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旭代表:讓科技創新引領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人民網太原3月5日電(記者 雷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有效供給,讓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促進農(nong) 民增收,迫切需要發揮科技的引領和支撐作用。”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全國人大代表、藍頓旭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郝旭依然關(guan) 注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這個(ge) 話題。
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是推動農(nong) 業(ye) 現代化可持續發展,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途徑。麵對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政策和管理機製的不完善、資金及科研人才短缺、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核心技術不足,創新成果轉化率低等一係列難題,郝旭提出“以科技創新為(wei) 動力,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建議。
“從(cong) 當前我國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現狀來看,雖然相關(guan) 主體(ti) 可以在政策的引導下積極開展探索,不斷豐(feng) 富科技創新方法和成果,但一些薄弱點的存在使得科技創新難以實現較大的突破。”郝旭看來,這些問題體(ti) 現在四個(ge) 方麵:缺乏政策保障和健全的管理機製、資金和人才問題阻礙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發展、缺乏突破性的高科技核心技術創新、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低。
對此,郝旭提出了四點建議:
建議加大體(ti) 製機製創新力度,為(wei) 科技創新提供完善製度保障;
加大對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和人才隊伍建設;
強化自主創新,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關(guan) 鍵技術;
鼓勵創新領軍(jun) 企業(ye) 組建創新聯合體(ti) ,推動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成果快速轉化。
近幾年,郝旭聚焦馬鈴薯產(chan) 業(ye) 發展,多次呼籲突出“高”“新”,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為(wei) 馬鈴薯產(chan) 業(ye) 高質量轉型發展建言獻策。他不僅(jin) 提出具體(ti) 建議,還與(yu) 其他全國人大代表及相關(guan) 單位組成專(zhuan) 題調研組,深入山西、內(nei) 蒙古、陝西、河北、甘肅等省份實地考察,與(yu) 一線人員交流座談,共同探討加工型馬鈴薯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
“我國把創新作為(wei) 第一動力,引導各方持續加快推動科技創新,農(nong) 業(ye) 作為(wei) 國家根基更需要科技創新。”郝旭說,“去年企業(ye) 建設了3萬(wan) 畝(mu) 現代加工型馬鈴薯示範基地,自主研發的‘旭美’一號至四號畝(mu) 產(chan) 全部超萬(wan) 斤。”
郝旭表示,未來十分有信心推動馬鈴薯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構建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產(chan) 業(ye) 鏈,讓其成為(wei) 助推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動力,農(nong) 業(ye) 轉型發展的新亮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