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甜了,日子火了
原標題:葡萄甜了,日子火了
“原來村裏特別窮,別人都說‘蘆葦蕩、鹽堿地、土坯房,有女不嫁胡張莊’。現在你再看看,我們(men) 不光摘掉了‘窮帽子’,還過上了好日子。”全國人大代表、東(dong) 麗(li) 區華明街胡張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楊寶玲說。
接著,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21年,胡張莊村集體(ti) 收入達900多萬(wan) 元,比2007年搬遷時增長了5倍多,人均純收入超過2.8萬(wan) 元,連續多年實現城鄉(xiang) 醫療保險全覆蓋、適齡人員養(yang) 老保險全覆蓋,老百姓的日子,比村裏的葡萄還甜。
“為(wei) 啥變化這麽(me) 大?真是多虧(kui) 了黨(dang) 的好政策,多虧(kui) 了天津市委、市政府一直把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作為(wei) 新時代‘三農(nong) ’工作的總抓手,我們(men) 村就是搭上了農(nong) 村城鎮化的快車,全村人搬進新城鎮,住進了新社區。”楊寶玲回憶道,以前村裏是垃圾靠風刮、汙水靠蒸發,現在村民逢人就念叨:“就得跟黨(dang) 走,隻有讓黨(dang) 的好政策落地生根,大夥(huo) 兒(er) 才能一塊兒(er) 享福!”
胡張莊村是鹽堿地,種莊稼收成差,可種出來的葡萄特別甜。“在天津各項惠民政策的幫扶下,我們(men) 的玫瑰香葡萄逐漸創出了口碑,叫響了品牌。為(wei) 了把村裏的葡萄樹變成村民的‘搖錢樹’,村兩(liang) 委在多方考察和論證的基礎上,大膽引進了大棚種植葡萄項目。”反季節種植、“錯位”競爭(zheng) ,讓果農(nong) 徹底擺脫了“談天色變”的曆史。
2018年,楊寶玲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第一次上兩(liang) 會(hui) ,就提交了“統籌規劃農(nong) 村零散集體(ti) 建設用地”的建議。“沒想到中央和市委的領導特別重視,不僅(jin) 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到我們(men) 村調研,我也參加了不下50次座談、調研,最終,在市委、區委和街道的支持幫助下,我們(men) 完成了145畝(mu) 集體(ti) 經營性建設用地指標的置換。”在她的設想中,土地置換是第一步,公司合營是第二步,轉型發展是第三步,群眾(zhong) 致富才是最終目標。
“土裏刨食,很難刨出個(ge) ‘金娃娃’,要想帶著村民奔小康,還得另辟蹊徑。總書(shu) 記有個(ge) ‘中國夢’,其實我也有個(ge) ‘夢’,那就是將我們(men) 胡張莊打造成極具津沽特色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區。”去年11月,東(dong) 麗(li) 區政府正式批複同意胡張莊村五年規劃,預計新增建設用地指標5.33公頃,定向胡張莊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區建設用地。
這讓楊寶玲的幹勁兒(er) 更足了:“我們(men) 將以綠色發展為(wei) 理念,依托現有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基礎,理水營田,發展高效、創意、休閑農(nong) 業(ye) ,形成‘一主、兩(liang) 副、三片區’的整體(ti) 產(chan) 業(ye) 布局,實現產(chan) 業(ye) 轉型、融合發展,預計今年部分設施將開放投入運營。”
胡張莊的發展變化,正是天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個(ge) 縮影。
向農(nong) 業(ye) 要效益、向土地要效益、向生態要效益,繪好、繪強、繪美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張藍圖──這不僅(jin) 是楊寶玲的終極夢想,更是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奮鬥目標!(李國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