
服務保障群眾(zhong) 出行。去年全年,完成營業(ye) 性客運量83億(yi) 人次,同比下降14.1%;全國36個(ge) 中心城市完成公共交通客運量529.5億(yi) 人次,同比增長19.9%。此外,去年全國高速公路平均日車流量約為(wei) 3200萬(wan) 輛,比2020年增長了6.3%。
保障重點物資運輸。加強運輸指揮調度,充分挖掘集疏運潛力,全力做好糧食、煤炭、天然氣等重要物資的運輸保障。保障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運輸“綠色通道”暢通,確保防疫物資運輸安全高效。
更好服務農(nong) 民群眾(zhong) 。去年全年,完成脫貧地區公路投資超過8000億(yi) 元,推動交通建設項目更多向“進村入戶”傾(qing) 斜,推動“四好農(nong) 村路”高質量發展,全年新改建農(nong) 村公路超過16萬(wan) 公裏,實施農(nong) 村公路修複性養(yang) 護工程19.1萬(wan) 公裏。持續開行“慢火車”,暢通脫貧地區水運通道。持續推進“快遞進村”工程,推進農(nong) 村“客貨郵”融合發展。
確保更加安全出行。去年,鐵路未發生重大及以上事故,全國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所有隱患治理和重點任務均已完成既定目標。公路水路安全生產(chan) 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雙下降”,改造危舊橋梁10525座,推進實施公路安防工程8.1萬(wan) 公裏。民用運輸航空持續安全飛行時間突破1億(yi) 小時。
李小鵬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推進道路客運電子客票服務、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便利老年人出行、高速公路充電樁建設等便民舉(ju) 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